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空对空导弹将是21世纪初机载武器系统的发展重点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nbby
限制会员
427
主题
-1
回帖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积分
-1108
私信
航天
404
0
2017-12-1 16:21:32
21世纪初的空战更加强调非接触的全方位超视距作战,因而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将是机载武器系统的发展重点。目前,现役和在研的射程超过40千米的型号已有10余种。其中,中距空对空导弹发展较快,21世纪初的中距空对空导弹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主动末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用管”能力;采用复合制导,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和攻击隐身目标能力;提高了导弹的巡航速度,使其具有较大的不可逃逸攻击区和较强的末端机动过载能力,可有效攻击第四代战斗机;采用弹载高速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采取多种电子对抗措施,使导弹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R-37是俄罗斯第一种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用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第四代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最大特点是尾部为14个薄型蜂窝三维结构的栅格舵,尾翼可折叠。采用惯导、无线电指令中继制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导引头为单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对目标的截获距离为20千米;主动激光引信,破片式高能装药战斗部,战斗部重21千克;动力装置为单台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4马赫,最大射程50千米。R-37导弹主要装备苏-27、苏-30、苏-35、米格-29、米格-31等战斗机。 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是美国空、海军联合研制的全天候、全方位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有A、B、C、D四种型号。基本型AIM-120A,尖卵形头部,大细长比弹体,4片小展弦比弹翼呈“XX”形配置;复合制导体制,采用捷联惯导+无线电指令修正作为中段制导,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导引头作为末制导。最大机动过截35g,最大速度5马赫,典型迎头攻击距离50千米。该弹已多次应用于实战,取得较好战果,命中率超过80%。装备的作战飞机有F-14、F-15、F-16、F/A-18、F-4F、“旋风”、JAS·39和EF2000等。 法国的“米卡”空对空导弹首次将中距拦射和近距格斗双重任务集于一身,采用可互换使用的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导引头,具有“发射后不用管”能力。用于中距拦射时,末端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米卡”弹径170毫米,弹重110千克,是超视距空对空导弹中的“袖珍一族”。“米卡”由推力矢量+气动舵控制,最大机动过载50g。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离轴角±60°,最大射程55千米。装备的战机有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英国的“海鹞”、“旋风”,瑞典的“鹰师”等。 21世纪初天空中异军突起的“新潮一派”将是远距离空对空导弹。为了适应未来“全距离”空战的新特点,这类远程空对空导弹大量采用了先进技术,使导弹性能有了质的飞跃。预计21世纪初,将有以下主要的远距空对空导弹活跃在空中舞台上:俄罗斯的KS-172(射程400千米)、R-37M、Kh-31p(射程200千米)、R-37(射程150千米);美国的ASALM(射程380千米);法国的ASMP(射程250千米)。这些远程空对空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决定空战胜负至关重要的预警机、加油机和电子干扰机等。其特点是:采用新的动力装置,如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或冲压脉冲发动机,以提高导弹的平均速度和末端速度;采用新的阻力小、效率高的气动布局,加装推力矢量控制装置,以提高导弹的机动性;采用双模寻的导引头,提高远程空对空导弹全方位打击精度。(解放军报/刘治德 刘江平) 本文编辑:郭多娴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