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为什么说中国不必追求全球覆盖的低轨卫星通信星座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289
0
2017-3-7 11:04:59
<p> 本文探讨了,中国是否需要美国模式下的全球无盲点低轨卫星星座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构建有我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卫星星座体系,并结合这些特点,制定正确的卫星星座方案,在世界卫星通信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p><p> <strong>美国企业为什么都要做全球卫星通信星座?</strong></p><p> 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从美国的国家体制和国民特征以及几个现实案例来说说美国的卫星星座系统设计有哪些特征。</p><p> 美国作为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家体制以及经济结构:由大量的民营企业组成。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领域都是这样,包括洛克希德马丁,波音,以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p><p> 这类企业都有隶属于自己的股东体系,从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看,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并不对国家负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完全是市场化的竞争,很难用行政体制的力量去协调其中的利益。</p><p> 其次从美国的国民特点决定他们做的产品做的项目做的公司从出发起就是全球化布局。</p><p> 所以其全球卫星通信星座也必然会全球化布局,反过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国家结构恰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完全相反。</p><p> <strong>
</strong></p><p> <strong>为什么我们不用追求全球覆盖的卫星通信星座?</strong></p><p> 我们国家国有企业占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只手一只手叫行政另一只手叫市场,因此我们可以协调几大集团之间利益格局。</p><p>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中车的改组以及即将要到来的国有国企混改。另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铁塔公司。在铁塔公司没有组建之前,几大运营商各自建设各自的信号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今铁塔公司建设基站均可以供三大运营商共同使用,这些事情在美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p><p> 反复思考2015年spacex给FCC的一段话,窥探一下他们的心情,这是少有几次提到这个事件。</p><p> 表面上马斯克抱怨FCC在审议ka频道和5G冲突,实际上反映的事实是SpaceX的卫星系统无非与它的竞争对手融合,应为一但FCC批准运营商使用28GHZ以上得频段,就意味这地面基站将对spacex端到端连接的卫星信号形成干扰。</p><p align="center">
</p><p> 而在我国运营商都控制在国家手中,比较容易协调利益。</p><p> 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基于5G标准规划的低轨通信星座则是都为几大运营商服务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不存在相互竞争的问题。</p><p> 我国的通信都控制在国家手中,更容易协调地网与天网,所以5G通信卫星这个跨行业跨对手的事物反而容易诞生。</p><p>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oneweb这样的星座系统将无法在中国落地,至少这个过程会无比的漫长。国家行政力量的这只手很大程度上是在培育自己的民族企业,在本土力量没有起来,一般是不会盲目让外国的卫星进入中国市场的。</p><p> <strong>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卫星通信星座?</strong></p><p> 美国近些年推出的卫星星座计划无一例外都是全球化,数量之多令人咋舌。这和美国这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制度和企业家精神以及多元国家结构的特性有关。</p><p> 这种运营模式在互联网领域也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像uber,苹果等等,往往产品推向市场的第一步就是全球运营全球扩张。</p><p> 因此按照美国人的思路,天网一但建成最受冲击的非地面运营商莫属,天网流量必然要到传统地面电信运营商市场里分蛋糕,这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p><p> 所以中国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适合自己的模式,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我们的星座的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以地面基站为主,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配合地面网提高更加高效高质量的通信服务。</p><p> 按这个思路我们做全球化卫星星座的前景就霍然开朗了。用户终端优选的对象就是地面基站信号,一但用户处于地面基站信号电平值低于卫星信号的时候,将自动切换到卫星信号,这样也不需要考虑到地网对天网信号的覆盖。</p><p> 基于这个道理,我们就更加容易做到天地一体化的融合。所以这件事情一定程度是技术的限制其实根源是利益的协调。</p><p> 对于很多像世域公司这样的企业,应该在大一统的5G标准建立的年代,更多的通过资本运作,把全球化星座带到电信基础设备比较薄弱的一带一路和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通过以上的模式和当地地面运营上联合建立天地合一体的新型企业才是出路。</p><p align="center">
</p><p> 其次通信星座也有很多种。</p><p> 例如专门给物联网服务的通信星座,很多对实时性要求并没有那么高,甚至有大量的需求是只需要提供物联网节点数据回传服务就行。</p><p> 对于这种类型的通信星座,只需要部署少量的通信卫星就行,每天过顶的时候提供信息采集服务。</p><p> 当然如果能融合这两种需求为一体,合理设置卫星星座的轨道及配置,实现一个星座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卫星的潜能,这方面铱星系统除了自身L波段的通信外还增加了ADS-B的新载荷。</p><p> 尤其是未来卫星发展的大趋势是导航和通信卫星共轨,在卫星集成度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一种卫星构型提供更丰富的卫星通信服务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