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航天人周湘虎:航天强国路上铺路石 功成不必在我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317
0
2017-2-4 16:10:41
<p> 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发射时的壮观场面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兴奋。有一个人却看不到火箭发射时的场景,只能依靠听对讲机中传出来的消息来判断是否成功。</p><p> “我看不清发射场的全貌,更看不清火箭发射的样子,但我看清了我未来的方向。”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说。</p><p> 视网膜脱落,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视力仅0.04,这意味着周湘虎无法分辨出半米之外的东西。但就是凭着这仅仅0.04的视力,周湘虎见证了文昌发射场如何一步步从蓝图变成现实。</p><p align="center">
</p><p> 周湘虎在工作中。资料图</p><p> <strong>要干就干大事</strong></p><p> 2007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正式立项,工程代号为“078”。“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这句话让年轻的周湘虎热血沸腾,要干就干大事。</p><p> 不到30岁的周湘虎从四川西昌来到了海南文昌,成为“078”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一名助理工程师。</p><p> 到了文昌以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1.6万余亩的发射场规划用地,大部分被原生的椰林、灌木丛覆盖,沼泽、滩涂遍布,而且虫蛇不时出没。用笔用习惯了的周湘虎这次和同事们换了新的“家伙”,头上戴草帽,手拿柴刀,在荆棘丛中趟路打桩,一寸寸勘查场区的地形地貌。</p><p> 夏天的文昌,阳光刺眼,荆棘刺人,无处躲藏,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一天下来,周湘虎脖子被晒得脱皮,裸露的皮肤被灌木划出道道红印,脚上也被磨得大泡套小泡。</p><p> 一年多的时间里,周湘虎和战友们踏遍了发射场区的角角落落,完成了1.6万亩场区的勘察和数以千计的坐标点定位,为发射场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p><p> 2009年9月14日,“078”工程建设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工程建设最紧张的时候,150多个项目接连开工,数千名施工人员齐聚文昌。作为工程指挥部现场管理代表,周湘虎负责了两座发射塔架的工程施工监理。为了抢工期、保质量,周湘虎把吃、住都搬到了施工现场,工地就成了他的家。</p><p> 干劲十足的周湘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眼睛会出问题。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在他离不开工地的时候,让他不得不离开。文昌发射场就像是周湘虎的孩子,他却看不到它长大。</p><p> 2011年9月初,发射塔导流槽进行混凝土浇筑。由于浇筑中间不能停工,周湘虎连续30个小时待在施工现场。白天忍受着海边的强烈阳光刺激;入夜,施工现场的电弧光、高强度射灯连续照射。浇筑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周湘虎突然感到头部一阵剧痛,眼前发黑。等被送到宿舍时,他的双眼只剩下微弱的光感。</p><p> 由于长时间受强烈日光照射、电焊弧光刺激和过度劳累,导致周湘虎视网膜脱落,医生诊断为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视力仅0.04。</p><p> 那一刻,在文昌吃过那么多苦头都没有流泪的周湘虎哭了。这位硬汉子的眼泪让在场所有人都潸然泪下。</p><p> 在北京接受治疗的周湘虎和妻子曾到天安门看升旗。那天,整场升旗仪式,周湘虎是听下来的。在天安门广场,周湘虎已经拿定主意,继续回文昌去。眼睛看不到,还有耳朵能听得到。</p><p> 他谢绝了部队领导安排的室内工作,又走进了他熟悉的工地。现场管理代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看图纸。密密麻麻的数据对一个视力只有0.04的人来说是难上加难。周湘虎就随时揣着放大镜,看图纸的时候就把眼睛贴在上面一点一点看。几分钟后眼睛就开始疼,周湘虎就闭上眼睛,在脑海里一遍遍地过图纸。就这样,摞起来1米多高的施工图纸,他全都刻进了脑海里。</p><p align="center">
</p><p> 周湘虎在工作中。资料图</p><p> <strong>功成不必在我</strong></p><p> 一位施工单位的老师傅曾感慨地说:“干了30年工程,还从没见过这样的甲方。别人是动口不动手,周工是亲自帮我们干。”提起周湘虎,施工人员没有一个不服气的。</p><p> “078”工程建设,周湘虎所在的指挥部是甲方,其他几十家施工单位则是乙方。身为甲方,周湘虎却从来没有摆过架子,高高在上。“作为甲方,要履行好职责,不敢说对乙方的工作全都能上手,至少要做到很熟悉、很了解。”周湘虎如此定义甲方。</p><p> 2011年,发射塔架导流槽基坑开挖,要对基坑底部坚硬的花岗岩实施爆破。这种爆破精度要求很高,承担施工任务的乙方单位一筹莫展。周湘虎和战友们研究提出了预裂爆破与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不仅使问题迎刃而解,还为施工方节约成本400多万元。</p><p> 为了确保发射场建设进度,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两个发射工位同步建设,20多家单位同时进场施工,工序工期“撞车”“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周湘虎把几十家乙方单位约到一起,商定科学的作业流程。</p><p> 根据排班计划,有的在正午、有的在半夜,有几家施工单位嘴上不说,心里总有怨气。周湘虎大手一挥:“只要有人施工,我就在现场陪着大家干。”</p><p> 发射塔架周围的避雷塔高100多米,是守护塔架安全的重要屏障。建成验收时,周湘虎一直爬到最高处,仔细检查螺丝是否紧固、防锈是否到位,从不放过一个疑点。</p><p> 据计算,经周湘虎检测的钢筋达1.5万吨、混凝土9万多方、钢柱焊缝9000多米,没有出现任何纰漏;由他审核变更的工程项目经费累计达1000多万元,无一错算冒算。</p><p> 2014年6月,周湘虎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两个发射工位如期通过竣工验收,被评为“全军优质工程”。</p><p> 当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从发射场附近登陆。台风前两小时,气象预警瞬间风力将达17级。刚刚竣工的发射塔架面临着“大考”。虽然固定勤务塔活动部分已经锁死并进行了额外加固,但周湘虎的心还是放不下来。不顾别人的阻拦,他执意要爬上去检查。</p><p> 两个塔架,1100多级台阶,周湘虎带着施工单位的同志一处处检查关键部位,一个个地确认重要设备的安全。两个小时下来,他的衣服已经湿透。一晚上,周湘虎的心就像大海上漂泊的小船一样静不下来。第二天一早,当周湘虎看到经过一夜风吹雨打的发射塔架依然安然无恙的时候,他悬了一夜的心才慢慢静下来。</p><p> “虽然我看不清楚,但我知道它很美”。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升空。周湘虎看不清火箭升空的情景,只能凭借微弱的视力看到一团模糊的火光。</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