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基因武器如何影响未来战争?不动一兵一卒达军事目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whlec
注册会员
256
主题
0
回帖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积分
195
私信
航天
679
0
2017-11-10 08:49:42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基因武器如何影响未来战争》
美国情报机构将基因编辑技术列为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据新华网报道,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亲口证实,有人在有目的地采集俄罗斯人的生物样本资料。此言一出,即遭爆炸性传播。俄媒随即报道,美国空军在一份生物样本采购招标中将目标锁定俄罗斯人。有俄专家警告,俄罗斯民众的生物样本未来或将被用于制造细菌武器,应监控此类收集活动。美国空军教育训练司令部10月31日向俄媒澄清说,美空军最大医疗部队、第59医疗部队的“先进分子监测中心”确实搜集了俄罗斯人的生物样本,但目的并不是制造细菌生化武器。
基因武器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编码,而研制出的新一代生物武器,能够从基因层面对敌发动攻击。简单来说,基因编辑技术就相当于一把基因“剪刀”,可以按照主观意愿将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段“剪接”到另一种生物上,从而改变其生理特征。基因武器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修改基因获得新的致病微生物,从而使对方的疫苗库失效。美国情报机构因此把基因编辑技术列为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杀伤力巨大的“生物原子弹”
安布雷拉、浣熊市、T病毒……这些游戏迷耳熟能详的名字构建了一个被失控的生物武器撕裂的虚拟世界:在秘密的科学实验室里,参与研究的上百名遗传学、生物工程学专家因感染病毒而变成了嗜血的“僵尸”,人一旦被他们咬伤或抓伤就会受到感染,立即变成同类。
实际上,从一战时期德国的流感细菌武器,到二战时期日本的731部队,再到冷战时期苏联规模空前的生物武器库,每段关于生物武器的历史都不可避免地泛着血腥,令人不寒而栗。进入21世纪以来,基因编辑技术蓬勃发展,人类基因组图谱顺利完成,生物武器的研究也进入了基因武器时代,一场现实版的“生化危机”或将拉开序幕。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使研制基因武器成为可能。基因武器建立在对基因信息的载体——脱氧核糖核酸进行重组的基础之上,借助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实现基因分离和重组,形成复合脱氧核糖核酸,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微生物实现基因转移,制成可改变遗传物质的生物武器。
由于基因武器是“剪”出来的新病毒、新细菌,遗传密码只有设计者才知道,对方很难及时破译并研制出新的疫苗与之对抗。即使更新了疫苗库,仍有源源不断的新的基因武器“整装待发”。研制疫苗的速度必定赶不上“投毒”的速度,这样一明一暗的“较量”,显然对防守的一方极为不利。
特别是随着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致病微生物的完整基因序列已被发现,这些微生物可能都是引发“生化危机”的始作俑者。只要找到基因密码的突破口,就很容易将它们改造成杀伤力巨大的“生物原子弹”。
不动一兵一卒达成军事目的
与传统生物武器一样,基因武器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不破坏非生命物质等特点。使用者不必兴师动众,只要通过人工、飞机、导弹等运载方式将基因武器投放到敌方区域,就能达成军事目的。显然,基因武器具有很多传统生物武器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基因武器的传染性及杀伤力更强。例如,通过移植繁殖能力强的基因片段,可以将致命病菌的繁殖扩散力增加数倍;通过移植致病能力强的基因片段,可将致死率提高至100%左右。其次,基因武器隐蔽性极强。针对不同的军事目的、环境及攻击目标,使用者可以人为设计基因武器的潜伏期。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把基因武器做成一种“定时炸弹”,并且“倒计时”最长可达十年之久。这是基因武器与传统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最主要的区别。
一旦基因武器投入使用,将使未来战争发生巨大变化:
——战争模式将发生变化。敌对双方可能在战前使用基因武器,使对方人员及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丧失战斗力,在不流血中被征服。
——军队编制体制结构将发生变化。战斗部队将减少,而卫生勤务保障部队则大量增加。
——战略武器与战术武器将融为一体。未来战场将成为无形战场,使战场情况难以掌握和控制,给军事防御和军事医学研究带来新课题、新挑战。
基因武器将起到战略威慑作用
2014年以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带来了一场科学界的革命。CRISPR系统,简单来说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菌可以利用该系统不动声色地把病毒基因从自己的染色体上切除,这是细菌特有的免疫力。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CRISPR系统被发展成了一种高效、简捷的基因编辑技术,像一把万能的基因“剪刀”,能够同时开启或沉默某些基因,实现基因的“批量化”编辑。
该技术的发展使基因武器的研发如虎添翼,能够使基因武器靶标人群更精准、更快速,威慑力更大。美国情报机构已把“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列为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是,就CRISPR技术本身而言,目前还只局限于实验室中,实验失败率很高,更不用说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现代战争向着多维度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战争更大程度上是对物质、能量、装备以及数据信息的对抗。以慢性杀伤人畜为手段的基因武器是否能用于实战,使用代价究竟有多大,这些问题还有待商榷。
此外,基因武器的“屠杀”不分军民,会带来严重的政治和道义上的风险,后果不可估量。而且,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运气不佳,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伤到自己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长远来看,基因武器更多的是起到战略威慑作用。在现实世界里,人类对生命秘密的探索不过是冰山一角,基因工程并不是上帝的造物手,肆意滥用基因武器必将给全人类带来不可预测的灾难。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