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高大上”变“接地气”:商业航天不止是卫星火箭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LobErrorm
新手上路
191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积分
4
私信
航天
207
0
2017-9-1 10:54:21
近几年,商业航天可谓势头正劲。在今天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表示,商业航天的兴起代表着航天正在逐渐从传统的“高大上”——服务国防、探索太空,转变为“接地气”,成为服务人类、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当前,世界航天版图不断扩张,世界上专门设有航天项目预算的国家已超过60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已诞生了超过140家由天使或风险投资支持的新兴航天企业。过去5年间,每年平均诞生近17家航天公司。
全球航天投资也在持续增长。“虽然现在产值仅占全球GDP的0.44%,但其增长速度是快的,并能带动全球GDP增加和技术发展。航天会越来越热。”孙为钢说。
在国内,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传统航天单位以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民营公司涉足卫星制造、运营,以及运载火箭研制等领域。
孙为钢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航天需求增加,同时也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科技的普及使进入航天的门槛降低,在人类探索太空欲望以及强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愿望下,投入航天的资金多了,航天回馈世界经济增长率也提高了。
孙为钢认为,航天已经从传统的服务国防、探索太空,转变为服务人类、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大家热炒商业航天,反映出人类自由探索太空的欲望增强,反映出在航天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商机,也反映出降低进入太空限制的愿望,包括政策及进入太空的成本等方面。”孙为钢说。
“如果仅把商业航天理解为航天的核心业务,即进入空间和空间设施制造,那么太局限眼界了。”孙为钢告诉记者,航天领域可归为五方面:进入空间、应用空间、航天技术民用、民用技术向航天融合发展以及航天服务。
“进入空间是航天之本,目前主要手段是运载火箭。”孙为钢说,60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形成了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等现役运载火箭系列,以及新一代的无毒无污染的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十一号等火箭。
应用空间,主要指卫星、空间站等空间设施的研制制造和应用。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东方红系列卫星、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等都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
航天技术民用,就是指航天技术延伸到民用领域中,或直接为其服务,或用航天技术解决其问题。孙为钢把这部分称为“航天+” 。他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
太阳
能电站,利用航天技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以供民用。
民用技术向航天融合发展,主要包括技术向航天延伸、为航天供货、为航天提供制造设备,特别是民用技术向航天发展为航天技术。他把这部分称为“+航天” 。比如航天育种、遥感卫星,就是育种技术、成像技术向航天延伸的结果。
航天服务则主要包括发射服务和为航天提供金融服务。
他提议,把商业航天定义为在法律准许范围内,遵循市场规律,涉及航天领域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这个商业航天的定义比较宽泛,涵盖的范畴大,有利于促进商业航天政策研究,也有利于有志航天者介入航天,最终有利于航天事业的发展。”
他建议,有志于进入商业航天的企业,可以立足于自己的强项,以“+航天”的思路发展。“如果你有某种强项,仰望星空、开阔思路,可能会借助航天领域加强你的强项,甚至延伸到航天领域中获得更大发展。”
“比如,许多擅长做芯片开发的公司,把他们的技术应用到北斗卫星导航地面接收中,就能为市场提供地面接收机。这就是典型‘+航天’的例子。”孙为钢说。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