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走向世界的中国卫星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241
0
2016-11-22 23:55:50
<p> (原标题:走向世界的中国卫星(中国品牌在海外)(组图))</p>
<p>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二十七号卫星。新华社记者 燕 雁摄</p>
<p>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在太空中运行。(翻拍的3D动画)</p><p> 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p>
<p> 供“实践十号”实验项目初步验证的百米微重力落塔。</p><p> 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摄</p>
<p> 中科院工作人员在介绍暗物质卫星“悟空”获得的科学数据。</p><p>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p>
<p> 我国成功发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p><p> 新华社记者 覃海石摄</p>
<p>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架。</p><p>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p>
<p> 实践十号卫星在轨模拟图。</p><p> 中科院供图 (新华社发)</p><p> <br>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在轨交付是中老两国在航天领域合作的里程碑。老挝政府坚信,卫星运营后将为老挝带来新收入,为老挝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3月9日晚,在中国和老挝合作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上,老挝邮政、电信和信息部长亨·蓬马占这样说道。<br><br>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是老挝有史以来的第一颗卫星,其对老挝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在老挝之前,中国已经帮助多国实现了“卫星梦”。<br><br> 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60年。60年一甲子,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卫星在经历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航天事业“走出去”,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代表产业。<br><br> 跨过航天事业的雄关<br><br>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下,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
卫星“东方红1号”,从此,中国拉开了探索太空的大幕。<br><br> 此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了6颗通讯卫星,表明中国航天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在运载能力上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对外商务发射的条件。<br><br> 然而,这一时期的国际航天市场,却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悲观氛围之中。“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几乎使美国航天活动陷入瘫痪,占有当时世界卫星发射市场半壁江山的欧洲航天局,也因阿丽亚娜火箭未及时点火而发射失败中备受打击。<br><br> 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中国卫星事业开始逆势扬帆,走向世界。1987年长征二号丙火箭搭载法国马特拉公司的微重力装置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商业发射的先河。<br><br> 此后两年间,中国相继拿下了澳大利亚通信卫星和“亚洲一号”等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合同。面对订单,羽翼未丰的中国航天工业自然不会等闲视之。为切实推进合作项目,中方定下的目标是在1年半内新建一座符合条件的发射工位。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位美国航天专家在考察新工位建设时曾傲慢地表示:“一年半修起来?我不相信。”然而,中国仅用了14个月就建成了这座堪称“亚洲第一塔”的新工位,而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塔,美国要19个月,法国要29个月。<br><br> 1990年,中国承揽的首颗商业卫星“亚洲一号”精确入轨,喷薄而出的熊熊烈焰不仅证明了中国拥有国际商业卫星整星的发射能力,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卫星事业在更大的市场空间里开始腾飞。此次卫星发射,卫星入轨精度创当时休斯公司已发射的32颗同类卫星之最,同时也成功打破了美、法等国在国际商业发射领域的垄断地位,为中国未来全面进入国际卫星市场奠定了基础。<br><br>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卫星事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开始描绘一幅扬帆起航、驶向世界的壮美画卷。<br><br> 站在国际竞争的前沿<br><br> 今年1月16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白俄罗斯通信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2016年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br><br>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是白俄罗斯首颗通信卫星,也是中国航天首次向欧洲用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服务。在这次合作项目中,中方承担了卫星设计、建造、总装、测试和发射任务,并以在轨交付方式向白俄罗斯交付这颗卫星及相关地面测控系统。卫星主要用于白俄罗斯及覆盖地区的广播、电视、通信、远程教育和宽带多媒体服务等。这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出了开拓欧洲市场、服务世界航天的重要一步。<br><br> 就在两个月前,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是中国航天“天地一体化+商业运营”新模式的具体实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国将为老挝及周边国家提供卫星通信、卫星电视直播、无线宽带等服务。<br><br>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表示,老挝卫星项目意义重大,是中国航天为东盟国家实施的首个整星出口项目。对进一步加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br><br> 白俄罗斯和老挝的合作项目是近年来中国卫星事业走向世界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经陆续向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老挝、白俄罗斯等国出口卫星及相关配套服务,并与多国开展卫星项目合作。在全球卫星市场的版图上,中国卫星已经覆盖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也从侧面加快了中国航天与国际航天接轨的步伐,不断彰显中国航天实力。<br><br> 中国卫星事业在国际上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中国已经在航天的许多领域领先,开发了非常好的地球观测卫星,北斗卫星导航项目付诸实践,并在载人航天计划和空间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俄罗斯航天署主办期刊《航天新闻》的观察家伊戈尔·利索夫说。<br><br> 体现航天事业的担当<br><br> 今年4月,厄瓜多尔连续发生强烈地震。应厄瓜多尔国防部下属航天研究院请求,中国国家航天局紧急调动高分二号卫星对厄瓜多尔受灾地区进行观测,并提供了25景高分二号卫星获取的灾区震后影像图和13景灾区震前影像图,为厄瓜多尔掌握灾情,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信息支持。<br><br> 这不是中国卫星第一次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对于世界而言,卫星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原因不仅在于它所创造的多项先进技术,更在于其在国际航天事业中所体现的“中国担当”。<br><br> 与过去航天市场上,优势国家封锁关键技术或生产流程,寻求盈利最大化的做法不同,中国在参与国际卫星项目合作中,无论是在技术水平、市场适应性、可靠性,还是在价格和服务水准上,都具备很强的竞争能力。同时中国还采取“全面拥抱”的方式,不仅留下产品,还提供包括管理运营、人员培训、保险、融资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他国实现“航天梦”。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更为中国面向全球提供整星出口、发射服务、电信港建设、技术转让与培训、导航全球应用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创造了有利契机。这也是中国卫星受到国际市场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p><p> <br>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认为,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需要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航天与地面应用相结合,提高应用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这成为中国卫星事业能够实现稳步发展的最佳注解。<br><br> 如今,中国卫星科技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回收舱成功降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踏上太空“取经”路,高分九号卫星成功被送入太空……这一系列成就在彰显我国卫星技术已经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也意味着走在建设航天强国康庄大道上的中国,正不断通过创新与合作来体现中国航天的世界“担当”,为人类航天事业谋新篇、创新局。</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