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院士专家把脉卫星遥感数据商业化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283
0
2016-11-22 23:42:01
<p> 院士专家把脉卫星遥感数据商业化</p><p> 卫星应用记者 靳颖 张曼倩 贠敏</p><p> 我国近年来遥感卫星应用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的实施,中国的卫星遥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遥感卫星正在由试验性运行向业务化运行发展,卫星遥感应用由行业化应用向大众化应用发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需求日益增加,卫星遥感应用产业显示出勃勃生机,并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高分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分辨率,使中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遥感应用领域不断进一步扩大,遥感应用深度不断拓展,遥感应用产业不断发展。随着遥感卫星在轨数量的增加,国家重视国产遥感卫星的应用发展,通过实施积极开放的数据政策,培育扩大应用范围,促进卫星遥感数据的商业化发展;同时,逐步放宽遥感卫星市场的限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宽带接入网络建设运营,参与国家民用空间设施建设,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逐步放宽遥感卫星市场的限制。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相关专家指出,“我国遥感应用还存在性能差距大,应用效率低,市场不开放,管理渠道乱,军民融合难”等问题。那么,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商业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国家在哪些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等问题,《卫星应用》杂志邀请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文津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如忠研究员、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徐丽萍总经理,分析中国卫星遥感应用状况,探讨我国卫星遥感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专家们对我国卫星遥感产业应用发展,从数据资源、用户、商业模式等角度提出了独到见解。</p><p align="center">
</p><p> 赵文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最早从事卫星遥感事业的老一辈科学家,多年来致力于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为我国矿产勘查和深部
地球
物理探测做出卓越贡献。现任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深剖面调查与综合研究》中方首席科学家。国土资源部探月科学家小组组长。</p><p> 赵文津院士说,推广遥感卫星数据的应用是篇大文章。2014年赵文津院士参加了两次遥感会议,一个是国产遥感卫星应用的交流会(安徽滁州),一个是“十二五”遥感卫星应用的新进展新成果交流会(福建厦门),会议中心就是研究推动这项工作。通过这两次会议,代表们交流了应用遥感数据中的经验与问题,感到有几个问题迫切需要明确和解决。</p><p> <strong>商业化还是共享,这是首要问题</strong></p><p> 邯郸学步,不能失其故步。国外遥感卫星应用商业化发展已步入成熟。我们可以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但不能急于求成,模仿其商业模式,应冷静分析国内遥感领域具体情况。赵文津院士谈到,国家强调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对于航天领域而言,提高各类卫星的市场价值,是中国卫星应用的根本问题。赵文津院士认为,目前国内卫星遥感的实际应用中,卫星遥感数据在传递至用户时仍存在一定的阻碍。目前产业化的第一步不是推进商业化,而是解决资料共享的问题。国内遥感卫星应用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并不清晰,而无论对于商业化模式发展还是共享模式发展,政府都应当表明确切的态度和具体的管理方法。对于中国遥感卫星商业化的问题,首先要明确遥感卫星数据的性质,要将数据共享与数据商业化的概念分清。政府投资研制的民用遥感卫星,产生的卫星数据,对国内用户应该是无偿使用的,这应该属于数据共享范畴。而对于商业化问题,我们的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卖给国外用户,开拓国际市场,这是商业化的范围;以市场公司为投资主体研制的遥感卫星产生的遥感数据,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业化运营,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这也是商业化的范围。赵文津院士强调,要发展遥感卫星应用产业,推动遥感卫星商业化,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数据应该共享,什么数据是属于商业化的数据,然后才能去制定具体的发展模式。</p><p> <strong>打破部门利益,明确共享渠道</strong></p><p> 国家应重视卫星遥感数据对国内的全面服务性,由政府投资研制的遥感卫星提供的数据资源应服务于老百姓,不应带有市场交易性质,因为这些数据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哪个单位的,使用遥感数据资料只能收取成本费,这与商业化运作方式不能混淆。目前,我国的遥感数据应用方面存在“对国内用户商业化、对国外用户公益化”的怪现象。国内很多行业都有自己行业的遥感应用卫星,而这些卫星数据资源被这些行业部门所拥有,不对大众开放;考虑政治影响,很多提供给国外的卫星遥感数据却是公益性的,并不收费。遥感数据是可以广泛应用的信息资源,应该最大范围为各类用户使用,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样才能避免资源的浪费。比如,我们研制了海洋卫星、气象卫星等各系列的遥感卫星,政府投资了很多,产生的数据资料为卫星的主用户所有,而其他用户使用起来就很困难,地方用户使用起来渠道也不畅通,应用效率低,市场不开放,其本质是数据的共享程度低,造成卫星数据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很大的浪费。航天部门根据用户需求研制出卫星,比如,资源卫星数据主要提供国土资源部门,气象卫星研制出来交付气象部门。但是卫星数据资料的用途十分广泛,可在多个领域应用。