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美国主要国防采办项目风险评估的新举措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国外航天
410
0
2016-11-22 23:42:26
<p> 在美国国防采办系统中,对主要国防采办项目(MDAP)实施风险管理是一项具有优先性的工作。2006年,美国国防部针对国防采办工作发布了新版的《风险管理指南》,进一步规范国防采办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2009年,发布了《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案》(WSARA),要求主要采办项目的关键技术必须经过技术成熟度和风险的检查与评估。近年来,为落实《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案》要求,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0SD)先后提出了结构化的框架假设、标准化的评估工具等举措,框架假设强调在项目早期对策划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假设进行识别和跟踪,评估工具则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项目各阶段风险状况的评估。这些举措体现了美国注重从源头和全过程加强主要国防采办项目风险管理的理念。</p><p> <strong>一、结构化的框架假设方法</strong></p><p> <strong>(一)提出的背景</strong></p><p> 2009年的《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案》对南麦柯迪修正案两种违规的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要求对出现严重性违规的采办项目进行根源分析(RCA)并向国会提交书面报告。按美国法典10USC§2433规定,OSD下属的性能评估与根源分析办公室(PARCA)负责此项工作。PARCA委托兰德公司对违反南一麦柯迪修正案的主要国防采办项目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许多项目之所以出现违规问题与这些项目在早期策划阶段采用不正确的假设对成本、进度和性能进行估计有关,据此提出了框架假设的概念,并在2013年1月提出了框架假设的结构化实践方法。</p><p> <strong>(二)框架假设的概念、原则和分类</strong></p><p> 在国防采办项目实施之前,项目经理要对项目的成本、进度和性能做出尽可能科学合理的预测,在做预测时必须要对影响未来项目实施的核心不确定性因素做出假设,这些假设就是框架假设。简而言之,框架假设是指那些对于形成项目的成本、进度和性能预期起核心作用的项目假设。</p><p> 框架假设可以被看成是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押注”,在项目开发早期确定并贯穿于项目寿命周期。如果假设确定不当,将会给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度带来巨大风险。PARCA发现,不正确的假设不仅会导致项目预算估算不准确,而且也会造成项目出现南一麦柯迪违规问题。因此,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框架假设对于有效地管理项目风险至关重要。</p><p> 确定框架假设是一种定义和跟踪项目假设,帮助识别项目不确定性因素的风险分析方法。PARCASU兰德公司提出了确定框架假设的4个原则:</p><p> ●关键性原则,即框架假设应当能够显著地影响项目预期。该原则意味着,如果框架假设不正确,将会对项目的成本、进度和性能造成显著的影响。</p><p> ●后果严重性原则,即一旦框架假设错误,造成的后果将难以挽回或者代价高昂。</p><p> ●基础性原则,即框架假设是顶层的、概括性的假设,而不能是其他假设的衍生假设或从属于其他假设。</p><p> ●项目特定性原则,即框架假设应反映具体项目的独特性,而不是对所有项目都具有普适性的假设。</p><p> 根据项目实施前期关注点的不同,PARCA和兰德公司将框架假设分为4类,分别是技术类、管理类、任务需求类和成本、进度预期类假设,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p><p align="center">
</p><p> <strong>(三)确定框架假设的结构化程序</strong></p><p> 为了帮助项目经理科学合理地确定框架假设,PARCA和兰德公司提出了识别和确定框架假设的结构化程序,该程序由一个包含不同景人员的工作组来负责实施,并由一位协调人员来组织整个程序的开展。该程序包含五个步骤:</p><p> 步骤一:工作准备。工作组了解项目的背景和框架假设的相关信息。可能的话,每个工作组成员预先提出3个以上的备选假设;</p><p> 步骤二:明确框架假设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回顾典型的框架假设案例,建立统一的交流研讨环境;</p><p> 步骤三:识别备选框架假设。工作组人员根据启发性问题(根据表1提出的一些有助于导出备选框架假设的问题)列表,提出备选的框架假设并给出相关的解释,协调人员将每个工作组成员提出的备选框架假设整理成一个列表,并与工作组成员进行简单讨论补充一些遗漏的假设,如表2所示。</p><p align="center">
</p><p> 步骤四:筛选备选框架假设。协调人员组织工作组依次根据项目特定性原则、后果严重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对备选框架假设进行3次筛选。在每次筛选过程中把不符合相关原则要求的备选框架假设去掉,筛选后剩余的备选框架假设称为潜在的框架假设。</p><p> 步骤五:根据关键性原则对潜在的框架假设进行优先级排序,并识别出能够度量这些框架假设的指标。通常隋况下,跟踪这些指标能够了解框架假设的变化情况,进而能够判断框架假设的合理性。</p><p> <strong>(四)框架假设的应用</strong></p><p> 2013年以来,兰德公司应PARCA的要求提出了“先进飞行员训练系统”、“联合轻型战术车”、“联合精确接近与着陆系统”、“滨海战斗舰任务舱”、“空间篱笆”等示范项目的框架假设,如表3所示。</p><p align="center">
