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国内主要商业航天企业发展现状(上)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242
0
2017-11-22 18:47:19
近年来,商业航天已经成为全球航天发展的新动力,2015年全球商业市场收入约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中的76%。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并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业务范围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商业卫星应用,扩展到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提出,中国航天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技术能力从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服务模式从试验应用型为主向业务服务型为主转变,发展机制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多元化、商业化发展转变,国内商业航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当前,国土资源、地理测绘、能源开发、城乡建设、应急救灾等行业领域对卫星通信应用、卫星导航应用和卫星遥感应用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国内民营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商业卫星发射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一、政策基础
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商业航天领域陆续出台了鼓励性支持政策,形成了一定的政策基础,为国内商业航天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1.
国家航天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对商业航天做出了明确规划,提出了“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卫星研制和系统建设”、“公益与商业兼顾类项目实行国家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商业类项目以社会投资为主”、“鼓励并支持有资质的企业投资建设规划内的卫星”等内容,为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提供了政策引导。
提供专项支持方面,大力推动卫星导航和遥感应用产业的发展,如《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
发展航天装备方面,《中国制造2025》将航天装备确定为重点制造领域之一,明确提出要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的能力,同时提到要“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提出“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多层面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
加快航天立法方面,2013年国家《航天法》立法工作正式纳入规划,其内容将覆盖航天科研生产、卫星服务、宇航产品和技术出口和航天金融保险等环节,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
地方政府重视商业航天发展
目前,部分省份已将商业航天视为战略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例如,京津冀地区印发了《京津冀协同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发布《关于促进湖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湖北省相继出台《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意见》、《湖北北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5-2020年)》;吉林省编制《吉林省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黑龙江省编制《黑龙江省卫星应用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江西省出台《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福建省印发《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
二、主要参与者
1.
传统航天企业发力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传统航天企业是指原本为政府、军队、国家安全需求服务提供航天技术和基础设施等资源的企业,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商业航天大潮下,传统航天企业纷纷探索按照市场化模式组建新的商业航天企业,推动新的商业航天领域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未来将在商业通信卫星系统、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卫星导航应用、卫星系统综合应用商业化发展、低轨数据采集星座、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继续拓展航天应用领域。2015年9月,北京四维商遥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向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2016年10月,全新打造的航天运输及商业火箭发射平台——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成立,业务涵盖航天发射服务、空间资源利用和亚轨道飞行体验等三大板块。
长征火箭公司亚轨道飞行体验示意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重点推动“飞云”“快云”“行云”“虹云”和“腾云”五大商业航天工程实施,持续构建快舟、开拓、羽舟、乔舟、轻舟五大系列运载系统。2016年2月,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业务包括火箭总体设计、火箭总装集成和发射服务承包三部分。2017年1月,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完成首个纯商业发射任务。预计2018年初,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将进行首飞。
快舟一号甲火箭发射升空
2.
科研院所进入商业航天意愿强烈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科研院所也纷纷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成立了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中科遥感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企业。科研院所借助商业化运营,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压力和动力驱动,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技术进步与集成创新。
2014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技术入股并成立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长光卫星公司发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2017年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根据规划,长光卫星公司将在2030年前完成138颗卫星组网,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和全球任意点10min内重访能力,提供全球最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航天信息产品。
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鸟巢国家体育场
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机构天仪研究院专注研制面向商业市场的航天系统与载荷,通过微小卫星为客户提供在轨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解决方案,以及在轨支持和保障。天仪研究院先后成功发射了潇湘一号和陈家镛一号卫星,自主研制的MiniHubble卫星计划于2017年12月发射。
潇湘一号卫星示意图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