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独家: 印度重建航天愿景:必要还是奢侈?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国外航天
261
0
2016-11-22 23:44:26
<p> 印度是早期投资航天技术并持续50多年的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航天计划的初衷与探索外空的其他一些国家有着根本的不同,印度政府一般采取为民众利益利用外空的立场,并开发国家航天基础设施,这是独立服务于推动平民福利计划的愿景。这一特别的立场最终创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航天计划,在上游具有自主研发航天、发射以及地面系统的能力,在下游具有研发具体民用项目(资源监控、气象、灾害管理等)的能力。</p><p> 在实现国家目标的公共部门中,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成功是其他部门无法相比的。随着几十年来任务的成功,政府在ISRO的航天预算上已打出组合投资拳,并在导航、星际探索以及国防通信项目上实现了多样化。</p><p> <strong>一、民用计划和航天进取精神</strong></p><p> 典型的印度模式航天计划总是围绕优化成本、优化项目进度以及纳税人资金回报的风险来进行,这使印度航天计划的结构基于印度国内的一家单一组织,在这一体系内创建研究机构来共同管理上游与下游的活动。因为由政府驱动的体系能够承受特定任务的失败,所以能用特殊方式将风险降至最低,但也几乎没有给予将上游或下游服务拓展到国内市场或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这是发达航天国家投资于强大结构性基础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强大的结构性基础也是避免印度纳税人的资金在国内循环的极好办法,并经由地方和全球市场中商业收入的补充渠道提高投资回报,其基础最初是由公共资金投资建立的。</p><p> 这样一个强大的组织结构基础在印度航天领域仍未完全建成。目前有500个行业为印度航天计划做出贡献,印度航天计划固有的问题是其严重依赖于国内订单,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并能在国际上输出技术。</p><p> 在这样的前提下,当前的印度航天计划管理者面临着几个关键的挑战,包括已有很好发射记录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系统的商业化、地理信息系统(GIS)下游服务的拓展,以及为太空“交钥匙”解决方案研发而进行的工业体系开发。考虑到印度航天计划的前景,随着在下一代运载火箭研发上的大规模投资,用于通信的“高吞吐量卫星”(HTS)的可能发展,航天探索计划的更新以及可能实施的载人航天计划,负责印度航天计划的领导层需要重建推动产业基础进步的愿景。对于常规性的航天任务,如遥感、通信、导航、国外卫星发射任务以及图像、分析等下游商业应用的发展,这样的举措有利于“交钥匙”工程类型的上游和下游业务的发展。</p><p> 既然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都存在独特的困难,那么可能需要制定不同类型的规则。在全球范围内,有几种发展模式可供考虑,包括从几种公私合营(PPP)形式,到创建一些示范项目,向地方企业作“交钥匙”工程式的技术转让。对于工业界参与到民用航天项目,有几项特定政策需要修订,这有助于实现新的目标,这些可能涉及带有特定下游应用放大效应的中小企业发展项目,和涉及装配、总装以及测试运载火箭和卫星等的经济特区(SEZs)的开发。</p><p> 印度政府最近承认,航天是“印度制造”活动有优势的行业,在吸引投资并促进印度关键领域发展上能发挥关键作用。然而,除了ISRO目前的技术转让与能力外,对航天所提供的促进相当模糊,并且没有提出具体构想。</p><p> <strong>二、军事航天路线图</strong></p><p> 印度国防部的国防技术路线图已公开了其天基成像与通信的需求,这些需求目前靠ISRO的能力和正建造的能力来满足。这份路线图固有的问题是,是否应为国家安全发布一项积极利用航天系统的政策。随着ISRO为印度海军所建造的专用通信卫星的发射,进一步证明了军队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核心问题仍是印度政府的立场,是否为军事行动积极推动成像、通信以及导航的应用,是否创建一个区分民用计划和军用计划的透明体系。</p><p> 印度的运载火箭系统中已存在这样的区别。印度政府为导弹技术发展而创立了独立的固体火箭计划,尽管卫星运载火箭-3(SLV-3)项目仍由ISRO管理。由于军事计划受到国际制裁的影响,所以在军民项目之间区分运载火箭和导弹系统的研发不可避免。需要认识到,鉴于卫星的双重用途能力,空间系统同样的军民区分没有得到政策制定者的充分考虑。</p><p> ISRO现在拥有从无源遥感(成像)到有源遥感(合成孔径雷达)、通信、导航以及其他科学任务在内的一系列卫星。