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印度商业航天发展如何?高歌猛进下火箭是短板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iiylz
中级会员
256
主题
-1
回帖
207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积分
207
私信
国外航天
261
0
2017-7-15 08:42:23
近日,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在东南部安得拉邦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利用PSLV-C38运载火箭成功将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比利时等14个国家的3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继印度今年2月成功实施一箭104星后,再次进行的一箭多星发射。那么,近年来印度在商业航天发射领域发展如何?其又面临着哪些困难?
从“弄潮儿”到商业航天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入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以来,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印度认为作为世界上少数能独立研制火箭和发射卫星的国家,已经具备了进军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能力。
本世纪初,印度经过几次收取象征性费用帮助他国发射卫星后,在2007首次正式涉足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使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1颗意大利卫星送入太空,并收取了1100万美元发射费。
为降低发射成本,怀揣航天大国梦想的印度后续进军一箭多星屡试不爽,并于2008率先突破个位数纪录,成功实现1箭10星发射,标志着印度星箭分离技术的突破和成熟。
2015年,印度又成功实施了1箭5星发射,此次运载火箭搭载的有效载荷重1.44吨,这是印度航天历史上有效载荷最大的一次商业发射,使印度又向商业航天发射大国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一箭多星技术的追求下,今年2月15日,印度成功实施1箭104星发射,打破了俄罗斯2014年创造的1箭37星世界纪录,直接将一箭多星的“多”提升到数量上的“百”时代,这也是迄今人类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一次。
此次发射的104颗卫星,以重730公斤的制图-2D为主星,带着2颗19公斤重的微卫星,以及101颗纳米卫星,其中88颗来自美国行星实验室有限公司互为“孪生兄弟”的鸽群卫星。
渐入佳境的“木本水源”
近年来,印度抓住了卫星发射服务领域的蓝海,主要得益于一箭多星技术渐入佳境和服务外包经验成功“嫁接”到卫星发射服务领域。
目前,国际通用的一箭多星发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单次多发”,即把多颗卫星一次送入相同或几乎相同的轨道上,如今印度一箭多星发射服务大多采用此种方式。
另一种则是“多次单发”,即分批分次“挨家挨户”将卫星送到他们在太空的“新住处”,此类技术相对复杂,一般需通过上面级完成卫星分离和轨道部署。近年来,印度在这些技术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发展。
另外,印度依靠低成本发射优势,目前稳居全球商业航天服务外包领域冠军宝座,2013年更是占据了全球十大卫星发射离岸外包目的地中的6个,包揽了冠亚军。近年来,印度还成功将发射服务外包经验“嫁接”到卫星发射服务领域,将服务外包作为国家“名片”产业来看待,并提供强有力支持。
此外,印度进入商业航天发射外包服务市场较早,涉及的行业领域更为全面,积累了广泛的客户人脉关系,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这些有利因素对促进印度商业航天发射外包服务蓬勃发展起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用。
再者,印度凭借商业航天“一条龙”的发射保障,为国际客户提供“星级”服务。同时,受益于重量只有10公斤上下的微纳卫星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各国对通信小卫星和遥感小卫星的需求增加,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依托巨大的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动地位。
雄心勃勃之下难掩短板
2015年,美国商业航天运输咨询委员会发布报告称,2015-2024年全球预计将会发射1000颗卫星,其中商业卫星占70%,市场总额会高达数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且以每年10%的速度在持续高速增长。
自2007年以来,尝到甜头的印度航天界迫切感觉到应该大力扩展商业航天发射业务,争取更大的国际商用卫星合同和市场占有率。
因此,印度在2008年前后制定了5年内占据全球商业航天发射市场10%的份额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专家表示,印度之所以敢制定这一目标,其“金刚钻”是火箭性能稳定、具备一箭多星技术和低廉的卫星发射成本。
当然了,运载火箭性能作为影响商业发射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能只听印度专家一面之词。目前,印度承担商业发射的运载火箭主要是GSLV和PSLV系列火箭。
以GSLV为例,其设计和世界主流运载火箭大相径庭,该火箭以液体发动机作为助推器,以固体发动机作为芯级。同时,助推器燃烧时间长于芯级的设计更是世界独一无二,但这也直接导致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该火箭曾8次发射4次完全失败,1次部分失败,糟糕的表现怎能让客户放心。
相比之下,PSLV火箭发射成功率非常高,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仅为1.7吨,这就注定了该火箭无法为国际客户提供大质量卫星的商业发射服务。
从目前来看,受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能等因素制约,印度今后要想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上继续获得更多商业发射订单,还需要在这两方面下工夫,要不然只能用敬陪末座来形容。
(本文来源:环球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