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月宫365”实验正式启动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521
0
2017-5-11 09:43:25
<p> 5月10日上午9点,“月宫365”实验入舱仪式在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仪式开始前,刘红教授以及志愿者们接受了媒体采访,为大家大致讲解了此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刘红教授指出,在一期实验圆满完成的背景下,在系统闭合度、实验周期等问题上,每做出一点突破,都凝结着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付出,我们每迈出的一小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一大步。</p><p align="center">
</p><p> 校长徐惠彬院士,副校长房建成院士,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项目实验志愿者及实验室舱外成员出席了入舱仪式。仪式由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韩慧瑜主持。校长徐惠彬院士在仪式上指出,“习总书记曾经说过,‘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环节’,此次“月宫365”科学实验,是我国在此项技术上继续冲击世界前沿目标的又一次重要行动,必将为我国载人深空探测的生命保障研究提供更加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刘红教授领衔的月宫团队建立了我国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国际顶尖领域发出了北航声音、彰显了中国自信。希望同学们发扬“有梦想、有热情、有豪情、有干劲、有勇气、有担当”的六有精神,舱内外成员团结协作,科学周密、安全有效地开展科研探索,顺利完成实验计划,学校期盼大家平安凯旋”。</p><p align="center">
</p><p>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介绍了此次“月宫365”计划的详细情况,本次实验为4人365天,舱内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2组,设置3班,全天候封闭进行科研、学习、生活等。此次实验目的是,明晰在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合变换、超高负荷冲击、遭遇故障等情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鲁棒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建立的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调控技术,并建立该生物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体系。同时开展在幽闭环境中绿植和光协同调控乘员情绪和心理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等。</p><p align="center">
</p><p> 郝梓凯博士代表舱外工作人员发言,做出两个承诺,第一个承诺是对志愿者说,“请志愿者们一百个放心,安心,舒心;我们不仅是你们的守护神,还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我们会一直陪伴着你们;第二个承诺是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领导同志们说:我们值班人员和志愿者荣辱与共,风雨同舟,为了“月宫365”实验的圆满成功,为了祖国人民的航天强国梦,更为了整个人类的太空梦,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不忘初心,铭记誓言,无怨无悔!”</p><p> 即将入舱的8名志愿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保密规定,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胆大心细,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努力保证圆满完成“月宫365”实验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不懈奋斗!”</p><p align="center">
</p><p> 在众人的期待与祝福下,首批入舱志愿者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标志着“月宫365”计划正式启动,校长徐惠彬院士隔着舱门玻璃亲切的慰问刚刚进舱的志愿者,给他们加油打气</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本次实验为4人365天,舱内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2组,设置3班。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本实验突破前人的点在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四生物链环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完成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清楚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多项技术问题,持续完善和发展保障人类在月球/
火星
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技术。在密闭实验过程中,实验志愿者需要战胜心理上挑战、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完成舱内繁重的实验任务,同时保持良好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舱外人员也将做好值班守护,珍惜实验获得的珍贵的样品,研究获取更多珍贵的数据。</p><p> “月宫一号”即“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技术,这项研究对保障中国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难度和复杂性高而优先级最高。我们团队利用此次“月宫365”科学实验,将要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推动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是完成世界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国领航的重要契机。</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自2004年起,刘红教授团队瞄准国家载人深空探测重大需求,怀揣着月球梦,团结协作,坚韧拼搏,经过近10年的执着奋斗,建立了面向空间生命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及研究方法,2013年10月集成所取得的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地基综合试验系统“月宫一号”,2014年1月至5月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密闭试验持续了105天。</p><p> 刘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1994年获莫斯科大学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起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红教授带领的“月宫一号”团队以高尚赤诚的爱国情怀、创新开拓的科研精神和团结敬业的奉献胸襟获得多项荣誉,曾获“2014北京榜样”特别奖,2014年被评为“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之一,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p><p align="center">
</p><p> 小编语:在为期一年的“月宫365”科学实验中,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深入的报道和科普,让我们一起为“月宫365”加油鼓劲,祝愿我国的空间生命保障研究技术更上一个新的台阶!</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