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航天测控实现多阶段技术跨越 达到国际先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政尔卡
限制会员
350
主题
2
回帖
-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积分
-8
私信
航天
500
0
2017-8-14 12:12:14
新华社西安8月11日电(李国利、张勇)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经过50年不断发展,先后实现“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飞船回收、多星管理、深空探测”等多阶段技术跨越,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测控网,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民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67年6月,原国防科委组建了卫星地面测量部,即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前身,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事业开始。
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任余培军介绍,50年来,一代代航天测控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胜利完成我国第一颗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神舟系列飞船等300多次发射测控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多项第一。
——飞向太空。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任务中,分布在各地的地面观测站,对卫星实施精确跟踪测量,成功预报了卫星飞临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和方位。
——返回地面。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测控回收人员用无线电定向仪等设备,捕获了高速返回的卫星,创造了卫星回收一次成功的奇迹,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同步定点。1984年4月8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测控人奋战8昼夜,成功将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36000公里的
地球
同步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地球同步卫星测控定点技术的国家。
——飞船回收。1999年11月21日,在没有任何技术和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国成功回收了神舟飞船返回舱。至今,我国11次发射神舟飞船,测控人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先后创造了“救援人员30秒赶到落地现场”、返回舱预报落点与实际落点仅差280米等纪录。
——多星管理。随着我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增加,多星管理能力亟待提升。近年来,测控人自主研发了多星共位控制、星座构型控制、多星编队飞行等多套精密轨道控制软件,轨道计算和控制精度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具备同期对上百颗在轨航天器实施轨道测定、状态监视、姿态调整、轨道控制和维护维修的能力。
——深空探测:在我国月球探测等工程的牵引带动下,测控人攻克了远距离跟踪测量等关键技术,测控能力实现了从地球轨道向月球、深空轨道航天器跟踪测控的重大跨越。在嫦娥一号绕月飞行中,首次使测控通信距离远达40万公里。在嫦娥二号任务中,将测控通信距离纪录扩展到了8000万公里。2013年对欧空局“金星快车”进行了跟踪测量试验,测控通信距离成功突破2.5亿公里。在嫦娥三号任务中,采用干涉测量等先进深空测量手段,确保了探测器精准落月,顺利开展月面探测等空间技术试验,为我国后续开展
火星
等极远星际探测奠定了基础。
余培军介绍说,近年来,在测控科技人员的不断探索之下,“二代导航数据分析中心”“宇航动力学精密轨道确定软件”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得到逐步加强,我国航天测控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瓶颈有了新的突破,轨道确定和控制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