</p><p> 同时也分析了“联合攻击战斗机” (JSF)、“渐进一性运载火箭” (EELV)、“天基红外系统”(SBIRS)等项目的框架假设,找出了导致这些项目出现南一麦柯迪违规的不正确的框架假设,如表4所示。</p><p align="center">
</p><p> <strong>二、标准化的风险评估工具</strong></p><p> <strong>(一)提出的背景</strong></p><p> 在对主要国防采办项目进行跟踪与风险评估时,OSD的工作人员很可能不熟悉或不了解采办项目的细节或者其中的关键技术,影响了项目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了帮助国防部决策者(特别是不熟悉项目细节但又必须要对项目进行评估的人员)识别大型采办项目存在的风险,2013年10月,OSD委托兰德公司下属的国家防御研究学院的采办与技术政策中心,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所有采办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同时开发出了一套相应的EXCEL版本的风险评估工具(简称“评估工具”)。</p><p> <strong>(二)评估工具的主要特点及做法</strong></p><p> 该评估工具具有以下6个特点:</p><p> <strong>1.基于OSD过去的评估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和评估工具</strong></p><p> 对于主要国防采办项目,OSD在实施风险评估时,往往会根据国防部项目的评估列表或者其他文件要求设置一些主要的问题框架,比如“项目是否建立了初始的系统工程计划?”、“是否出现过一个主要分系统或者关键技术研发失败的情况?”等。为了确保评估问题的可溯源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兰德公司基于这些OSD常用的评估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评估工具,并根据项目要求确定了针对每个评估问题的答案选项,方便风险评估分数的计算。</p><p> <strong>2.根据效用理论建立评估框架</strong></p><p> 评估工具的假设和计算主要基于期望效用方法。每个评估问题的答案选项代表了对该问题的解决程度,称之为完成水平(如高、中、低;未处理、部分处理、已处理等),不同的答案选项实际上是对不同风险结果的判断。可以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对评估问题赋予权重、并对与该评估问题对应的不同答案选项赋予不同的数值。这里评估问题的权重类似于效用,代表了未完成该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后果的严重程度;对答案选项的赋值类似于发生概率,重要性和完成水平的乘积之和即为项目整体风险的度量。</p><p> 项目风险=Σ(重要性X完成水平)</p><p> <strong>3.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全局性和阶段性等两类问题进行评估</strong></p><p> 根据国防采办过程阶段划分,需对备选系统审查(ASR)、系统需求审查(SRR)、系统功能审查(SFR)、初步设计评审(PDR)、关键设计评审(CDR)、集成就绪评审(IRR)、测试就绪评审(T R R)、生产就绪评审(PRR)、系统验证评审(SVR)等不同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问题与各阶段的相关性,区分设置全局性问题和阶段性问题。</p><p> (1)全局性问题,指贯穿于采办项目过程多个阶段的共性问题,比如“是否存在一个主要分系统或者关键技术分包商无法完成任务或者提供的技术不达标?”、“是否由于测试资金不足或者技术嵌入引起的延误致使资金变化,从而增大了项目的风险?”</p><p> (2)阶段性问题,指与采办项目特定阶段</p><p> 所使用的产品或者文件相关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阶段性问题可能不同。这些问题要参考已有的标准和文件,能够方便OSD评估人员使用和客观地理解,I:PA口“针对备选系统审查产生的项目基线变化,系统工程计划(SE?)是否已经相应地进行了更改?”、“项目计划中的测试或者评估时间是否足够?”。</p><p> 根据问题间的层次关系,可以进一步将阶段性问题划分为“一级问题”和“二级问题”。“一级问题”是指层次较高的问题,在“一级问题”下可进一步设置“二级问题”,主要是指与“一级问题”有关的特殊领域或者比较细节的问题。比如, “针对备选系统审查产生的项目基线变化,系统工程计划是否已经相应地进行了更改?”是一个“一级问题”,它包含多个“二级问题”,如“接口控制说明是否定义清楚并在系统配置的控制之下?”、“是否有恰当的仿真模型或者工具?”,这些“二级问题”包含了与“一级问题”有关的重要细节。</p><p> 评估工具中嵌入了全局性问题和各阶段的阶段性问题,既能对影响项目全过程的共性问题进行评估,又能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实现了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动态性要求。</p><p> <strong>4.将重要性和完成水平设置成固定格式并赋值</strong></p><p> 为了便于计算采办项目风险,将评估问题的重要性和完成水平都设置成固定的格式,重要性划分为“很少重要”、“有一点重要”、“有时重要”、“很重要”、“极端重要”五个等级;表征完成水平的答案选项划分为三个等级,比如,阶段性问题主要是用“未处理、部分处</p><p> 理、已处理”这样的选项来回答,全局性问题用“是、有时、否”或者“高、中、低”等选项来回答。为了便于计算,评估工具对每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完成水平赋予不同的数值,根据这两个数值计算风险分数。</p><p> ●对重要性赋值。根据每个问题相对于其他问题的重要性对该问题赋权值,重要性越高的问题权重越大,赋值区间为l~5,1代表低重要性,5代表高重要性。