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我国固体动力技术应用领域实现新突破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343
0
2016-11-22 16:46:56
<p>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但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新丁,对增强我国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提升我国航天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研制的四级固体发动机成功应用于该型火箭,我国固体动力在宇航运载领域的应用实现了新的突破。</p><p> 面对不断增长的空间资源开发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航天发射的需要,快速进入空间和应用空间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维护安全和利益的“战略制高点”。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成功研制了长征系列液体运载火箭,造就了航天大国地位,但是世界航天强国均拥有相当规模的固体运载火箭系列,而我国在反应快、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的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尚属空白,没有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航天运输系统并不完善。一时间,低成本、高性能的小卫星的发展在各国掀起热潮。由于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在实现小卫星快速、廉价、可靠发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小卫星技术发展的牵引,发展固体运载火箭势在必行。长征十一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一型空间快速响应全固体运载火箭,可以在接到任务命令后短时间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可以满足未来高密度发射小卫星等有效载荷的需求,具有发射准备时间短、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多任务等特点。</p><p> 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此背景下,自筹资金于2010年启动研制的。改火箭采用四级全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方案,四级固体发动机均由四院负责研制,这是四院固体发动机首次进入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该火箭将使我国真正拥有陆基机动24小时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可执行应急以及日常军用、民用有效载荷的发射等任务,对固体动力技术的发展和领域拓展具有重要意义。</p><p> 作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重点单位,四院自2008年以来,以固体动力在运载领域工程应用为目标,以固体运载火箭需求为导向,开展了120吨整体式大推力固体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以加强总体能力建设为契机,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成立了固体运载室为代表的“一部两室”;以集成演示验证试验为途径,在借鉴原有成熟技术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相继取得120吨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分段发动机对接演示验证的圆满成功。</p><p> 该火箭一级发动机采用的大推力固体发动机是目前我国最大推力固体发动机,其燃烧室装药量为国内固体发动机之最,采用的柔性喷管是我国目前尺寸最大的发动机喷管,技术难度大,研制时间紧,多项设计及工艺技术均无成熟经验,研制队伍遵循“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刻苦攻关”的思路,潜心钻研,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在2年内实现了首台全尺寸发动机地面热试,成功突破了4项重大关键技术,在3年内全面完成了方案和初样研制工作,实现了该发动机多台次地面大型联试成功,发动机性能指标全部满足总体要求,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刷新了我国固体发动机研制史上多项纪录。</p><p> 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拓展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新领域,推动我国空间快速响应系统的建设,也必将牵引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推动固体运载火箭和固体助推器技术的发展。</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