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2015年全球导航卫星发展回顾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449
0
2016-11-22 23:53:33
<p> 2015年,全球共进行导航卫星发射10次,成功10次,共计13颗导航卫星。其中,美国3次,成功发射全球定位系统-2F(GPS-2F)卫星3颗;欧洲3次,成功发射“伽利略-全运行能力”(Galileo-FOC)卫星6颗;中国3次,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4颗;印度1次,成功发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卫星1颗。截至2015年12月31日,国外在轨运行导航卫星77颗。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55颗,其中,美国GPS系统31颗,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23颗,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1颗(主要提供GPS增强服务)。</p><p> 截至2015年底,全球只有GPS、GLONASS和“北斗”区域导航系统投入全面运行服务,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服务,并可为GPS、GLONASS、“北斗”双模、多模用户提供高于单系统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日本QZSS可提供GPS增强服务,其自主导航信号尚不能单独提供服务。</p><p> <strong>一、美国 </strong></p><p> 2015年,美国继续保持GPS系统运行与服务的稳定,持续加快GPS系统星座的更新步伐,成功发射3颗GPS-2F卫星,计划于2016年初完成全部12颗GPS-2F卫星的部署,2017年前使M码军用信号、L2C和L5码民用信号投入使用;同时,美国空军(USAF)已经完成了GPS现代化计划的调整,该计划至少将持续至2033年。</p><p align="center">
</p><p> 2015年全球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情况(按国家统计)</p><p align="center">
</p><p> 截至2015年底国外导航卫星在轨数量(按国家统计)</p><p> <strong>GPS系统最新发展</strong></p><p> 目前,GPS系统空间段采用的27轨位基线扩展星座,由分布在6个轨道面的27颗卫星组成,其轨道高度20200km,倾角55°。目前在轨工作卫星数量31颗,空间信号用户定位误差1.6m,授时精度20ns。</p><p> 截至2015年底,GPS系统已经发展了2代6个型号卫星,至2016年初,美国空军将完成第二代GPS卫星最后一个型号——GPS-2F卫星全部12颗卫星的发射,第三代GPS-3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p><p> 目前,美国正在发展第三代GPS系统,至2015年底,洛马公司与其合作伙伴ITT公司完成了首颗GPS-3卫星核心模块的匹配和任务数据单元软件的审定,整星的热真空试验也已于2015年秋季启动,计划于2016年9月具备初始发射条件。然而,由于新一代“运行控制系统”(OCX)的拖延,GPS运行控制系统在2018年前才能具备支持GPS-3卫星运行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首颗GPS-3卫星能够在2016年或2017年发射,却不能投入正常运行。因此,GPS-3卫星与OCX的拖延已经对GPS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构成了潜在威胁。</p><p align="center">
</p><p> GPS-3A卫星在轨飞行示意图</p><p> 完成“体系结构演进计划”(AEP)后的GPS系统地面控制段由2部分组成,即AEP系统和“发射、入轨、异常情况处理与运行处置”(LADO)系统。在GPS系统运行控制段中,AEP和LADO具有不同的功能,执行不同的任务。</p><p> AEP的组成与功能:</p><p> 1)完成最多31颗GPS工作卫星的指挥、控制等运行管理工作;</p><p> 2)1个主控站+1个备份主控站;</p><p> 3)4副专用地面上行天线+8副美国空军卫星控制网的上行天线;</p><p> 4)6个专用监测站+10个隶属于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的监测站。