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印度航天发展战略一瞥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国外航天
258
0
2016-11-22 23:47:19
<p> 印度航天活动的开展是以印度航天部制定的五年规划为指导,但还缺乏一套顶层的国家航天政策和系统、长期的航天发展规划。2014年,印度按计划稳步推进《“十二五”航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寓军于民、军民两用、工业参与、商业化、国际合作等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不断地加大航天投入,在应用卫星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航天技术开始向各个领域扩展,覆盖了运载火箭、空间科学、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和
火星
探测各个领域,全方位提升其航天竞争力。</p><p> <strong>1 印度航天“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strong></p><p> 在空间探测领域,印度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火星探测正式纳入国家航天发展规划,提出在2013~2014年开展火星探测。2014年9月,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使得印度成为首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亚洲国家,完成了印度“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里程碑。</p><p> 在空间运输领域,印度提出要增强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采取适当的外包策略,确保运载火箭的生产,增强运载火箭基础设施。2014年1月,印度装有国产低温(液氢、液氧)发动机的“
地球
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地球静止卫星-14通信卫星,使印度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之后,全球第6个拥有自主火箭设计、制造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能力的国家。目前,印度正在加速研发能将4000~5000kg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MK3重型火箭,已于2014年12月成功进行了该型火箭的亚轨道飞行试验,为大幅提升印度进入空间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在导航卫星领域,印度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独立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完成星座建设。到2015年3月底,印度已发射了4颗导航卫星并都在轨运行,为其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p><p> 在商业航天领域,印度根据既定的工业参与政策,鼓励印度工业界参与印度航天活动,并促进航天技术转化。目前已有500多家大中小型工业企业承担了印度航天项目的生产工作,今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p><p> 在国际合作领域,印度采取了多途径、多维度的合作方式,通过有效载荷搭载、卫星数据共享、整星购买、联合研制和提供商业发射等各种途径,在卫星研制、卫星应用、空间科学、空间探索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国际合作。2014年6月30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以“1箭6星”方式发射了6颗外国卫星,成为印度2014年商业航天活动的最大亮点。截至目前,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已经发射40颗外国卫星。印度凭借其低廉的发射成本、可靠的发射性能以及良好的航天国际合作关系,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p><p> 印度寓军于民、军民两用的军事航天政策正逐步向发展独立的军事航天转换。2008年6月印度“一体化航天机构”(ISC)的成立标志着印度整合国内航天资源,加速发展军事航天力量。根据印度“一体化航天机构”2013年发布的印度武装部队未来15年《技术展望和能力路线图》,印度近期正在推进Ka频段卫星通信、星载数据处理技术、低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小卫星通信星座等计划。同时,作为路线图的一部分,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正研发一种能跨境侦查的电子侦察卫星。</p><p> <strong>2印度航天发展战略的最新调整</strong></p><p> 航天预算持续增加,新一届政府的重点仍集中在以应用为导向的航天计划</p><p> 印度2014-2015财年航天预算为720亿卢比(约为12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6.5%,航天预算的重点仍旧是空间运输、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p><p> 在运载火箭领域,印度运载火箭预算在航天预算中占据的份额最大,为260亿卢比(约合4.3亿美元),将用于新型火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MK3、新型液体燃料发动机研制以及“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发射。目前印度重型通信卫星均由欧洲阿里安-5火箭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MK3研制成功将可使印度通信卫星的发射成本下降40%~50%,并进军国际发射服务市场。</p><p> 在人造卫星领域,2014-2015财年印度在该领域预算为100亿卢比(约合1.7亿美元),包括“地理成像卫星”、资源卫星-2A、制图卫星系列和海洋卫星-3和1颗先进通信卫星的研制(地球静止卫星-11)以及从国外采购1颗高吞吐量卫星,该项目为外国供应商提供了敲开印度通信卫星市场的机会。</p><p> 在空间探测领域,印度宣布将在2017-2020年独立开展第2个月球探测任务,比最初宣布的2010年延迟了近10年。