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快来这里,探寻航天员的秘密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361
0
2017-5-9 09:22:12
<p> “筑梦太空”主题免费展览航天文物</p><p align="center">
</p><p> 神舟飞船返回舱降落伞 </p><p align="center">
</p><p> 太空笔 </p><p align="center"></p><p> 太空藻麦茶</p><p> 以第二个国家航天日为契机,北京天安门广场边的国家博物馆正设立一场 “筑梦太空”主题免费展览。独立展厅的展览颇为低调,也未张贴商业海报,但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p><p> 展览承办单位负责人简一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家博物馆在2003年杨利伟飞天之后曾举办过一次中国航天文物展览,这一回是多年来第二次航天文物大规模展出。展览截止到5月25日,航天迷可以抓紧机会去一趟。</p><p> <strong>不到1克重的太空国旗</strong></p><p> 此次展出了73件航天文物。其中包括四面国旗,大小不一。</p><p> 首先是湘绣手绣国旗,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旗,每面不到1克重,红旗绸由专供天安门国旗的红旗厂特制。同展柜还有神舟飞船上的“中国载人航天陶瓷艺术品搭载专用证物”。另一个展柜有太空中的中国茶叶,传统的中国文明象征“丝绸、陶瓷、茶叶”在太空凑全。</p><p> 另外,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执行任务时航天服上的国旗,在创纪录的33天太空飞行直播中多次与观众见面,这回是首次实物展出。</p><p> 惹人注目的,还有一面巨幅国旗,从天花板直垂到地面。它曾经搭载神舟五号,陪杨利伟绕
地球
14圈。它曾经是悉尼奥运会中国团的旗帜,上天之前还曾被带到南极、北极和珠峰。</p><p> 还有一面国旗观众也很熟悉——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中太空行走的翟志刚,接过刘伯明递出的一面不大的五星红旗,让人想起那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p><p> <strong>航天员佩戴的新标识</strong></p><p>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太空中佩戴了新设计的标识。此次展出了两人太空佩戴的航天员标识、航天员姓名牌以及航天飞行荣誉标,还有航天员肩膀上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都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p><p> 景海鹏和陈冬乘坐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也首次呈现于观众眼前,表面覆盖着六角蜂窝网格,大多数网格中的填充物已挥发殆尽,少数格中残留着碳黑。这是在重入大气时防止返回舱过热的固体蒸发层。返回舱的金属部分,能看出明显的火焰烧灼的痕迹。</p><p> 返回舱对面的墙上,平铺着神舟五号返回舱巨大的降落伞,红白蓝相间,也成为游客拍照的最佳背景。</p><p> <strong>面膜一样的航天食品</strong></p><p> 各种展品中,包在铝箔中薄薄一份、不怎么起眼的太空食品,却引来许多观众。这次展出的是配方保密的太空功能性食品。话说中国航天员的食品有中国特色,从鱼香肉丝到粽子,按顿小份包装并标明,塞进饮食包,每顿饭都不重样。据介绍,展出的各种功能性食品是为了预防航天员的肠胃问题。</p><p> 在展品中,一种粉剂放在薄薄的透明袋中,呈蓝绿色,很像是面膜粉。据介绍,这是太空中用水冲调的藻麦茶,可以保证基本的营养。主要成分是螺旋藻、麦片和黑茶,其他配料并未公布。</p><p> <strong>太空中的中国茶包</strong></p><p> 景海鹏和陈冬在神舟十一号中首次“太空泡茶”。茶包也是首次展出,每个茶包3克,装在特制的包装袋中,注水后完成复水,然后用加热器加热,每个茶包泡四五次。茶包分红茶和绿茶两种,源于中国十大名优红茶和绿茶的科学配比。</p><p> 另一种太空去腻茶,是为了去油腻、增强胃肠动力、抗辐射和保湿,也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标配。据介绍,为了适用于女航天员加入了高效的胶原蛋白。</p><p> <strong>太空笔真的不是铅笔</strong></p><p> 此次还展出了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太空笔。说到太空笔,一个著名的段子是,美国人为了上太空,绞尽脑汁要发明一种能在失重条件下使用的圆珠笔而不得,于是征集方案,最终被采纳的建议是“用铅笔”。</p><p> 真实的情况是,苏联航天员一开始选择用铅笔;美国航天员用过铅笔,但在1960年代转用了新发明的特殊圆珠笔。铅笔的问题在于,书写时会有石墨碎屑,也可能笔芯断裂。飘荡的石墨碎屑吸入肺部,或者附着在电路上都是个麻烦。太空笔仍然是圆珠笔。</p><p> 杨利伟上天时使用的太空笔是进口的,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使用了一种特别研制的中华牌铅笔。等到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一号,航天员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太空笔。此次展出四支中国太空笔,金、银、蓝、红色各一支,可以保证在失重和极端温差下书写顺畅,太空笔的合金外壳上的雕花也是中国式样。</p><p> <strong>曾被几亿人关注的道具</strong></p><p> 游客还可以看到被中国上亿中小学生关注的教具,那是神舟十号任务中,由王亚平、聂海胜和张晓光合作的一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电视直播中,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5个实验。这些实验器材固定在一个的帆布盒子里。</p><p> 此外,国家领导人去年11月在飞控中心与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天地通话”时的专用电话“一号话机”也在展品之列。</p><p> <strong>和玉兔月球车打个招呼</strong></p><p> 此次还首回展出11个已经飞天的航天员的手模,以及航天员出舱时的航天服手套、执行飞船发射任务者签署的承诺卡等等。</p><p> 除了载人航天,此次还展出了与探月计划相关的物品。如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球图、月球背面的辐射坑照片;还有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
太阳
监测器、CCD立体相机,以及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复刻版。另外,巨大的长征火箭脱落碎片也颇具沧桑感。</p><p> 展厅入口,则陈列了航天先辈的遗物。其中有邓稼先使用多年的眼镜和熊猫牌收音机,还有王淦昌在西北野外基地穿过的皮大衣。</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