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英国计划建卫星发射场,可行吗?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27
0
2017-2-27 13:23:49
<p align="center">
</p><p> 图片来自网络</p><p> 英国议会本周发布了“航天法案(Spaceflight Bill)”草案,提议在英国建造卫星发射场,力争最早于2020年前开始运营,让卫星从英国发射升空。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月22日报道,专家们表示,建造这一发射场可能会促进英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但英国要想从卫星发射市场脱颖而出,还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p><p> 英国希望保持领先地位</p><p> 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英国是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之后第6个用自制火箭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71年,英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此后,英国也发射了多颗卫星,但英国的卫星必须送往美国、俄罗斯或印度等国发射。</p><p> 现在,鉴于卫星发射已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新产业,很多人表示,英国应该修建卫星发射场,大力发展和提升本国的发射能力。</p><p> 英国航空部长塔里克·艾哈迈德勋爵在一份声明中说:“以前,几乎没有一次太空飞行是从英国发射的,我们应该制定富有雄心的计划,让英国提供安全并富有竞争力的太空入口,如此未来40年内才能在新兴的商业太空时代保持前沿和领先地位。”</p><p> “立方体卫星”发展迅猛</p><p> 最近几年,由于卫星元器件和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块头小”且价格低廉的“立方体卫星(CubeSats)”来势汹汹,催生了一个方兴未艾、利润丰厚的卫星发射和技术市场。杨宇光分析:“因其制造成本低、研制快且应用效果好,成为很多国家竞相研制和发射的对象。”</p><p> 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成功发射了75颗立方体卫星;2014年,全球共发射了162颗立方体卫星,其中有约100颗已投入商业运行;2016年有超过240颗立方体卫星发射。</p><p> 英国下议院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去年6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英国也从这一发展势头中受益良多。报告称:“2012年—2013年,英国太空产业的营业额为118亿英镑(约合1144亿元人民币),直接雇佣超过3.5万名员工,其中小型卫星市场的表现尤其‘亮眼’。英国应大力发展这一领域,扩大这种太空服务在商业和公共部门的使用,达成这一目标或能让英国新增数十亿英镑的出口利润,并提供多达10万个技术岗位。”</p><p> 将出现微小卫星专用火箭</p><p> 杨宇光说:“此外,目前有些国家正在研制微小卫星专用运载火箭,未来此领域可能提供更为灵活的发射服务。”</p><p> 尽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直径约50公分、高约10米的专门运载超小型卫星的专用火箭1号机,在今年1月15日发射20秒后就失去信号,但日本专家表示,如果其发射成功,将有可能成为发射超小型卫星的新方式。</p><p> 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马克·梅布瑞在其《全球地平线:美国空军全球科技构想》报告中指出,微小卫星将成为未来太空领域“改变游戏规则”的要素之一,特别是“立方体卫星”,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甚至有可能重塑太空工业模式。</p><p> 英国皇家工程院也表示,英国本土的卫星发射场“有潜力加速低成本太空进入市场的发展;与更小型卫星的研发‘手牵手’同步发展,将这些微小卫星发射升空”。</p><p> 或采用公私合营方式</p><p> 去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议会建议称,尽管这个卫星发射场可能不会动用公共资金建造,但政府会“减少管理负担”,鼓励更多投资者参与进来。而英国科技部长乔·约翰逊说,他想要英国航天飞行成为“重要的商业产业”。</p><p> 尽管如此,私人航天部门是否会参与建造这个发射中心,现在仍未可知。不过,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Inmarsat)首席运营官鲁伊·平托接受《航空周刊》采访时表示,鼓励卫星发射可能比拥有太空发射场更加重要。</p><p> 发射回报率哪个会更高</p><p> 此外,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导致英国与欧空局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欧空局拥有22位成员,这一政府间组织独立于欧盟存在。英国计划,即使离开欧洲,也会留在欧空局。</p><p> 但支持建造这一太空发射场的人士希望,英国交给欧空局的经费大部分留在英国本土。英国下议院几天前公布的报告称:“英国宇航局超过四分之三的经费交给了欧空局,英国也获得了高额回报。但如果能在英国建造一个强大的太空项目,回报可能会更丰富。”</p><p> 规模和选址还是未知数</p><p> 针对上述消息,杨宇光说:“英国目前的卫星制造业相当发达,但卫星发射市场与卫星制造市场不一样。发射市场要想良性发展,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包括规模和火箭成本等。目前,英国卫星市场能否达到一定的规模,还是个未知数。”</p><p> 此外,还有发射场的选址问题。杨宇光补充说:“如果在英国本土选址,由于英国纬度太高,比较适合发射
太阳
同步卫星,发射其他轨道的卫星比较困难;如果在英国海外的低纬度地区选址,那么可发射轨道类型选择余地比较大,而高纬度地区有利发射卫星到极地轨道。”(科技日报北京2月26日电)</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