用户群扩大了,目前这种从上到下的主用户机制,使其他用户不知如何获得所需的卫星数据,共享资料的分发上没有畅通的机制,因此,要打破部门利益,明确共享渠道,国家应首先明确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卫星数据向国内所有需求的各用户进行数据分发。</p><p> <strong>健全市场政策,促进应用效果</strong></p><p> <strong></strong></p><p> 政策先行,应用为本。政府应当对商业市场上的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建立健全的市场政策,带动全产业链的商业化发展。遥感数据资料在各行各业内广泛使用,并且越挖掘价值越高,但是目前国内市场却是应用效率低,共享程度不高的局面。遥感卫星的研制归根到底是为了应用,遥感数据的应用在各用户单位产生什么效益,取得什么收获,有什么亮点,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关注的。特别是数据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是以后研发攻关和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卫星遥感数据的使用效果。</p><p> <strong>卫星遥感数据的质量与分辨率还需要提高</strong></p><p> <strong></strong></p><p> 既然谈卫星遥感的数据商业化,就有个国际竞争问题,竞争不外乎遥感数据品种、质量、分辨率等,以及商业服务水平与质量,都要按市场标准行事。中国官本位、官商模式也是不利于推动卫星遥感的数据商业化发展的。</p><p align="center">
</p><p> 胡如忠,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专业组组长,中国最早从事卫星遥感事业的老一辈科学家,亲历我国第一代国土普查卫星的开发与研制。从1979年参与地质遥感中心建设开始,积极推广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和组织培训,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创了国土资源遥感应用的新领域,享受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p><p align="center">
</p><p> <strong>三十多年遥感情,凝练经验促创新</strong></p><p> <strong></strong></p><p>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胡如忠研究员认为目前我国卫星遥感总体状况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展。要将卫星遥感产业发展壮大,一定要办好三件事:第一是明确遥感数据如何管理;第二是明确遥感数据如何使用,可以采用示范应用的形式推进;第三是办培训班,宣传推广,培养遥感应用人才。他认为,一味的商业化不是救命良药,发展卫星遥感产业要从国家大局出发,打破有关部门的利益垄断,从而积极推进卫星遥感产业化健康发展。胡如忠研究员在其《我与遥感三十年》一书中,回顾了其参与地质遥感、国土普查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推广应用的工作情况,总结了国产遥感卫星的推广应用。该书具体地反映了遥感技术在国家实施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应用与发展,反映了国产遥感卫星的应用与发展的历程。针对国产遥感卫星应用,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加强遥感应用协调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避免重复浪费;二是加强遥感卫星研制部门和使用部门密切结合,建议遥感卫星研制部门和使用部门自申请立项开始,到推广应用的全过程都要紧密结合;三是遥感卫星研制部门和使用部门合作建设代表性的“遥感综合试验场”,开发遥感卫星数据综合应用,一星多用,这是长期遥感观测点,可以作为遥感技术培训、普及和创新基地;四是建议遥感产业化,研制出能走向国际市场的品牌产品,对卫星应用产业化专项的可行性研究做得更公开、更扎实些,促使我国更多的遥感技术应用成果走向国际市场;五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呼吁国产遥感卫星应用推广要更加重视地方的积极性,大力扶持省级遥感中心、协会学会,开发适于地方的应用技术、方法,将地方遥感应用纳入国家有关计划;六是充分发挥遥感协会、宇航学会的作用,发挥其在国产遥感卫星推广应用中的作用,积极组织遥感卫星应用技术培训。</p><p> 胡如忠研究员强调,在目前情况下,学会活动仅能依靠各单位做些学术和工作经验的交流,尽可能地介绍取得遥感数据的可能渠道,但这与社会需求很不相称,需要有关单位的指导。</p><p align="center">
</p><p> 徐丽萍,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致力于卫星遥感数据服务、遥感信息增值服务、空间信息咨询服务、卫星遥感配套技术等一体化服务的市场开拓与探索。</p><p> <strong>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市场交易规则</strong></p><p> <strong></strong></p><p>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谈及我国遥感卫星商业化现状时,徐丽萍总经理提出,我国目前需要加强遥感卫星发展的顶层设计,如果政府明确提倡遥感卫星的商业化发展模式,就应该从战略高度来支持营造商业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应该规范制度,明确规定哪些数据属于公益性的,对哪些用户免费使用,通过何种渠道获取,最终实现数据共享;而对于公益服务范畴之外的,就应该按商业化模式来运营,实现以商养商。目前国外卫星是以商业化模式提供服务,但国产卫星并不是以商业服务模式在国内推广,还存在着很多用户不知道去哪儿获取国产卫星数据的情况;同时国际市场推广也缺乏明确的、符合国际化商业运作规律的政策规定。作为企业来说,希望国家能够制定相应政策,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也有好处,也有助于推动国产卫星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应用。</p><p align="center">
</p><p> 世景公司作为致力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应用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卫星遥感数据、遥感信息增值服务、空间信息咨询服务、卫星遥感配套技术等一体化服务。徐丽萍也表示,作为航天旗下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基于国产卫星的产品服务,同时,要继续保持与国外数据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模式,将国外卫星按照国内的用户需求提供到国内市场上来,希望遥感卫星的数据政策更加明确,数据开发更加明确。</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