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独家:贝索斯的火箭进入了太空而非轨道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453
0
2016-11-22 23:46:59
<p> 中国太空网讯:杰夫·贝索斯的航天公司蓝色起源刚刚发射了自家的旗舰级火箭New Shepard并完成回收。火箭升至100公里高度并成功垂直降落地面。这是该公司在制造可重复发射火箭任务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任务最终目标是搭载六名乘客进入太空并让火箭及太空舱安全返回。</p><p> 针对贝索斯Twitter上发布的成功宣告,埃隆·马斯克回应坚决捍卫自家公司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先进性,看来这一壮举引发了不少疑惑,包括一些质问,那便让我们探讨一番下面几个问题。</p><p> 哪里算太空?</p><p>
地球
大气层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但不存在空气密度突然降为零的某个点,即便到了国际空间站的高度,还会有一点稀薄的空气造成一点点阻力。</p><p> 那么,去到哪里才算“太空”?NASA认为人类到达80公里以上高度就算宇航员,可我个人认为把边界设为100公里更合适。在100公里高度处,都有足够空气使得飞机飞行,当然,为了在如此稀薄的空气中得到升力,你得飞快点儿。在这一高度飞行所需的速度甚至比在轨道运行还得快,因此,还不如干脆把飞机弄轨道得了。</p><p> “太空”和“轨道”有哪些区别?</p><p> 首先要弄清楚,New Shepard是上去,然后再下来,其他航天器(如SpaceX的龙飞船)是上去,进入轨道,然后再下来。那么区别在哪?</p><p> 区别可大了。进入低地球轨道可不单意味着高度有所增加而已,航天器必须显著提速以进入轨道运动,可不是一句“速度快”就能了事。</p><p> 如果想送航天器进入低地球轨道(像国际空间站一样),需要能量一方面转化为重力势能让它升的更高,另一方面提供动能让它跑得更快。入轨所需的能量有89%转化为动能,仅有11%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进入轨道比进入太空可要难多了。</p><p> 宇航员会失重吗?</p><p> 通常认为宇航员会失重,因为他们身处太空。但这是不对的。事实上,他们没有完全失重——只是有失重的感觉。如果用数字说话,可以发现在轨道上所受的重力是地面的90%左右。所以,没错,空间是存在重力的。正是重力使得宇航员(以及航天器)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没有了重力宇航员将沿着一条直线被甩飞出去。</p><p> 那为何他们会有失重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对加速度的感知和对重力的感知相似,如果一个人在重力方向受到与重力大小相同的加速度,那他就会有失重的感觉。这就是某些游乐园“跳楼机”的原理,同理在电梯加速下行时的感觉也很奇妙。</p><p> 当火箭发动机关闭时,New Shepard的乘客开始出现失重的感觉。只要太空舱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他们就会有失重感(即便是朝上运动)。据蓝色起源公司表示,失重体验将持续4分钟,足够乘客吓尿吓吐(最起码换我会这样)。</p><p> 这一航天器必须经过再入阶段吗?</p><p> 如果将“再入”定义为“从太空前往非太空”,那答案是肯定的—— New Shepard就是这么设计的。不过,此“再入”非彼“再入”,跟航天器从轨道返回地球可一点儿不沾边。进入轨道意味着大幅提速,脱出轨道则意味着大幅减速,通常会借助空气阻力减速而非使用火箭助推。这就面临一个难题——高温。航天器前端压缩空气会令航天器变热发烫,因此隔热层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航天器不在大气层中灰飞烟灭。幸运的是,New Shepard完全不必面临这种烦恼。</p><p> 这算太空旅游吗?</p><p> 去法国呆4分钟算旅游吗?那么,换做去空间里呆4分钟呢?当然,这可以看做是一次擦边的太空旅行,但如果我是游客,我会希望时间能长点儿。(Rhett Allain ,东南路易斯安那大学物理系副教授)</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