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长七”遥二火箭“新面貌” 将是发射“主力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275
0
2017-4-19 13:18:30
<p> 矗立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长征七号遥二火箭,即将担纲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重任。</p><p> <strong>何为“长七”?</strong></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火箭总指挥王小军说,“长七”采用“两级半”构型,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2.25米的助推器,起飞重量597吨,运载能力达到近地轨道13.5吨、
太阳
同步轨道5.5吨,与国外同类火箭先进水平相当。</p><p> “长七”的特点还在于采用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种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较常规推进剂比冲提高20%,推力提高50%,平均成本仅为常规推进剂的十分之一。</p><p> “‘长七’可以满足未来为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的要求。”王小军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中国到目前为止送入太空最重的载荷(13吨)。</p><p>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遥一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p><p align="center">
<br></span></p><p> 4月17日7时30分,承载着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2.5小时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垂直转运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正式进入发射阶段。闫宁 摄</p><p> <strong>八年一“箭”</strong></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火箭总设计师范瑞祥说,从组建队伍到成功“首飞”是“八年磨一剑”,新火箭有新动力、新布局、新结构等系列“新意”。</p><p> 范瑞祥举例说,“长七”外形与中国现役火箭体型差别不大,但为储存更多燃料、提供更强动力,它的助推器长约27米,近乎现役火箭助推器长度的2倍,为此需要对火箭的设计进行全面更新。</p><p> 再比如火箭的“大脑”控制系统,“长七”创新采用了143项智能控制软件,是现役火箭软件使用量的30倍以上,大大提高了控制精确度。</p><p> 研制者们考虑到海南气候潮湿,全年12小时内降水5至15毫米的中雨较多,因此特别注意“防水”,即在部段对接处、细小的孔径和缝隙处都要做防水处理。</p><p align="center">
<br></span></p><p> 4月17日7时30分,承载着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2.5小时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垂直转运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正式进入发射阶段。张文军 摄</p><p> <strong>肩负使命</strong></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副总设计师程堂明说,相比“首飞”火箭,长征七号遥二火箭“技术状态变化更改涉及现场操作和使用维护的更改占到了30%”。</p><p> 程堂明举例说,通过对整流罩合罩平台、充气管路等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极大提升了火箭在发射场的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p><p> 专家们指出,“长七”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中型火箭,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全新阶段,未来将承担中国航天多种类型的发射任务。</p><p> 一方面,“长七”待未来成熟后将成为新一代载人火箭,用于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另一方面,“长七”运载能力覆盖大多数主流卫星所需的运载能力,面向主流卫星市场,适应面更宽,将是中国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完)</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