</p><p> LADO的主要功能与任务:</p><p> 1)利用美国空军的卫星控制网进行除工作卫星外其他GPS系统在轨卫星的指挥与控制管理;</p><p> 2)在轨卫星异常情况处置;</p><p> 3)卫星发射与发射后卫星的管理;</p><p> 4)卫星寿命终结时的处置操作。</p><p> 由于OCX系统研发的拖延,至2015年底,GPS系统运行控制段尚不具备GPS-3卫星发射和运行管理能力。因此,在完成运行控制段OCX第1阶段(OCX Block0)的改进之前,美国空军不具有发射、管理GPS-3卫星的能力。</p><p> <strong>国空军GPS系统未来的更新、补充计划</strong></p><p> 2015年2月,美国空军向众议院国防委员会提交了题为《GPS系统星座更新、补充》的报告,从卫星与运载火箭采购、2014年与2015年计划的对比、在轨卫星状态、发射计划的确定等多个方面回答了国会国防委员会提出的质询,以消除其对保证GPS系统可用性与可持续性的疑虑。</p><p> <strong>(1)GPS卫星与运载火箭的采购计划</strong></p><p> 美国空军已经签署了8颗GPS-3卫星的采购合同,此外第9、10两颗卫星的采购方案已经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准,第11~32颗GPS-3卫星的采购活动计划于2016年初启动,首先开展设计成熟度审查与风险降低活动,研发合同的授出时间为2018年。依据已经签署的采购合同,第1~8颗GPS-3卫星将分别在2016-2020年间具备初始发射能力。</p><p> 由于GPS-3卫星与OCX研发的拖延,美国空军于2015年调整了GPS-3卫星的采购计划。美国空军认为:维持一个可承受、可持续的星座,要求在具有可承受性、可持续性的更新、补充策略与稳定的卫星生产线之间取得平衡。维持GPS系统星座要以星座的需求为依据,保持卫星采购的持续性,同时保有卫星的高速生产能力。生产速度的调整,应寻求最大生产能力储备与初期卫星最小储存成本之间的平衡。虽然2014财年的计划有利于降低近期成本,但长远来看,新的生产计划可使GPS系统星座的维持具有更好的可承受性与可持续性。</p><p> 原(2014财年)采购计划:2015年2颗(从第9颗GPS-3卫星开始),2016财年2颗,2017财年3颗,2018财年3颗。</p><p> 新(2015财年修订后的)采购计划:2015财年1颗(从第9颗GPS-3卫星开始),2016财年1颗,2017财年3颗,2018财年3颗。</p><p> 对比2014、2015财年的采购计划,显然美国空军放慢了GPS-3卫星的采购步伐,2015-2018年间的卫星采购数量从2014财年的10颗减少至2015财年的8颗,显然这将对未来GPS系统星座的更新、补充构成影响,这也是引发美国国会、GPS应用团体广泛担忧的重要原因。</p><p align="center">
</p><p> 2014、2015财年GPS-3卫星采购计划对比</p><p> 与之相反,美国空军却对保证未来GPS系统的可用性与可持续性充满了信心。美国空军认为:根据GPS系统在轨卫星的健康状态、卫星在轨延寿技术的使用和新卫星的补充发射等,美国空军完全可以满足未来GPS系统可用性的要求。</p><p> 美国空军认为:首先,2014年11月19日,GPS系统星座中至少有30颗在轨卫星处于健康状态,且另有1颗刚刚发射的GPS-2F卫星完成检测后,即可投入运行,使健康卫星数量达到31颗;其次,2015-2016年,美国空军将完成剩余4颗GPS-2F卫星的发射,可替换星座中超期服役的GPS-2A卫星,继续改善GPS系统星座的状态;第三,通过改进电池充电方法,可使18颗在轨运行的GPS-2R和2RM卫星分别至少延长1~2年,进一步改善GPS系统空间星座的状态;最后,未来美国空军将利用GPS-3卫星替换星座中的GPS-2R和2RM卫星,从而解决GPS星座面临的中、长期风险。</p><p> 按照上述设想,GPS现代化计划将实施至2033年,即完成最后一颗GPS-3C卫星的发射,保证GPS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p><p> <strong>(2)卫星研发与发射进度拖延的风险</strong></p><p> 美国空军认为,GPS系统卫星研发与发射进度拖延的风险主要包括:首颗GPS-3卫星(SV01)交付、GPS-3空间系统运行人员任务准备、OCX计划关于现有卫星和GPS-3卫星控制部分的实施等3个方面拖延,且他们已经采取了措施,以降低上述风险。首先,利用综合基线计划管理,并重新配置解决技术问题的相关资源,美国空军正在降低GPS-3卫星研发与交付的风险;其次,美国空军已经修订了任务准备活动计划,确认了空间运行人员完成发射与检查任务准备的时间;第三,美国空军已经完成了现有卫星与新一代卫星(GPS-3)运行与维持备选方案的工程研究。在OCX尚未完成准备的条件下,美国空军确定了整个计划进度的关键节点,并启动了备选计划,修改了现有体系,在OCX全面投入运行前为系统运行提供支持。</p><p> 按照GPS标准定位服务性能规划(2008年版)的规定,GPS系统星座保持至少24颗运行卫星可用的概率在95%以上。