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国际科学期刊赞中国成空间科学"超级大国"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官海琛
限制会员
289
主题
1
回帖
-21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积分
-21
私信
航天
563
0
2017-7-31 09:54:06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7月26日刊发题为《中国努力成为空间科学超级大国》的文章称,多国空间科学领域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空间科学正在迈向成熟,航天项目“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朝外看”,中国正在空间科学领域迅速确立领头羊的地位。
文章称,在北京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里,时间似乎流动得比其他地方快。这座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拥有一处崭新的园区。科研人员的脚步都很匆忙。
在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看来,这个耗资9.14亿元人民币的科研园区正是中国空间科学迈向成熟的标志。吴季表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逐步具备了把卫星与航天员送入轨道、把航天器送上月球的能力,但是在太空领域进行的重大科学研究还不多。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吴季说:“就空间科学而言,我们刚刚崭露头角。”
文章称,在空间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迅速确立领头羊的地位。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面,其释放的月球车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测了月壤。2016年9月发射的中国最新空间实验室搭载了十多个科研项目。过去两年来,还有另外多项与天体物理学等领域有关的实验装置被送入太空,包括一台用于量子通信前沿实验的卫星。
这些科研工作具有全球影响力。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翰-迪特里希·韦尔纳说:“中国的空间科学项目极富活力,极富创新力。他们处在科学发现的最前沿。”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负责航空航天和空间科学事务的主管迈克尔·莫洛尼说:“中国的太空项目在很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进步。”无论是中国国家航天局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的太空项目,科研任务在项目中的比重都在逐步增加。
文章称,中国最早的两次探月行动(2007年和2010年)更像是工程学演示,而非科学探索。但随着嫦娥三号问世,情况发生了变化。嫦娥三号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在月面实现软着陆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嫦娥三号着陆区域从未被近距离研究过。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其他国家行星科学家的关注。美国布朗大学行星探索领域专家詹姆斯·黑德说:“我们急需确定月球最年轻火山带的准确年龄和成分。”他的愿望或许能很快实现。就在今年12月前后,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发射升空,准备从月球带回样本。黑德说:“这将是月球科学新添的伟大成果。”
文章称,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牵头的航天项目也取得了进展。中国制定了让光学望远镜在空间站附近轨道运行的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说,由于它的视场角是“哈勃”望远镜的300倍,它将产出可能对研究暗物质、暗能量以及对寻找(
太阳
系以外的)外部行星极为理想的调查数据。
文章称,诸如此类的项目表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其他航天机构加强了合作。韦尔纳说中国的航天项目“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朝外看”。过去,只有在发射任务圆满完成后才会宣布,现在会定期宣布发射消息。中国科学家也越来越多地与外国同行联系,通过小规模合作建立关系。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