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国际空间站的由来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天文知识
400
0
2016-10-31 14:12:06
冷战时期,载人航天是美国和苏联两国开展空间竞赛的主要竞技场。1982年,前苏联已成功地发射了7个“礼炮”号系列载人空间站,并拟发射“和平”号长期载人空间站。美国在空间站的运行管理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摆脱这种局面,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将在10年内投资80亿美元,建成规模庞大的永久载人空间站,并邀请盟国参加,拟压倒前苏联即将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欧空局、日本、加拿大等国迅速作出了积极响应,于1988年正式加盟该计划,并把这一空间站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但由于“自由”号空间站的目标定得太高,它在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都受到了制约,迫使“自由”号空间站经受了一次次脱胎换骨似的重新设计,规模一次次缩小、技术难度不断下降,而研制进度却一次次延后,研制经费不断上涨,反对“自由”号空间站的呼声日益高涨,甚至险些被取消。<p> 冷战的结束为美俄间的航天合作提供了政治条件。美国出于政治考虑和垂涎于俄罗斯丰富的载人航天飞行、管理经验,而俄罗斯急剧衰退的经济环境,无力单独建造原计划发展的“和平”2号空间站,迫切需要从美国那儿获得美元来支撑其庞大的航天计划。两国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以美国为首的“自由”号空间站合作伙伴于1993年12月正式邀请俄罗斯加盟,在原“自由”号空间站和“和平”2号空间站的基础上,联合建造“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现称“国际空间站”)。就这样,以美国和俄罗斯牵头,联合欧空局11个成员国(即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和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1997年加入)等16个国家共同建造和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诞生了。国际空间站成为迄今最大的航天合作计划。</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图片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