“二级问题”与“一级问题”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因此权重相同。</p><p> ●对完成水平赋值。针对一个评估问题,项目采取的处理措施越少,它对风险的贡献越大。因此,根据答案选项,对评估问题完成水平的赋值采用以下方法:a.未处理\否\高,得分为1;b.部分处理\部分\中,得分为0.5;C.已处理\是\低,得分为0。</p><p> ● “不适用”选项的计分方法。在评估完成水平时,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不适合当前的评估项目,要单独设置“不适用”选项,在相关风险计算中予以忽略。因此,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完成水平的赋值得分均为0。</p><p> <strong>5.风险分数的计算简便易行</strong></p><p> 在每个阶段,需将所有评估问题的权重标准化,使得所有评估问题的权重之和为1。由于权重都是标准化的,因此在每个阶段,项目的风险分数都会在0~1之间。如果在某个阶段,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为“已处理”,那么该阶段的风险分数为0,反之,如果所有问题都回答为“未处理”,那么该阶段的风险分数为1。</p><p> 根据期望效用理论,每一个评估问题的风险都可以通过该问题的标准化权重和完成水平的乘积来计算,每个问题的风险分数可以叠加,在经过汇总后即可得到项目的风险分数。对于全局性问题和阶段性问题,可以分别求和计算风险分数。对于评估项目,在某阶段的风险分数可按如下方法计算。</p><p> ●假设n为一级问题个数,定义
为第 ⅰ个一级问题所包含的二级问题个数;</p><p> ●定义
为第ⅰ个一级问题的权重;</p><p> ●定义
为第ⅰ个一级问题的答案选项所对应的数值,定义
为第ⅰ个一级问题中第j个二级问题的答案选项所对应的数值;</p><p> ●第ⅰ个一级问题的标准化权重可表示为:</p><p align="center">
</p><p> 如果该问题对应的选项
为“不适用”,则
=0;当认为所有问题的重要性一样即所有问题的权重相同时,标准化权重为:</p><p align="center">
</p><p> ●项目的风险分数r可表示为:</p><p align="center">
</p><p> <strong>6.通过比较不同阶段的风险分数对项目风险状况进行动态监控</strong></p><p>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风险分数被称为相对风险分数,这意味着:如果一个项目在某阶段的相对风险得分为0.4,而之前阶段该项目的相对风险得分为0.8,则说明该项目的风险降低了;但若分开孤立地看,0.8和0.4的数值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说,风险分数只有在相同的背景下通过相互比较才有意义。</p><p> 对于多个采办项目,如果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则这些项目的相对风险分数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可以根据成本、进度、性能与风险分数之间的发展趋势,为其他采办项目提供一个风险判断的基准点和验证尺度。</p><p> <strong>(三)应用案例</strong></p><p> <strong></strong></p><p align="center">
</p><p> 通过EXCEL等软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该评估工具。下图是使用评估工具计算某项目在备选系统审查阶段风险分数的结果展现,该阶段的相对风险分数和全局性问题的相对风险分数结果呈现在图中左下方。图中的右上方区域显示出了对项目风险分数影响最大的3个阶段性问题和3个全局性问题。图中的右下方区域则是针对阶段性问题和全局性问题的项目风险分数的可视化展现。</p><p> <strong>三、结束语</strong></p><p> 近年来,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形势发展,构建坚实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提升军工核心能力,我国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国防军工项目。这些项目具有高新技术密集、研制难度高、投资强度大、持续周期长、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显著的特点,如何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确保重大国防军工项目能够满足性能、进度和成本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p><p> 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为加强重大采办项目的风险管理所采取的最新举措,其中框架假设提供了加强项目风险管理的新视角,通过在项目策划阶段对影响未来项目开发活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识别出形成项目成本、进度和性能预期的核心假设,并对这些假设进行跟踪、调整,从而实现对项目预期的有效管理,进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影响;风险评估工具则针对项目管理部门立足高层、把握全局、动态监控的需求,结合项目实施全过程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建立了标准规范统一、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类采办项目的定量化的风险评估方法。框架假设和风险评估工具具有从源头、主动、及早开展项目风险管理和在全过程对项目风险状况进行量化监控的特点,对加强我国当前及未来重大国防军工项目风险管理具有现实的重要的借鉴意义。</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