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印度火箭一箭三星发射升空中英合作“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 ...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国外航天
496
0
2016-11-22 16:40:37
<p> 北京时间11日0时28分,由三颗高分辨率卫星组成的“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DMC3)在印度孟加拉湾的斯里赫里戈达岛搭乘印度太空研究机构的极地轨道运载火箭(PSLV)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一星座是中国政府核准的第一个民用商业遥感卫星项目,已纳入中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p><p> 参与合作设计制造三颗DMC-3型卫星的萨里卫星科技有限公司(SSTL)表示,卫星被中国的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21AT)租用七年,并将用于中国各地包括环保监控在内的遥感勘测任务。</p><p> 星座系统是英中卫星技术合作的最新成果,得到了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合作协议于2011年在两国政府总理和首相共同见证下在伦敦签约。</p><p align="center">
</p><p> SSTL与中国21AT联合设计和制造的“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p><p align="center">
</p><p> 印度极地轨道运载火箭(资料图)</p><p> <strong>中英合作</strong></p><p> SSTL董事长斯维汀爵士(Sir Martin Sweetin)说,SSTL与21AT的合作历史已经长达16年,并早在2005年就帮助设计和制造了“北京一号”遥感卫星。</p><p> 这次由三颗卫星组成的DMC3星座所发回的数据可以在土地利用、地质调查、流域水资源调查、洪涝灾害、冬小麦播种面积监测、森林类型识别、城市规划监测和考古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p><p> 此前的“北京一号”在2008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基建项目勘测以及同年的汶川大地震救灾活动中都大显身手。</p><p> 斯维汀爵士还介绍说:“卫星图片用途很多,比如说21AT现在的一个项目就是通过卫星图片勘测人们在中国的哪些地方倾倒垃圾,以便保障环保工作能及时完成。”</p><p> SSTL是位于伦敦西南远郊的萨里郡的隶属于萨里大学的萨里宇航中心一部分,有着长期为英国和欧洲宇航航天事业开发卫星和技术的历史。</p><p> <strong>“北京二号”</strong></p><p> “北京二号”星座是中英合作项目。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承担卫星研制。中国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北京二号”星座在轨任务测控、卫星数据接收等运行管理,并组织数据产品的生产和相关服务的提供。据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智勇介绍,“北京二号”是国家核准的民用商业遥感卫星项目,已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p><p> “‘北京二号’星座系统设计寿命七年,由三颗1米全色、4米多光谱的光学遥感卫星组成,可提供覆盖全球、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俱佳的遥感卫星数据和空间信息产品。”王智勇说。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可为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城市综合应用等领域提供空间信息支持。</p><p> 延伸阅读</p><p> <strong>防灾减灾:“北京二号”将派大用场</strong></p><p> 11日零时28分,由三颗高分辨率卫星组成的“北京二号”民用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成功发射。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该星座成本低、性能高,在防灾减灾领域具有广阔前景,也是我国在商业航天模式探索中迈出的一大步。</p><p> 庞之浩介绍说,北京二号星座具有很高的详查能力,其全色分辨率达1米,多光谱分辨率为4米;卫星成像幅宽达23.5公里,并具备正负45度的测摆机动能力。同时该星座时间分辨率很高,仅用一天便能对全球任一地点进行重复观测。卫星采用了先进的小卫星平台,每颗卫星仅重350公斤,设计寿命为7年。</p><p> 相比我国其他遥感卫星,庞之浩认为“北京二号”有共性,也有特点。比如高分二号卫星的空间分辨率达到亚米级,但在时间分辨率上,由三颗卫星组成的北京二号星座更有优势,能在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已运行数年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虽然时间分辨率很高,但空间分辨率仅为中等水平,且目前已经超期服役。</p><p> 除技术特点各有所长,“北京二号”的亮相更为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该星座由我国投资并提出技术指标、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研制、印度PSLV-C28运载火箭发射。卫星入轨后,由中国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测控、卫星数据接收等运行管理,并组织数据产品的生产和相关服务的提供,卫星数据的销售由二十一世纪公司所属北京宇视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这一模式,是我国在遥感卫星应用商业化和国际合作方面作出的新的探索。</p><p> 庞之浩介绍,1996年,萨里卫星公司牵头发起了“灾害监测星座”国际合作项目,英国、中国、阿尔及利亚、土耳其、尼日利亚、西班牙等国家先后参与。萨里公司根据各国提出的需求统一研制卫星,各国分摊费用,共享数据。</p><p> 这种合作方式有效降低了卫星研制、发射的成本。目前灾害监测星座已发展到第三代,三代星座的成本都控制在5000万至1亿英镑左右,相当于一颗普通大型遥感卫星花费的一半。同时,分摊费用的方式,也让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能够承担。</p><p> 灾害监测星座采用详查、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进行高质量、短重访周期的监测。第一代由5颗卫星组成,其中我国购买、于2005年发射的“北京一号”分辨率为4米,主要用于详查,其他几颗卫星用于普查。第二代星座有4颗卫星,我国没有参与。“北京二号”是第三代星座的首批星,接下来可能还将发射其他国家的普查卫星。</p><p> 庞之浩认为,从购买“北京一号”一颗星,到一次购买“北京二号”三颗星,是我国在商业航天模式探索中迈出的更大一步。同时他介绍,二十一世纪公司此次采用了与过去不同的运营模式。新模式下,该公司拥有100%的成像能力,可以执行卫星星座的计划和编程任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时效性强、分辨率高的图像。“虽然是商用卫星,但完全由我国控制,一旦国家有需求,其数据提供可以得到保证。”他说。</p><p> 灾害监测星座参与了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和哥白尼计划(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如果遇到特大灾情,将免费提供数据。</p><p> 庞之浩表示,卫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防灾减灾领域前景广阔,不仅能及时发现灾情,在灾害导致地面设施受到破坏时,可以不受影响,进行长期、连续、大面积观测,为评估灾情、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信息。如“北京一号”,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2008奥运会青岛奥帆赛海域浒苔灾害等应急事件中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信息支撑。“北京二号”预计每年能提供不低于3000万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除灾害监测,还能广泛用于国土、农林、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