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天地通联全新改版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270
0
2017-8-2 21:29:15
要来点自己的freestyle了,写天地通联的文章整整半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想当初也是一时的“激情”开启了人生全新的体验,到现在我基本确定这是条不归路,只要时间允许,我要在这条不归路上走的更远一点……
当然在迈步走之前,我认为“天地通天”文章的形式需要改一改。
之前的内容主要以NASA Johnson的“天地通联”节目为依托。每周六拿到新一期“天地通联”的视频后,就要开始进行翻译、字幕制作再到校对压制,基本上得半天时间,是一个花功夫的事情。
但是从天地通联的视频内容上来说,第一个问题是不凝练。另外,看视频了解节目内容容易,做字幕这个遣词造句就比较困难了,得花时间。而且B站上这一系列视频的播放量也是最少的。综合来看直接翻译天地通联不是个好选择,要搞一些自己的freestyle了。
不过天地通联有两个值得继承的优点:首先是视频节目,生动形象直观,这一点今后要继承下来。
第二点就是每周一问这个环节,好!这个要继承下来。“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人在这里写文章自说自话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说大家有什么问题还是写在评论区里,不光关于空间站,关于航天技术什么的都可以。随后我去思考一下问题的答案,和大家在这里探讨交流。说实话遇到有意思的问题,没事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
综上,关于新版的天地通联目前基本上是这么考虑:
国际空间站的每周动态:
国际空间站是要关注滴,以后长话短说,把每周空间站科研工作信息提炼出来,供大家阅读。一个是国际空间站研究的科研项目的确高端,前沿(不然也不值得运上天去),值得大家了解。在之前的26期里,咱们已经看到了将近30项实验。同时这也是为了咱们自己的空间站做准备呀,先看看别人都在搞些什么名堂。
等过两年我就把标题换成: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每周动态
再过两年换成:中国空间站每周动态
嘿嘿嘿嘿……
航天事每周报:
重点在于国内航天新闻,其实国内每周航天领域有不少事情发生,这些事情积少成多,就勾勒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
世界航天领域,尤其是中国的航天事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赶上这个时代,很幸运。能亲身经历、见证这些事情,很有意义。
你知道吗(目前定的名字):
一些有意思、有科普教育意义的视频,我会把他们整理成系列节目,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完对太空、宇宙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涨姿势。
现在进行中的是“空间站深度游”系列,今后我考虑开一个“空间站科学实验”系列“火箭发展史”等等,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希望你能告诉我。
那么现在就开始我们全新改版的天地通联!
国际空间站的每周动态:
国际空间站终于满员啦!!!
7月28日“远征52-53”乘组的三位航天员搭乘联盟号火箭飞抵空间站,空间站终于恢复了6人的“全阵营”模式。
这三位宇航员分别是:
俄罗斯宇航员Sergey Ryazansky
Sergey今年43岁,这是他继2013年之后第二次进入国际空间站。
NASA宇航员Randy Bresnik
Randy今年46岁,是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者,他在2009年的时候搭乘航天飞机首次进入太空。
意大利宇航员Paolo Nespoli
这张照片是这次出发前Paolo与他领到的联盟号火箭说明书,他已经60岁了……
Paolo在2007年搭乘航天飞机第一次到达太空,2010年又再次乘坐联盟号火箭到达空间站,这次是他第三次飞向太空。
祝他们在空间站工作顺利,今后我们还会与他们再见面。
(一个比一个年轻…… 图片来源:GCTC/A. Shelepin)
本周空间站进行了毛细结构(capillary structure)实验,旨在研究空间站水循环以及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特殊的水循环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如果损坏会产生其他有害污染物。而新研究将试图从毛细结构上找到净化水和空气的新办法,从而研制出更轻量级的过滤设备。
航天事每周报:
1.“首届中国航天员飞天摄影作品展”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展示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近百张作品。这些作品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在距离
地球
最远处拍下的照片,是从五百多张照片精挑细选的佳作,绝大部分为第一次公开。(来源:中青在线)
中国的第一张太空自拍
宇航员生活照
杨利伟同志拍摄的地球美景
要是能像NASA一样,可以下载到原图就好了。
2.在展览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透露:“为了适应下一步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今年计划面向社会选拔第三批航天员,这次不仅选拔驾驶员还要选拔工程师……第一、二批航天员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这次还会面向社会去选拔一些具有工程背景的科研人员或工程人员。”(来源:科技日报)
该锻炼身体了啊,申不申请是咱的事儿,要不要是他的事儿。
3.2017年7月25日,中国
火星
村(模拟火星基地)总体方案讨论会暨协议签约仪式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举行,标志着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正式落地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
大柴旦红崖地区地貌(张清哲 摄)
火星地貌(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4.为充分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科普资源优势,搭建青少年深度参与空间科学实验的平台,2017年将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空间站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
活动网站:http://space.cyscc.org/zhengji/index.aspx
参与活动的对象限于全国在校中小学生和大一大二的同学(
大三、大四得罪谁了……
),家里有孩子的可以行动起来了,脑洞开起来,可以翻翻往期的天地通联找找灵感。
5.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成功实现白天通信
就像你白天打开车灯基本没什么效果一样,在白天用光通信难度很大,背景噪声太强了。
6.据外媒报道,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称,伊朗成功试射了一枚“神鸟”号运载火箭,并将其送上太空。(来源:中国新闻网)
你知道吗
上周大家的问题比较集中,一个是太空如何制造重力,另一个是太空能不能那什么……
在太空那什么会面临很多问题,之前NASA中文发过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专讲这个事。我觉得倒是可以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先找找制造重力的方法,之后干什么不就很安逸了。我准备专门写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可行的技术手段。
本周继续我们的空间站深度游第六期——空间站如何理发?其实在这个神奇的地方,人人都是发型师!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