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星空中闪耀的“中国坐标”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Mpl8Injug
限制会员
307
主题
-2
回帖
-16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积分
-16
私信
航天
396
0
2017-9-20 12:02:41
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勉励官兵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形成推进科技创新整体合力。4年来,该校电子科学学院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牢记习主席嘱托,在卫星导航工程中实现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秋高气爽,繁星满天。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大楼依然灯火通明。
最近,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建设招标中,该校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一举中标10多个重点项目,开启了一场新的攻关战斗。
将关键技术掌握在手中
4年前的那光荣一刻,令团队领头人、教授王飞雪记忆犹新。习主席视察学校时的殷切勉励与期待,让他和团队成员倍受鼓舞和鞭策。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博士生,到我国北斗导航工程年轻的顶层设计专家和专家组组长,王飞雪早已把自己融入“北斗”事业中。这些年来,他率团队先后攻克导航信号快速捕获、短时高精测距、强抗干扰能力等数十项关键技术,研制出卫星和地面运控系统中的大批核心装备。
2007年4月,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后,遭遇强烈电磁信号干扰,无法进行正常通信。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即将组网的10多颗卫星发射将无限期推迟,已发射的卫星也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当时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躲”,二是“抗”。前者技术难度小,但前期已建成的地面系统需要重建,国家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且电磁环境一旦改变,卫星还要继续“躲”。后者耗费资金少,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时间紧迫,且胜败难料。
关键时刻,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迎难而上。经过3个月连续奋战,他们研制出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1000倍,打造出卫星电磁防护盾牌。他们也被专家誉为“李云龙式”的科研团队。
2015年3月,我国北斗全球系统首颗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在轨测试表明,该团队研制的卫星载荷,其抗干扰能力在原基础上又提高了100倍,采用数字光纤技术的试验注入站系统,信号时延稳定性比第一代系统提高两倍,时频信号远距离传输能力提高了60多倍。
如今,这个团队已成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同时承担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载荷、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单位。
把成果实时转化为战斗力
在边防巡逻、抢险救灾、海上搜救的镜头中,经常能看到执勤和救援人员手持北斗用户机,报告自己的准确位置。
这款具有定位、短报文通信功能的便携式北斗用户机,就是该校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战斗力的成功案例。
用自主创新成果服务战斗力建设,始终是该团队的不懈追求。他们一边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一边瞄准应用需求,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战斗力转化。
导弹要提高打击精度,需要卫星导航提供帮助。那么炮弹呢?由于炮弹体积小,难以容纳导航设备,曾被人认为是异想天开,不可能实现。
要给火炮装上“眼睛”,就必须研制极小的导航接收机。这个团队经过刻苦攻关,创造性地研制出一种只有硬币大小的“炮弹专用北斗导航接收机”。这项成果一经应用,随即创造出我军火炮射击命中率的新纪录。
2016年5月,工程车辆精准导航测向系统由团队研制成功。这套由手机大小的主机和两个光盘大小的天线组成的系统,能有效提高车辆、船舶和无人机平台的精准定位与测向,并可帮助无人机完成自主起降、固定高度自主巡航和空中悬停自主转向等高难度动作,极大提高了装备战斗力。
“部队有什么需求,我们就研制什么装备。”团队教授孙广富介绍,目前,用于各类飞机、舰船、车辆、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某型核心导航芯片,70%由团队研制生产,并全部实现了自主可控。
努力实现世界第一
2015年,王飞雪等专家受邀赴俄罗斯参加莫斯科导航论坛。国际卫星导航界有专家感叹:中国北斗已超越欧盟的“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了!
在王飞雪心中,努力实现世界第一,才是他和团队追求的目标。他告诉记者:正在建设中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后,部分性能将有望领先于GPS。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2014年以来,团队在北斗全球系统体制设计、信号设计及实现、星上载荷研制、地面运控及测试评估设备等方面,承担了数十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装备研制任务。
作为北斗工程重大专项导航技术专家组的组长单位,这个团队还全面参与国家综合导航定位授时体系、国家时频体系、时空基准等专项工作。
截至去年,团队出色完成了北斗三号“全体制、全系统、全链路”3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团队研究员陈华明告诉记者,为了早日实现北斗全球覆盖目标,团队目前承担着新一代北斗核心导航信号设计、30颗卫星的数百台单机模块、数千台(套)地面站关键设备的研制任务。
攻关无尽期,梦想在前方。每次采访这个团队,眼前的一幕都会让记者赞叹:实验室里,一排排机柜上的显示灯急速闪烁,键盘敲击声响成一片,宛如千军万马在呐喊、冲锋……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