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去任务化”: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勇敢尝试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23
0
2016-11-22 23:50:21
<p> 从2015年3月到2016年1月16日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11个月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十战十捷。有人形象地将“长三甲”称为我国在役火箭中的“劳模”。</p><p> <br></p><p> <section label="powered by 135editor.com"><section data-id="49"><section data-color="rgb(0, 187, 236)"><p placeholder="请输入标题"> <strong>71次:单一型号史上发射最多</strong></p></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 <br></p><p> 截至目前,长三甲系列火箭共实施了71次发射,堪称我国“单一型号史上发射最多次”的火箭。</p><p> <br></p><p> 据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介绍,该系列火箭经历了能力形成、提升和拓展三个发展阶段。尤其是去年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原来的三级火箭升级为四级火箭,我国首次使用上面级直接入轨技术发射中高轨卫星以来,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正式迎来了其发展的“3.0时代”。</p><p> <br></p><p> 姜杰透露:“我们的任务非常饱满。”预计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还将以平均每年近10发的量级执行发射任务。</p><p align="center">
<br></p><p> 长三乙火箭吊装 史啸 摄</p></section><section data-id="49"><section data-color="rgb(0, 187, 236)"><p placeholder="请输入标题"><br></p><p placeholder="请输入标题"><strong>高密度大考让火箭性能更稳定</strong></p></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p> <br></p><p> 从2006年开始,长三甲系列火箭开始进入“高密度”发射期。而随着高密度发射的到来,火箭的表现也更加成熟稳定。</p><p> <br></p><p> 据长三甲系列火箭型号办副主任覃艺介绍,从2006年开始,该系列火箭在总装测试过程和进入发射场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呈逐年递减的趋势。</p><p> <br></p><p> “此次用于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的长三乙运载火箭,在进入发射场后一个质量问题都没有发生。”覃艺说。</p><p> <br></p><p> 为了保持长三甲系列火箭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的稳定性,型号管理过程要求越来越严苛。</p><p> <br></p><p> 通过一次次的创新完善,长三甲系列火箭和它的研制团队在为自己减负增效的同时,也愈加成熟自信。</p><p> <br></p><p> <section label="powered by 135editor.com"><section data-id="49"><section data-color="rgb(0, 187, 236)"><p placeholder="请输入标题"> <strong>从“私人订制”到“去任务化”</strong></p></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 <br></p><p> 高密度发射情况下,整个长三甲火箭研制团队都处于繁忙紧张的工作状态中,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的生活节奏也是如此,他曾3天之内两次往返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如何寻求更加快捷有效的研制方式,成为这支队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p><p> <br></p><p> 于是,“去任务化”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相比于之前的“定制化方式”,“去任务化”有其鲜明的特点。</p><p> <br></p><p align="center">
<br>
<br></p><p> <br></p><p> “去任务化”将为火箭研发带来很多益处,使火箭产品技术状态更加受控、产品质量稳定性更高、火箭承制单位生产效率更高、火箭适应任务调整的能力更强、火箭生产计划不再受发射任务经费调整的影响等。</p><p> <br></p><p> 事实上,目前长三甲系列火箭的研制团队已经开始着手推动这一概念的落地,并列出了大致的时间表。</p><p> <br></p><p> 据了解,今年年底,“长三甲”箭上零部件、单机级产品将实现通用化组批生产;3年内,“长三甲”将实现系统级、整箭级的通用化组批生产;到2018年,“长三甲”将力争实现全箭“去任务化”的目标。</p><p> <br></p><p> 虽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征途上还需要跨过三道“门槛”——对现有型号研制生产管理模式进行颠覆式的调整、火箭承制单位的科研生产计划管理和组织管理需要调整适应、上级单位和用户要适应这种工作模式,但姜杰义无反顾地表示:“长三甲系列火箭刚刚步入‘青壮年’,要想走得更稳、更好,就需要这种敢于尝试的勇气。”</p></section></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