美国空军的评估表明:GPS系统不能满足上述承诺与规定的功能,可用性的风险是较低的。除上述风险外,GPS系统星座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所有天基系统都要面对的,包括:在轨卫星的灾难性失效、发射失败和地面系统的脆弱性。为降低上述风险,使其处于较低水平,“星座维持评估团队”(CSAT)程序用于按需要提出更新、补充建议。目前,美国空军可通过执行GPS-2R和2RM卫星改进电池充电控制程序、2016财年前完成剩余GPS-2F卫星的发射、提供向GPS-3过渡稳健的星座需求的专家评估等手段,保持GPS系统24颗卫星可用概率为95%以上,使GPS系统健康地走向未来。</p><p> <strong>GPS-3卫星与OCX研发拖延导致成本大幅上升</strong></p><p> 虽然,美国空军对保证GPS系统服务的可用性和发展的可维持性充满信心,但是美国国会还是对GPS-3卫星和OCX研发的拖延和由此造成的成本上升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2015年3月,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发布的《国防采购:选定武器系统评估》报告指出:GPS-3卫星和OCX系统研发的拖延,使GPS系统现代化的投入不断增长,对GPS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均构成了潜在威胁。</p><p> 《国防采购:选定武器系统评估》报告表示:与2013财年相比,因计划拖延,2014财年GPS-3卫星和OCX的研发投入分别从44亿美元和35亿美元增长至49亿美元和41亿美元,即在过去的一年中,GPS-3卫星与OCX的投入增长了11亿美元,必将对GPS系统的未来发展构成影响。</p><p> 由于GPS-3卫星有效载荷研发遇到了重大问题(主要包括设计更改和内部信号干扰),导致首颗GPS-3卫星的交付时间至少已经推迟了28个月。而且首颗GPS-3卫星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全面改进,有可能产生新的拖延,从而进一步加大成本增长的风险。</p><p> 与GPS-3卫星的研发相比,OCX系统研发的拖延更为严重,其关键能力的交付时间已经推迟了4年。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调研表明:造成OCX计划严重拖延的主要原因包括计划调整、远高于预期的软件缺陷水平和由此造成的重大返工与代码增长。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对OCX技术复杂程度与工作量的认识不足或严重低估。</p><p> <strong>二、欧洲 </strong></p><p> Galileo系统是欧洲独立发展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Galileo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卫星分布在3个中
地球
轨道(MEO)上,轨道高度23600km,轨道倾角56°,轨道面间夹角120°,轨道周期14h4min,地面轨迹重复周期10天,每个轨道上部署9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2014、2015年Galileo系统发展计划对比图</p><p> <strong></strong></p><p> <strong>Galileo系统现状</strong></p><p> Galileo-FOC卫星首次发射部分失利后,2015年欧洲加快了Galileo系统的部署步伐,成功完成3次、6颗Galileo-FOC卫星的发射,并于2015年初完成了首次发射的2颗Galileo-FOC卫星的拯救工作,努力为2016年投入初始运行创造条件。</p><p> 目前,Galileo系统在轨卫星12颗,分别为4颗“伽利略-在轨验证”(Galileo-IOV)和8颗Galileo-FOC卫星。Galileo系统尚处于系统部署阶段,不提供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p><p> 2015年,欧洲航天局(ESA)发布了3个Galileo系统用户文件,标志着Galileo系统信号与服务定义工作持续推进,包括:2015年4月发布《Galileo系统NeQuick电离层修正模型》1.1版、2015年9月发布《Galileo系统开放服务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1.2版和《Galileo系统空间信号运行状态定义》1.2版。