在目前的模式中,正在考虑将这些双重用途卫星用于支持军队和作战行动。然而,从军事作战角度上看,这种资源共享的有效性支撑着军队的反应能力,从指挥链到获取数据,最后是数据分发到地面己方部队,而且,特定的几个国防情报运行无需置于民用航天计划的监管之下。随着2008年国防部一体化空间机构(Integrated Space Cell)的成立,军事航天指挥的情况有了较大进步。然而,军事航天愿景和政策缺乏清晰度,无法进一步支持印度军事航天运行的全面功能。</p><p> <strong>三、重建航天愿景</strong></p><p> 要考虑重建航天愿景的一些关键领域,包括:</p><p> 1)运载火箭系统:鼓励PPP模式和产业界更多参与,可能使印度利用PSLV火箭成功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与此同时,这会使ISRO集中于“
地球
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和其他先进运载火箭的研发与运行计划。</p><p> 2)航天器制造:基于“交钥匙”解决方案的航天器研发,使印度能够打开本土国防市场,并且使印度企业能够进入这一市场。这使得ISRO集中于带有复杂有效载荷特性的先进任务的研发,会使ISRO顺利过渡到行星际科学探索和载人航天飞行,也为印度工业提供了利用其较少的资本和运营环境的机会,使其在卫星研发国际市场上具有全球竞争力。</p><p> 3)航天器运行:一旦航天器的制造和运行按“交钥匙”模式成为完全的工业驱动力,对于航天器运行,工业基础的状况就变得关系重大,这其中也包括在印度次大陆上空非印度卫星的外购卫星运行的情况。</p><p> 4)地理信息系统:尽管印度产业界在信息技术(IT)领域已有巨大发展,并已在IT服务领域获得国际认可,但印度国内在推进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上极为有限。似乎下游产业在利用上游资源时,在定标结果之间缺乏匹配。印度国家先进研究院(NIAS)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使用和政策开展的一项研究指出了一些系统性问题,而且审计署(CAG)对ISRO 国家遥感中心的审计表明,ISRO所属的安得利公司(Antrix Corporation)缺乏数据的下游商业化。</p><p> 5)商业航天任务:随着一些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现货部件利用的成功,目前,有些企业开始进行天基数据分析和生产的商业航天业务 [例如:美国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s)以及司派尔公司(SPIRE)]。航天愿景的全面重建将为这样大胆开发和新颖的服务创造环境,否则在一个民用服务驱动计划下无法得到充分推动。</p><p> 6)建立国家航天法:印度的航天计划目前在几个大的服务方面靠宏观定义的航天政策运行,譬如通信卫星政策和遥感数据政策。一个全面的、国家层面的航天立法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的驱动下,更加透明地参与到航天活动中来。这可能涉及卫星运行的频段分配和数据政策方面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会有助于一个由企业家来投资和承担风险的体系的发展。</p><p> <strong>四、结论</strong></p><p> 重建印度航天愿景是必要的还是奢侈的,取决于战略动力,当前的印度政府想要融入国际社会,且ISRO自身路线图的透明使印度工业能够逐步在航天、发射系统以及在促进下游应用的拓展上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由于印度航天计划的成功获得了国际认可,所以政府有巨大机会在一些全方位对外政策上搭顺风车,这对航天计划增加了一个支撑点。这种推动作用已有一些迹象,过去10个月中,印度与几个国家签署了协议,在航天委员会中包括外交部长都步调一致。</p><p> 信任、机会、透明度以及鼓励,是在航天体系内带来系统性改变的关键。有必要引导印度智库和有名的机构承担在航天领域内链接经济、政治及技术前沿的系统性研究,并由航天部提出可能的实施建议。印度航天愿景的重建取决于决策者转移内部关系的界限,并为在全球航天业中建立强大的印度品牌开创希望。</p><p> 作者纳拉扬普·拉萨德(Narayan Prasad):Dhruva Space公司的创建者之一,该公司是2012年在班加罗尔成立的新型航天公司,旨在引领印度的“交钥匙”卫星研发行业。他是法国国际交流人员接待管理中心(EGIDE)访问学者,欧盟Erasmus Mundus奖学金航天硕士,目前在为一场新型航天变革对印度的技术、经济以及政策模型进行分析。</p><p> 另一名作者普拉提普·巴苏(Prateep Basu):北方天空研究机构的一名分析师,曾在ISRO所属的Antrix Corporation公司工作。他毕业于国际航天学院和印度航天科技学院,广泛致力于印度之外全球可缩放的航天企业结构方程模型(SME)的研发。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