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科普 | 飞船进入“黑障区”如何防护?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LobErrorm
新手上路
191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积分
4
私信
航天
196
0
2017-7-6 12:20:42
航天器进入大气层的方式分为弹道式、弹道·升力式和滑翔式三种。早期的飞船多采用弹道式返回,像炮弹一样,沿着一条很陡峭的路径返回。不过,由于这种返回方式不能进行落点控制,因此着陆点的误差较大,其过载也较大。
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的模拟情景
弹道·升力式返回的航天器一般都采用钟形结构,在穿越大气层时会产生一定的升力,因而能够对飞行轨迹进行一定控制,落点准确度较高,过载较小。例如,美国的阿波罗系列飞船、俄罗斯的联盟系列飞船都是采用弹道·升力式返回。
滑翔式返回主要用于航天飞机,这样返回大气层的过载一般不会超过1.5G,即人体承受能力的衡量标准,1G表示自身重量的一倍。
当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时,飞船会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与大气层进行摩擦并形成高温。由于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和俄罗斯的联盟系列飞船采用的都是一次性使用方式,因此,防热技术采用的是烧蚀防热方法,即在飞船外表使用一种瞬间耐高温材料。
烧蚀防热是有意识地让表面部分材料烧掉,将热量带走,达到保护飞船内部结构的目的。
另外,当飞船表面达到很高的温度时,气体和被烧蚀的防热材料发生电离,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就像一个套鞘似地包裹着返回舱。这时就会在返回舱的周围形成一层高温电离质,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波,这时就会在返回舱内部与外界无线电通信之间形成一道电磁屏蔽,也被称为“黑障区”。
在这段时间里,地面无法通过任何遥控方式对飞船进行控制,因此,所有的操控都必须由航天员自己完成。
由于高空、高温、高速、高重力加速度和无法通信,这一阶段是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的最关键阶段,也是事故易发阶段。
(本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