</p><p> <strong>Galileo发展计划调整</strong></p><p> 2014年Galileo-IOV卫星首次发射的失利与后续发射活动的推迟,对Galileo系统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同时,按Galileo系统的定义,其空间星座由30颗卫星组成,而目前欧洲仅完成了26颗Galileo卫星的采购,尚不能满足Galileo系统投入全面运行的要求。</p><p> 为此,2015年欧洲再次调整了Galileo系统的发展计划,系统投入全面运行的时间从2014年计划中的2018年,推迟为2015年计划中的2020年。</p><p> 对比2014年、2015年的Galileo系统发展计划可以发现:2017年前2个计划基本相同,即完成Galileo系统初始运行能力的部署;2个计划的最大区别在于,2015年的计划将Galileo系统完成全面运行能力建设的时间从2018年调整为2020年。对于上述计划调整,欧洲给出的解释是:Galileo系统的发展将采取更加稳妥的策略。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p><p> 首先,2010年ESA授予OHB公司和英国萨瑞卫星技术公司(SSTL)的Galileo-IOV卫星研制合同仅包含22颗卫星,即使加上4颗Galileo-IOV卫星,目前欧洲也仅采购了26颗Galileo卫星。也就是说,离部署由30颗卫星组成的、完整的Galileo系统空间段还少4颗卫星。按计划,2016年欧洲将启动新的Galileo-IOV卫星采购活动,以满足投入全面运行的要求。</p><p> 其次,虽然欧洲已经完成了首批2颗Galileo-IOV卫星的拯救工作,轨道高度增加了3500km,但并非Galileo的工作轨道,轨道周期与倾角也不相同,能否用于提供正常的卫星导航服务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再加上1颗Galileo-IOV卫星因电源故障于2014年4月失效,使能够投入运行服务的Galileo卫星可能只有23颗。因此,2016年欧洲Galileo卫星的采购数量也将受上述2个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达到7颗。</p><p> <strong>三、俄罗斯 </strong></p><p>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俄罗斯在轨导航卫星28颗,其中GLONASS-M卫星26颗,GLONASS-K1卫星2颗,提供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卫星23颗,全部为GLONASS-M型号。</p><p> 自2011年底GLONASS系统全面恢复以来,除2014年因系统故障造成2次服务短时中断外,俄罗斯基本保证了GLONASS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服务,提升了俄罗斯在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领域的地位和全球影响力。而且,更加开放的态度也使GLONASS系统的发展受益。然而,受2014年乌克兰冲突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其中包括停止提供GLONASS-K卫星研发所需的抗辐射加固器件,使GLONASS-K卫星的研制受到重大影响。</p><p> 2015年3月,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RCS)与信息卫星系统-列舍特涅夫公司(ISS Reshetnev)共同宣布,将研发全部由俄罗斯部件组成的GLONASS-K卫星。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Andrew Tyulina称:俄罗斯计划尽可能快地在GLONASS卫星上停止使用采购自国外的电子器件,计划在2019年前使GLONASS卫星电子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80%。</p><p> 负责GLONASS系统卫星研发的俄罗斯信息卫星系统-列舍特涅夫公司CEO称:自主研发GLONASS-K2所需的抗辐射加固器件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为此,将继续生产7颗GLONASS-K1卫星,使该型号卫星数量达到9颗,而不是原计划的2颗,以满足GLONASS系统维持与发展的需要。</p><p> GLONASS-K卫星在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未来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GLONASS系统全面融入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提升俄罗斯在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领域地位的重要支撑。