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天基对地观测,至2023年市场预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325
0
2016-11-22 23:45:16
<p> 2014年10月,欧洲咨询公司发布了最新版《天基对地观测,至2023年市场预测》报告,这是该公司天基对地观测市场预测报告的第七版。报告指出,未来10年(2014-2023年),各国政府和商业公司将发射约353颗对地观测卫星,是过去10年发射总数的2倍。对应的卫星制造业收入将达到360亿美元,与过去10年相比增长85%。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和商业公司将在未来10年内拥有对地观测卫星系统,41个国家将在2022年前发射首颗对地观测卫星。</p><p> 各国政府对于对地观测产业的投入不断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一直是各航天国家政府航天开支的重头之一。私营部门的不断涌现以及专有系统的商业化,也在促进对地观测产业的不断扩展。许多新的公司崭露头角,如美国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已经发射了首颗对地观测卫星,并且有望在未来10年进军商业气象和环境监测领域。这些新兴力量的加入,有望降低数据和服务的价格,以及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存在着对于整个市场的潜在干扰风险。</p><p> 尽管近年来由于美国国防对商业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需求趋于稳定,造成全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放缓,但对地观测的解决方案和手段却蓬勃发展,更加多种多样。2013年,全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收入达到15亿美元,相对于2012年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显示了对地观测产业正逐渐走出美国政府消减经费的影响。</p><p> 新兴项目的卫星发射将成为制造业市场的增长部分。在2004-2013年,这些项目为整个对地观测制造业市场带来了19亿美元的收入,而预计2013-2023年间,这一收入将增长到44亿美元。</p><p> <strong>天基对地观测的战略问题与预测</strong></p><p> 过去10年,全球共发射162颗对地观测卫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商业销售数据需求各不相同,绝大部分的商业数据销售收入来自甚高分辨率光学数据。对地观测产业仍然无法摆脱对政府的依赖。</p><p> 政策法规影响着天基对地观测产业的发展。在美国主导下,业界寻求更宽松的对地观测解决方案限制。大型对地观测项目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12家企业与高校获得了运营商业对地观测卫星的许可,准备发射商业卫星。私营公司开展气象服务获得新的资金支持。欧盟倡导欧洲通用图像立法受挫。数据政策影响着天基对地观测产业,不同的数据政策适用于不同的卫星或者不同类型的终端用户。免费数据对天基对地观测产业造成了影响。</p><p> 天基对地观测产业的主要机遇和风险是:①全球动荡不安的局面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商业对地观测数据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②航空手段特别是无人机的应用,作为卫星解决方案以外的遥感选择,可能会与天基对地观测数据形成竞争。</p><p> 在商业对地观测数据的价格战略方面,卫星能力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数据的价格。数据价格呈现差异化,并且随时间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部门尝试采购商业对地观测数据。</p><p> 新兴市场为对地观测卫星制造和商业数据销售提供了新机遇。出口政策的放宽带来更多机遇。卫星研制成本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卫星发射成为了全球对地观测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商业数据市场仍充满活力。</p><p> <strong></strong></p><p> <strong>天基对地观测产业</strong></p><p> <strong></strong></p><p> <strong>1.对地观测卫星产业继续保持增长</strong></p><p> 未来10年,全球对地观测卫星制造收入预计增长85%,处于领先地位的卫星主承包商集中于少数航天大国。对地观测卫星数量将增长1倍,预算压力导致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对地观测任务更受青睐。</p><p> 具备对地观测卫星集成能力的国家数量继续增加,新兴市场为对地观测卫星制造商提供了新的机遇。技术转让计划是新兴国家获取对地观测能力的主要手段。新兴对地观测卫星制造商通过与成熟制造商的合作,获取对地观测卫星的专业研制技术。新兴对地观测卫星项目为新兴卫星制造商业务的增长提供了支持。</p><p> 未来10年,北美市场的订单收入增长40%;欧洲制造业收入将增长117%;亚洲卫星制造商获得的对地观测卫星出口合同正逐步增加;独联体国家、韩国、日本和印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未来10年,中国的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数量将有所增长,预计将发射58颗。</p><p> 未来10年,气象卫星制造业的收入预计将增长115%。欧洲将超过美国成为气象服务领域的最大提供者,主要气象卫星制造商的收入与本国气象卫星项目紧密相关。</p><p> <strong>2.未来10年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收入</strong></p><p> 新兴和商业对地观测项目可能面临发射能力瓶颈,但发射收入仍将增长至89亿美元。未来10年,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服务收入主要受本国需求的推动。美国制裁对于俄罗斯发射市场的影响仍未可知。</p><p> <strong></strong></p><p> <strong>3.遥感数据销售收入</strong></p><p> 2013年,全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销售收入达到15亿美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供应不断调整,日趋多样化;终端用户结合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分发渠道;军用、国防需求仍然是商业对地观测数据销售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业界的资金投入仍保持稳定。</p><p> <strong>4.传统商业对地观测卫星运营商</strong></p><p> 报告研究了包括数字
地球
