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在2017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发布词 ...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183
0
2017-4-17 17:41:21
<p> 各位来宾、媒体记者朋友们:</p><p>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感谢大家对“中国航天日”的关注和支持。</p><p> 2017年,我们迎来了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主旋律。今年的航天日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社会参与度高。</p><p> 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应用,展现航天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激发创业热情,推动航天事业进一步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p><p> 在活动安排方面,主场活动将由开幕式、科普展览、系列对话、报告会、论坛等16场系列活动组成。此外,200多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将同期在全国各地展开。活动安排呈现出四个特点:</p><p> 一是主场活动地点精心设计,各方大力支持。主场活动将在古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陕西是我国古丝绸之路发祥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西安是我国航天航空高新技术的重要产业基地;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航天航空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成立宇航院系的高校之一。此次主场活动是航天与丝路的完美邂逅,也是古老文明与现代高技术的完美结合。陕西省委、省政府对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高度重视,西北工业大学举全校之力予以承办,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10余家单位鼎力支持并参与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也得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联合国外空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代表以及埃及、沙特、智利等1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将参加主场活动。届时,中外嘉宾1000多人将汇聚古都,庆祝第二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p><p> 二是主场活动安排内容丰富,色彩纷呈。4月24日当天的主场活动开幕式,包括“中国航天日”授旗,国家航天局设立航天科普基地并授牌,宣布中国航天教育联盟成立,邀请航天员、航天楷模、大学生代表做报告等。此外,还将举办“航天会客厅”访谈,宇航员、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主题”,建言献策,畅谈航天事业未来发展。4月24日,三场大型报告会将同时呈现,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与大学生对话,讲述世界航天发展趋势;中国航天员将做报告会,激励大学生“努力向前,就会离梦想更近”;国家航天局举办高分遥感应用大会。4月20日-30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中国航天日”科普展览,展示探月工程、
火星
探测、载人空间站、北斗导航、高分专项以及航天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知识。此外,主场活动期间,“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航天科技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等也将举行。</p><p> 三是各地举办特色各异的航天科普活动,除主场活动外,国家各有关部委、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航天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高校,围绕“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主题,还将举办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200余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一大批航天展馆、设施、实验室、车间等也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p><p> 四是社会大众广泛参与,营造航天文化。为使“中国航天日”更加贴近百姓,扩大受众面,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设立了“中国航天日”微信公众号,将集中发布主场活动报道,组织寄语航天活动,开展科普知识竞答等。同时,组织开展了海报公众征集活动,共收集作品185件,选用的海报将航天元素以卡通形式展现,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多维度体现航天科技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西北工业大学采用“互联网+航天科普”竞赛方式,举办航天科普知识竞赛;设计了具有鲜明航天特色和青春活力的活动吉祥物“航小天”,寓意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无限希望。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举办的文艺专场演出、西北工业大学“星天其志强国梦”优秀剧目展演、《一个甲子的坚守》陈士橹院士事迹巡回报告等活动,将精彩呈现,展现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p><p> 自去年首个航天日以来,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战略目标和方向指引,全力推进航天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一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新台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有力支撑了“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目标实现。下面做简要介绍:</p><p> 一、中国航天事业建设步伐加快,航天又添新利器。我国“长征家族”再添新成员,新一代火箭系列初步形成。2016年6月25日,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万众瞩目中飞向太空;11月3日,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起飞质量最大、起飞推力最大、箭体结构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使我国运载火箭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两型新火箭成功,也标志着我国新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2016年中秋,天宫二号飞向太空。一个多月后,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完美对接,并顺利返回。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为未来空间站打下了基础,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除重大工程任务外,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亮点频出,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成功发射并返回,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使北斗系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球陆海监测,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成功发射使我国气象卫星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中国航天又将迎接新使命、新挑战。目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正在海南蓄势待发,即将奔向太空,与天宫二号对接。长征五号又将迎来两次大考,第一次将承担把实践十八号试验卫星送上太空的任务;第二次将实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完成我国首次从月球采样返回的重大使命。此外,还将有空间科学卫星、新型遥感和通信卫星等多发任务实施发射。</p><p> 二、航天规划和白皮书指导航天事业创新协调发展。2016年,经国家批准,国家航天局正式编制印发“十三五”航天发展规划,对外发布《2016年中国航天》白皮书。“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以航天强国建设为统领,坚持创新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继续实施航天重大工程;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完善航天法律体系建设,统筹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一体两翼”全面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将重点提升空间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打造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应急服务体系,为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和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支撑,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实施,构建各行业、各领域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网络。</p><p> 三、大力推进“互联网+卫星应用”战略实施。加快推进航天科技更好融入社会发展,惠及百姓生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卫星应用正在迈入快车道,今天我们发布的《2017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充分展示了卫星遥感应用的成就。截至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400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今年,我们将大力推动卫星应用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服务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数字海洋等建设,提升基于卫星平台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实时应急能力;发展基于位置服务、通信、文化、广播电视、医疗、教育等的大众信息消费与服务新产业,支持国家精准扶贫“老少边穷”地区,支持海岛等空间信息公益服务。</p><p> 四、大力推动航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深入推进航天军民融合,加强航天技术成果推广,加快商业航天发展,完善发展商业卫星、商业火箭和商业地面设施等规范和鼓励政策,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多渠道投融资和混合所有制等配套措施,优先发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高端材料、新型能源等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支持建立区域化、集群化航天军民融合创新和产业示范区,加快航天制造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新的增长点。</p><p> 五、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经批准,2016年,国防科工局、发改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指导意见》。意见的主要任务是,以我国在轨和规划建设中的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资源为主,适当补充完善天基资源和地面信息共享网络,形成“感、传、知、用”四位一体的空间信息服务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区域提供空间信息服务能力,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为重点,辐射大洋洲、中东欧、非洲等区域,设施齐全、服务高效的“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成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崭新亮点,使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在走廊区域的市场化、国际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践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拓展航天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p><p> 各位记者朋友,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强国梦想启航。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航天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航天事业的发展。</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