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三问云南火流星空爆事件:“小行星撞地球”说法不准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WilliamLaT
限制会员
192
主题
-3
回帖
-9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积分
-9
私信
航天
292
0
2017-10-7 09:15:37
三问云南迪庆“火流星”空爆事件:对当地有何影响?
新华社昆明10月6日电 题:三问云南迪庆“火流星”空爆事件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林碧锋
10月4日20时左右,云南省迪庆州发生了一起“火流星”空爆事件,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何为“火流星”现象?对当地造成什么影响?如何看待此次事件?记者6日采访相关专家,对上述疑问作出解析。
何为“火流星”现象?
“突然我家房子被照亮了,抬头一看天边有很大的球状物发着光。”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夺通村村民此里取次10月4日晚8点左右在自家院子里准备赏月,她目睹了此次火流星现象。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王晓彬从事小行星物理观测研究17年,她说,这是一次“火流星”空爆事件。“火流星”是一个现象,指直径达1米以上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由于与大气之间摩擦,流星体开始烧蚀,最后引发空爆,导致流星体瓦解。
王晓彬介绍,
太阳
系里有大量的小天体。尤其是那些在
地球
轨道周围的小天体,由于行星的摄动影响,就有可能发生与地球碰撞的事件。“流星体通过地球大气时被烧蚀,呈现为明亮的‘火流星’,我们才能看到非常壮观的空爆现象。”她说,那些没有被完全烧蚀的流星体残骸落到地面被称为陨石,陨石是人类了解太阳系行星物质组成的窗口。
针对网上有人说此次是“小行星撞地球”事件,王晓彬表示,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因为只有确认“火流星”主体进入大气层前的运行轨道,及其物质组成,并与已发现的小行星轨道进行比对,才能判断是否是小行星撞地球。目前,还没有开展火流星主体落地地址以及运动轨道的测算研究,不能确定陨石掉落的精确位置。
“从科学研究的层面,我们希望能找到‘火流星’陨石的样本。”王晓彬说,随后才能进行陨石矿物质成分的甄别;还需要收集目击者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然后再据此推算它的轨道,才能与现有小行星轨道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出对应体。
对当地造成什么影响?
“突然一声巨响,好似打雷。”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村民都吉说,我们以为发生地震了,可又没有感觉地面摇动,接着就看到天边一道光穿云而过。“大家就拿出手机抢着拍。”
针对此次事件对当地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白金明指出,此次发生的“火流星”空爆事件对当地影响并不大。流星体空爆产生破坏力需要有一定条件,取决于天体携带的能量,而能量又与小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质量,质量又主要取决于天体的直径。
“根据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此次事件的天体质量不大,速度也相对较慢,因此能量也不大。”白金明说,通常落入大气层的小天体,一般流星的速度达到15公里/秒以上,而此次空爆的小天体速度不足15公里/秒。加上质量又比较小,所以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破坏,不会对当地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
白金明介绍,小天体撞击地球所造成的潜在破坏主要表现为三方面:首先是对地球大气形成的冲击波;其次是残留天体撞击地球而引发的地震;再者则是燃烧和撞击所产生的尘埃云将影响太阳光照量,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地表温度。
针对一些网友提出的丽江10月5日发生的2.9级地震是否与此次空爆事件有关,白金明表示,首先,此次“火流星”空爆与丽江发生的地震没有联系。“此次空爆事件只产生了较弱的冲击波,也没有形成尘埃云,因此后续也不会对当地产生什么影响。”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目前初步判断这次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不是很快,可能没有全部燃尽,也就是说可能存在流星体残骸。”白金明说,寻找流星体残骸首先要分析判断流星体的飞行轨迹,然后再根据轨迹计算它的着陆区域,但是实际寻找的难度与着陆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关,“此次着陆地点可能位于山林深处,寻找有一定难度。”
如何看待此次事件?
“相比于近地小行星,此次迪庆州境内发生的‘火流星’空爆事件应该是由非常小的小天体引发的。”王晓彬说,类似事件并不少见,如猎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以及一些单个流星体或小的近地小天体陨落事件,都属于正常天文现象。
王晓彬解释说,根据近地天体轨道理论,类似于1米量级的天体撞击地球的频率平均每年都会有一次。此次“火流星”是一次小规模的撞击事件,而流星雨发生的频率则更高。“希望广大人民群众不要惊慌,也不要听信谣言,有关专家会及时通报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努力,我们对这类天体可以进行监测和预警。”王晓彬说,我国已经在着手建立近地小天体监测预警中心,着力搜寻还未被发现的直径超过100米的近地小天体,做好防灾减灾预警工作。
白金明介绍,实际上,国际天文界目前已经针对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的近地小天体进行编目,我国的紫金山天文台有一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专门针对此类天体进行监测研究。
王晓彬认为,此次事件对研究太阳系行星形成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对陨石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太阳系行星的组成物质。通过“火流星”的陨落轨迹可以推算其进入大气层之前的运动轨迹,有助于了解流星体的起源。
“除科研价值外,此次‘火流星’空爆事件还有宝贵的社会价值。”白金明说,希望有关部门积极寻找陨石坠落点,并加以保护,同时借此加大科普力度,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天文现象及其科学价值。
相关专题云南亮斑划空为小行星撞击专题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