公司(Digital Globe)、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m)、麦克唐纳-德特威勒联合公司(MDA)、成像卫星公司(ImageSat)、快眼公司(RapidEye)、德莫斯成像公司(Deimos Imaging)和灾害监测星座国际成像公司(DMCii)等商业对地观测卫星运营商的概况和有关财务数据。</p><p> <strong>5.新的卫星运营商对现有商业模式构成挑战</strong></p><p> Skybox公司和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s)计划部署大规模微小卫星星座,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大胆尝试商业模式创新。</p><p>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计划发射“看”(俄语Smotr)太空监测与绘图星座。两家美国公司持有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运营许可证。美国GeoMetWatch(GMW)、GeoOptics和Planet IQ公司提出商业气象/环境数据计划。</p><p> <strong>6.增值服务和数据分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strong></p><p> 商业对地观测卫星运营商重点关注本国市场的业务扩展;分销商通常可提供更广泛的地理信息服务;在线图像库可直接向商业用户交付数据;数据供应链内的不同参与者均可提供增值服务。</p><p> <strong>7.各国政府2013年民用对地观测项目投资</strong></p><p> 2013年,全球对地观测的民用政府投资达到了87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了13%,这已经是第8个投资增长年。美国继续实施对地观测任务,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全球降雨观测-核心观测台”(GPM-Core)卫星和轨道碳观测-2(OCO-2)卫星,同时正筹备2015年“土壤湿度主被动”(SMAP)卫星的发射(编者注:该星已于2015年1月31日发射)。</p><p> 欧洲对民用对地观测项目的投资约合16亿美元。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欧洲解决了“哥白尼”(Copernicus)计划的管理和经费问题。欧洲航天局(ESA)仅保留了有限的数据获取能力。</p><p> 欧洲各国从不同方向推进本国的对地观测项目,并各具特点。俄罗斯虽然一再遭遇发射延期,但仍在积极扩展民用对地观测系统的规模,重启本国天基对地观测计划,重点关注自然资源与灾害监测领域;法国政府在“昴宿星”(Pleiades)发射之后,降低了民用对地观测预算;意大利批准为第二代商业发射“地中海盆地观测小卫星座”(COSMO-Skymed)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德国利用发展军事系统的契机,间接推进民用对地观测项目的发展,并拓展天基雷达以外的对地观测手段。</p><p> 亚洲国家优先发展本国覆盖能力。中国发射新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日本开发全球环境与灾害预防任务;印度计划发展商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韩国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本国对地观测能力。</p><p> 南美各国民用对地观测计划快速发展,并在满足运行要求的同时高度关注项目的自主性。巴西通过本国计划和国际合作逐步提升对地观测技术水平;阿根廷通过国际合作,扩展民用对地观测计划。</p><p> 加拿大发展“雷达卫星星座任务”(RCM)星座,将增强加拿大的SAR数据收集能力。</p><p> <strong>8.气象卫星投入由少数国家主导</strong></p><p> 领先的气象机构发展新的GEO和LEO卫星项目,实现气象卫星系统的升级换代,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考虑解决极轨气象卫星数据可能面临断档的危机;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继续卫星更新换代工作,并加强与“哥白尼”计划的联系。除美国和欧洲之外,全球还有9个国家正在新建或补充其气象卫星系统。</p><p> <strong></strong></p><p> <strong>对地观测应用领域与区域需求</strong></p><p> <strong>1.各应用领域的需求</strong></p><p> 2013年是全球对地观测的民用政府投资的第8个投资增长年。尽管美国政府削减了国防经费,但国防领域仍然是对地观测市场最大的部分。另外,对地观测解决方案向多样化发展,不同类型的用户需要不同的对地观测解决方案。</p><p> (1)国防领域</p><p> 目前,国防应用仍是商业对地观测数据市场最重要的领域。对地观测数据可同时支持图像情报(IMINT)和地理空间情报(GEOINT)应用。国防领域的数据需求主要集中于高分辨率、高精度数据。直接访问卫星的商业模式在国防用户中获得成功。</p><p> (2)基础设施和工程领域</p><p> 2013年,基础设施和工程领域的对地观测数据销售收入达到1.4亿美元。该领域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光学数据覆盖了基础设施和工程领域的多个应用方向,从事该领域的公共机构和私营用户倾向于合作开展工作,增大需求。</p><p> (3)自然资源监测领域</p><p> 新的对地观测卫星星座的部署将促进自然资源监测应用的发展,多种自然资源监测应用均以环境变化监测为基础,各级政府民用机构是自然资源监测领域的主要用户。</p><p> (4)能源领域</p><p> 能源领域的对地观测数据需求持续走高,各类能源应用均需要大量的特殊信息支持,使得传统的对地观测市场继续发生演变和技术创新。在商业用户的引领之下,能源领域的对地观测应用不断深化,并可覆盖用户的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与其他领域不同,能源领域用户以私营企业为主。</p><p> (5)位置服务领域</p><p> 对地观测数据在基于位置服务(LBS)领域的使用需求大幅增长,位置服务智能应用不断涌现,终端用户呈现多样化。对地观测基于位置服务的特点是需要高分辨率和低重访率。B2B(商家对商家)和B2C(商家对客户)应用是基于位置服务领域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p><p> (6)海事领域</p><p> 利用雷达数据进行海洋监视是商业对地观测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船舶跟踪与监视正形成一项正式业务。政府和民用安全用户主导了海洋监视市场。日益增长的全球海运业务推动了对地观测数据在海事领域的广泛应用。</p><p> (7)灾害管理领域</p><p> 尽管灾害管理领域对地观测数据的销售量在商业数据总体销售收入中的比例较低,但仍是对地观测非常重要的应用之一。天基对地观测的辅助作用在灾害管理的全周期内均有所体现,特别是能够及时交付的高分辨率数据对于灾害管理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在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之下,通过专用渠道进行分发的商业对地观测数据已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灾害管理要求。</p><p> (8)环境监测领域</p><p> 目前,环境监测领域的投资相对不足,但是该领域也是对地观测数据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其主要用户是政府和科研机构。各种不同的遥感器满足了广泛的科学需求。气候变化是促使科研机构进行环境监测的主要因素。</p><p> <strong>2.各地区市场的需求</strong></p><p> 略</p><p> (本文为节选,全部内容请参阅《卫星应用》杂志。)</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