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航天企业怎样研发电动汽车燃料电池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nbby
限制会员
427
主题
-1
回帖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积分
-1108
私信
航天
361
0
2017-12-1 16:33:06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什么?燃料电池发动机。在这一研发领域里,一院11所抢了个先。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却极具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的高科技项目——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应该说,这种目光是具有世界性的。日本政府认为该技术是21世纪能源环境领域的核心;《时代》周刊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列为21世纪10大高技术之首;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将燃料电池技术列为27项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之一。氢能时代来了 这并非耸人听闻:谁抢占了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技术制高点,谁就将在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经济利益。之所以这样说,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人类将迎来氢能时代的高速发展。蒸汽机和内燃机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动力系统,消耗了大量的煤和石油。人类在失去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能量转化效率高、清洁无污染,这两大突出优势使其异军突起。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高效的能源,人类将进入氢能时代。 其二,这一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以说,凡用电的领域都可以应用。比如,这一系统作为燃料电池发动机可用于电动汽车;作为再生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可用于空间站;作为动力系统可用于飞机、潜艇和舰艇。此外,在水下机器人、通信系统、中小规模电站、家用电源以及其他可移动电源领域都可应用。风景这边独好 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触发的最大焦点将是:汽车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这也将是不争的事实:谁发展成功了,将赢得21世纪市场的主导权;谁落后了,将从行业中被除名。 我国“863计划”中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里,已经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列为重点项目。11所抓住机遇,打进了这一颇具发展前景的高科技“盘子”。 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水热管理、调节控制等组成部分,这与11所研制的氢氧发动机在系统组成上非常相似。尤其是在系统工程的管理和开发上,该所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2000年7月,11所开始了研究工作,并着手建立了5千瓦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试验装置。2001年4月,该所在我国燃料电池研究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氢—空气自动控制发电,获得了第一条主动调控的功率曲线,体现了汽车的实际工作模式。同年11月,“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对全国公开招标,11所脱颖而出。疯狂中的冷静 选择这样一个发展项目,11所的决策者把眼光放得很长远。2003年至2005年,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市场;2010年至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开始高速发展。这是发达国家紧锣密鼓安排的时间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全世界有60余家公司正在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而努力工作。其中,世界10强企业中有7家正在跃跃欲试。 业内人士称,电动汽车国际商业化进程的速度空前,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发达国家已进入商业化前的准备。到2020年,汽车工业将面临残酷的结构调整问题,而由此带来的新技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和由此而带来的“黄金”,已使很多发达国家坐不住了。 面对“疯狂”,11所冷静应战。从组织上,所内专门成立了燃料电池发动机事业部;从经费上,克服困难,自筹资金;从人员上,请来一些有专长的老同志坐阵,老中青技术人员齐上阵。其研究进展情况更是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领导和“863”电动汽车专项专家组的关注和肯定。同时,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一院的领导也多次到11所视察这一项目的进展情况。角逐进行时 有专家预测,由于国际上在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激烈竞争,有关市场可能提前启动。而且,其增长速度有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据美国宇航局分析,到2002年,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市场的年销售额将达到80亿美元。 已经走在这一项目国内发展前沿的一院11所,积极寻求技术创新。但是,面对工艺、加工难度大,经费紧张等难题,他们也有一种渴求“蛋糕”做大的焦灼。毕竟,竞争残酷、份额有限。目前,要想使这一系统得到应用,必须在原有5千瓦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功率更大的工程样机。为此,11所下一步计划开展30千瓦至50千瓦氢氧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攻关工作。 从国内情况看,在燃料电池的研发领域,中国在4年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多年的历程,拥有全世界164项专利中的41项。但与美、欧、日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样车路试。国家科技决策层希望,到2005年,研究人员能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用车。据了解,国产燃料电池发动机还将在2005年和“洋品牌”竞标,争夺装备北京奥运会绿色环保车队的商机。 令人关注的是,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启动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为此将投入超过1亿元巨资。 面对这场世界性的高新技术角逐,中国航天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航天报/作者 闻扬扬) 本文编辑:郭多娴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