2014-2015财年在月球探测领域的预算为1000万美元,这一投资规模表明,印度第2个月球探测计划目前还没有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继2014年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之后,印度宣布将在2016年进行第2个火星探测任务,2014-2015财年在火星探测领域的预算为1300万美元。</p><p> 在载人航天领域,虽然2014年印度在低温发动机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验证了载人飞船乘员舱再入技术,各大媒体也竞相讨论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但近年来印度载人航天计划的预算基本保持稳定,2014-2015财年在载人航天方面的投入仅为300万美元,印度载人航天计划仍然属于小投入的低成本计划,近期将没有重大举措。</p><p> 从2014-2015财年印度航天预算的分配情况可以看出,印度新一届政府航天发展的重点仍集中在以应用为导向的航天项目,并向关乎国家声望和国际影响的空间科学和空间探测方向扩展。</p><p> <strong></strong></p><p> <strong>国防生产政策进行重大变革,私营企业将更多地参与印度航天项目</strong></p><p> 2014年,印度在国防生产政策方面进行了重大变革。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部(DIPP)2014年1月宣布,将需要强制生产许可证的国防产品减少了60%。按照改变后的政策,生产某些国防产品可以不再需要向国防部申请许可证,只需进行程序审批就可进行生产。这也是印度政府推动国内国防生产基础发展的第一个重要举措,印度的私有企业可以此为契机,更多地参与国防产品的制造。在此基础上,2014年8月,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部发布通告,强调了以提升本土工业基础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改革方案,在确保印度政府拥有防务公司所有权的同时,鼓励外国的投资。新的政策将国防制造企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比例从之前的26%上限提高到49%,并简化了外国直接投资审批流程。</p><p> 根据该政策,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目前正在制定一套公私合营的业务发展模式,将私有企业引入航天,使工业企业更多地参与航天项目,扩展国家的整体航天能力,一方面满足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通过将航天器制造转向商业航天领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未来将更专注于航天核心和前沿领域的研究,从而建立良好的航天生态系统。</p><p> <strong>建立一体化天战体系,小型化卫星和反卫星武器将成为印度军事航天发展方向</strong></p><p> 根据《印度空军2020现代化计划》,印度空军正面临着向“空天部队”的转型,将建设集卫星通信、导航、情报监视与侦察、目标打击、导弹预警、大地测量等功能于一体的天战体系,将作战范围由空气空间拓展至外层空间。</p><p> 根据“一体化航天机构”发布的《印度武装部队未来15年技术展望和能力路线图》,小型化卫星和反卫星武器将成为印度军事航天力量发展的方向,印度将进一步探索微、纳卫星的军事应用,并建设基于卫星的高数据率和宽带通信系统,提供印度洋区域的广泛覆盖。小型、网络化的卫星将扩展印度军方的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能力。同时针对反卫星武器,探索一种用于主动卫星防御的“看门狗卫星”方案。新的军事卫星计划将满足数据密集型现代化武器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p><p> <strong>进一步放宽卫星运营商外资所有权限制,推动印度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strong></p><p> 印度航天部于1997年颁布了《印度卫星通信政策框架》,并于2000年颁布了《卫星通信政策的规范、准则和执行流程》,制定了卫星通信政策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p><p> 根据现有政策,在卫星运营和卫星通信服务领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Antrix公司拥有在印度租售卫星转发器带宽的准垄断权。尽管印度运营商在本国市场中享有高度的政策优势,但印度本国的卫星容量却只能满足当前印度商业卫星容量需求中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容量均由国际卫星运营商提供。印度现行的卫星通信政策包括:所有Ku频段转发器租赁业务都必须经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Antrix公司转租;卫星运营商的外资比例不能超过74%,且必须获得印度相关部门的运行许可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卫星通信市场的增长。政策方面的限制和卫星容量的短缺是印度卫星通信市场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印度航天部正与电信部门磋商,将尽快调整已运行17年的卫星通信政策,新版政策有可能会进一步放宽外资所有权的规定,帮助吸引外国资本,建立和运行商业卫星通信网络。另外,新的卫星通信政策还有望加强安全规则,鼓励建立通信监测系统来跟踪卫星通信流量,并有可能出台印度卫星运营公司租用国外卫星轨位的相关规定。</p><p> <strong>3印度航天战略的未来发展动向</strong></p><p> 随着印度航天工业全方位的发展,印度正酝酿出台一套综合的印度国家航天政策,明确国家航天发展目标;制定长期航天发展计划,建立系统、可持续的空间探索和载人航天计划;明确以参与重大空间探索任务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目标的国际合作战略。随着印度空间资产数量的日益增多,空间安全将引起印度政府的关注,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建设将有望纳入未来计划。</p><p> 印度的航天工业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国家投资,随着印度政府鼓励私有企业更多地参与航天项目,政府未来有可能出台一系列风险管理和激励政策鼓励公私合营,进一步促进印度商业航天工业的健康发展。</p><p> <strong>……</strong></p><p> 上文选自《国际太空》,如需详情请查阅该期刊。</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