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善搭新梯筑天路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271
0
2017-4-20 21:09:01
<p> 近日,随着长征七号遥二火箭运抵文昌发射场,今年我国航天工程的国字号任务“天舟一号”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此次任务的飞控“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早已进入任务倒计时。从人们熟悉的飞控大厅,到不为人知的小小机房,飞控人厉兵秣马、通宵达旦,为即将到来的天舟一号牵手天宫二号,做着紧张而有序地准备。</p><p> 今年,中心将连续执行天舟一号和嫦娥五号任务,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和探月工程两大任务的收官之战。同时,中心还承担着嫦娥四号、空间站工程等大型航天任务的准备工作。多任务并行推进已成为常态。</p><p> 任务如山,挑战当头,时间逼人。如何尽快适应新形势,推动任务备战迈入精干高效的快车道,成为飞控人思考最多的问题。</p><p> 2016年12月,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后不久,中心大胆改革型号制度,在任务型号团队中推行管理瘦身、软件独立和操控集成。他们精简型号团队人员,进一步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岗位职能;成立全新的软件支持团队,集中研发面向操控人员的软件平台;组建任务操控团队,设立操控主任和操控工程师,实现专业化软件操作和流程控制。</p><p> 新团队的组建彻底改变了中心以往软件平台“谁开发谁操控”的现象,实现了软件开发与任务操控的分离,大大提高了软件设计开发和任务联调演练的效率。</p><p> 注入岗位负责人陈俊刚对这次型号制度创新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告诉记者,与其它航天任务相比,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工程的数据注入流程非常复杂,产品化实现非常困难。为了攻克“数据注入面向操控人员”这一难关,他们连续奋战两个多月,成功研发出注入数据生成验证操作平台。平台利用友好的操作界面,大大提升了数据注入的快捷性和安全性。</p><p> “注入数据生成验证操作平台让我们清楚看到了软件独立和操控集成带来的效率提升,应该为软件团队人员的大胆创新点个赞。”天舟一号任务操控主任胡国林感慨地说。</p><p> 对型号制度创新有着同样深刻感受的还有中心软件团队软件系统设计师郭岗。他告诉记者,“软件独立”让他们这些软件人可以将更加先进的理念、更加充足的时间、更加专注的目光聚焦在软件设计和用户体验上。从联调演练的效果来看,他们团队研发的软件系统表现不错,相信一定会在天舟一号任务中实现首次精彩亮相。</p><p> 走进飞控大厅,记者看到天舟一号任务总调度贺勇正带领科技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内部联调。据他介绍,中心这次型号制度创新的成果,已经在天舟一号任务准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联调备战的效能大大提升。</p><p> 谈起这次型号制度创新,中心李剑主任作为决策者和推动者感受最深,他说:“型号制度改革是我们瞄准建设世界一流飞控中心目标创新发展的第一步。面对未来重大航天任务高密度发射和常态化航天器运管需求,飞控人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依靠创新实现超越。”</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