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高地月壳是如何形成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天文知识
440
0
2016-10-31 14:28:01
高地月壳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可从高地月壳的厚度、成分特征特别是元素铀(U)、钍(Th)、钾(K)元素以及一些具有指示剂作用的元素如稀土元素(REE)等含量及变化特征加以分析、推理与推测。 <p> 高地月壳的平均厚度约73km,含Al2O3约25%,而整个月球本身含量还不到6%,因此,可以计算出高地月壳中的Al2O3约占全月球Al2O3的40%;而月表中的生热元素铀(U)、钍(Th)、钾(K)比月球内部的含量高出两个数量级。上述这些事实说明,形成高地的岩浆源区是很大的,甚至达到整个月球的熔融。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也证明,月球早期曾产生过广泛的大规模熔融、分异和结晶过程。要使铀、钾和Al2O3都集中在高地月壳之中,而且这种熔融和分异发生的时间必须在月球形成后的2亿年之内完成,因此,月球在早期必定存在巨大的“岩浆洋”。对于“岩浆洋”的厚度,目前说法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200km,有的认为800km,甚至有的认为整个月球为熔融的“岩浆洋”。 </p><p> 随着岩浆分异结晶而堆积,将会形成100~200km厚的斜长岩月壳。但在月球聚集形成后的1亿年之内,各种天体物质的撞击将使尚未完全固结的月壳破碎而返回“岩浆洋”。而在38.2亿~39.2亿年之前,月壳已经固结,大规模月海盆地的开凿及后期月海泛滥(即玄武岩大面积喷发)得以发生。 </p><p> 在月球内部的“岩浆洋”中,橄榄石首先晶出,相继低钙辉石、斜长石晶出。富钙的斜长石浮在熔融的“岩浆洋”顶部,逐渐冷凝形成高地月壳。随着“岩浆洋”中橄榄石、低钙辉石和钙长石的晶出,熔浆中的 (Fe +Mg)逐渐变低,进而长石、单斜辉石晶出并堆积。大约在42亿年前,月壳的厚度达到了1~10km。虽然斜长石和富镁岩套在“岩浆洋”的结晶过程中都是从岩浆中直接晶出的,但由于所结晶形成的橄榄石和辉石被迁移,因而导致斜长石和富镁岩的形成过程是彼此分立的。 </p><p> 来源:中国探月网</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图片
UFO
木星
土星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