GLONASS分为2个型号,即GLONASS-K1和K2,按最初的研发计划,GLONASS-K1为试验卫星,用于卫星结构、功能、新信号与新技术的试验与验证。GLONASS-K2为工作星,计划采购数量27颗,用于替代现役的GLONASS-M卫星,并将GLONASS系统空间段扩展为3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p><p> <strong>四、日本 </strong></p><p> 2015年1月9日,日本发布了新的航天基本计划。在计划的第四章“航天政策的具体措施”中明确指出:强化航天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强化日本的导航、通信和情报收集等航天系统。具体讲,要确立QZSS的7星体制,实现“持续导航”能力,以此为前提讨论如何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有效运用。</p><p> 日本新的航天基本计划指出:2020年QZSS的首颗卫星“指路”(Michibiki)将到达设计寿命,因此应从2015年开始研制“指路”的后续卫星,维持由4颗卫星组成的QZSS。2017年将着手研制新增的3颗卫星,并于2023-2024年使上述卫星投入运行,完成能够提供连续导航定位能力的、由7颗卫星组成的QZSS。</p><p> 因此,日本政府已经明确了发展由7颗卫星组成的QZSS计划,2024年前完成系统部署。</p><p> 与首颗QZSS卫星“指路”相比,第2、3、4颗QZSS卫星在导航信号上有一定变化,主要变化为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增加了主要用于灾难与应急管理的短信服务。</p><p> 第2~4颗QZSS卫星将在2016-2017年间发射,完成在轨测试后,计划于2018年投入运行,主要为日本与亚太地区提供GPS增强服务,并播发自主导航信号,提高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性能。</p><p align="center">
</p><p> QZSS发展路线图</p><p> <strong>五、印度 </strong></p><p> <strong></strong></p><p> 继2014年印度IRNSS取得重要进展后,2015年印度继续稳步推进IRNSS系统的建设,3月28日印度成功发射第4颗IRNSS卫星,使IRNSS系统卫星数量达到4颗。虽然印度IRNSS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与其计划于2016年完成7颗卫星组成的IRNSS系统的部署,并投入运行仍有较大差距。为此,2015年11月,印度宣布加快IRNSS系统的部署,于2016年3月底前发射3颗IRNSS卫星,完成系统部署,以保证IRNSS系统于2016年投入运行。</p><p> 印度IRNSS系统的发展开始于2006年,当年5月印度政府批准了IRNSS计划,投资约3.5亿美元建设由7颗GEO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卫星轨道(IGSO)的卫星和地面控制段、用户段组成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使印度拥有完全自主的军事与民用卫星导航能力。</p><p> IRNSS卫星采用与印度气象卫星卡帕娜-1(Kalpana-1)相似的平台,质量约为1370kg,
太阳
电池总功率1600W。有效载荷包括2个40W的固态功率放大器、时钟管理与控制单元频率发生与调制单元、导航处理器、信号发生器和原子钟等。导航频率选用S频段(2492.08MHz)和L频段(L5,1176.45MHz)。</p><p> 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大多选择L频段播发导航系统不同,印度IRNSS系统在L5频段(1176.45MHz)和S频段(2492.028MHz)各播发1个军用信号和1个民用信号,以满足印度军事与民用卫星导航服务的需求。</p><p> 此外,印度设想在IRNSS系统的基础上发展由18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然而从星座构型的角度分析,18颗卫星组成的空间星座难以形成较为理想的全球覆盖,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性能较低,全球民用卫星应用领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p><p> 上文选自《国际太空》,如有需要请查阅该期刊。</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