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卫星】性能提升 稳定服务

政尔卡
限制会员

350

主题

2

回帖

-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8
航天 358 0 2017-11-6 16:56:57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此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北斗三号卫星相比北斗二号卫星性能大幅提升,卫星设计寿命达10年以上,在信号兼容性、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谢军特别强调,北斗三号在研制过程中,实现了重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特别是星载原子钟、大功率放大器、通道开关等星上部件实现了百分百国产,是引领中国宇航工程国产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北斗三号有信心提供稳定服务的重要保障。
  北斗三号要覆盖全球,为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服务,因此对北斗三号卫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卫星元器件的选择上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其次,卫星具有自主修复功能;第三,软件检测进行了更多的保障;第四,采取了多种软件、硬件措施保证服务不中断;第五,采用多项新技术提高了卫星的抗干扰能力;第六,采用多种科学手段,加强了卫星地面的试验验证工作。这些措施都将为大幅提高卫星的可靠性提供保证。
  此外,北斗三号采取了多种冗余措施,最大限度的增强系统的保险系数。比如系统建成后运行卫星数量大于服务必需卫星数,即卫星有冗余;配备了多台铷原子钟,形成“双保险”一起提供服务,即单机双备份;北斗三号卫星还采用了软件冗余,故障自我诊断,故障自我修复等多项措施,可保证系统可靠性,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
  当被问及卫星研制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时,谢军笑着回答:“困难太多啦!科学研究没有一蹴而就的,总要经过很多攻坚克难。” 他说,从确认组网技术状态到实现“产品成熟的单机可投产”之间时间很短,在这有限时间内还要确保质量可靠,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卫星进场后,试验队先后开展多次设计正确性检查、验证充分性检查与质量大检查。令他最难忘的瞬间就是春节期间进行热试验,队员们匆忙吃完饺子又赶回各自工作岗位。
DSC00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