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三位科学家因引力波获奖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VbtEt
限制会员
188
主题
-6
回帖
-11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积分
-11
私信
航天
255
0
2017-10-6 01:38:25
刚刚,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重要科学家,三人均来自LIGO/VIRGO合作组,以奖励他们在“LIGO探测器以及引力波探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奖金的一半授予莱纳·魏斯(Rainer Weiss),另外一半由巴里·巴里什(Barry C。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S。 Thorne)两人分享。
引力波的最终发现
2015年9月14日,宇宙中的引力波首次被人类探测到。引力波由爱因斯坦在百年之前首次预言,而人类首次检测到引力波信号来自两个遥远黑洞之间的碰撞。这一信号在宇宙中运行13亿年之后才最终抵达
地球
,并被美国的LIGO探测器检测到。
当这一信号抵达地球时,其强度极其微弱,但它的发现已经掀起了一场物理学界的全新变革。引力波使我们观察宇宙事件并检测我们知识极限的全新手段。
LIGO的全称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这是一个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科学家们共同参与的大型合作项目。这些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实现了一项延续超过半个世纪的梦想。2017年度诺贝尔奖的获奖人,以他们的热情和决心,每一个都成为了实现LIGO的成功背后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莱纳·魏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领导了整个项目的推进直到完成,确保了40多年的努力最终结出硕果,获得了首次引力波探测的成功。
在上世纪1970年代,莱纳·魏斯便开始着手分析在引力波探测中背景噪音可能会对探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并亲自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原理,能够过滤掉噪音的引力波探测器。而从一开始,莱纳·魏斯和基普·索恩两人便确信,引力波是可以被探测到,并将给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带来重大冲击。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波以光速传播,荡漾宇宙。当一个质量体加速时就会产生引力波,就像一位滑冰者做出转圈动作,或者两个黑洞相互快速绕转。然而爱因斯确信引力波的信号将是不可能被探测到的。LIGO项目组使用两台巨大的激光干涉设施进行极为精确的测量,足以测出引力波通过时产生的一个原子核直径数千分之一的微小变化。
截至目前,所有电磁辐射和粒子,如宇宙射线和中微子等,都已经被用来探索宇宙。然而,引力波是时空本身存在扰动的直接证据。这是一种全新的、不同的东西,为人类开启了完全陌生的世界。对于能成功捕捉引力波并翻译其中信息的研究者来说,这意味着无数新颖的发现等待着他们。
简介:
莱纳·魏斯
莱纳·魏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激光干涉仪引力波观测的先驱。1932年出生于德国柏林,196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于他于1960至1962年执教于美国塔夫斯大学,从1962至64年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后学者,然后在1964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任物理学教授。2007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的爱因斯坦奖;2016年获得基础物理学特别突破奖;2016年获得邵逸夫天文学奖。
基普·索恩
基普·索恩,美国理论物理学家,1940年出生于美国犹他州洛根市。196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7年索恩回到加州理工学院被聘任为一名副教授,三年后晋升教授职位,1981年起担任“威廉?科南教授”,自1991年至2009年,他荣任“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辞任后从事于写作与制作电影,但仍继续科学研究。他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共同合作完成了《星际效应》。索恩现为“荣誉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
巴里·巴里什
巴里·巴里什,美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奥哈马市。1962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林德物理学教授(Linde Professor of Physics)。(晨风,任天)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