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2006年全球卫星解体数量显著增加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ddfg
金牌会员
437
主题
-1
回帖
1016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4 积分
积分
1016
私信
航天
189
0
2017-12-1 17:00:53
虽然在2005年6月到2006年5月期间,没有探测到卫星解体的情况,但在2006年的后8个月,共探测到8颗卫星解体,平均一个月有一颗卫星解体,这是1993年以来,卫星解体数量最多的一年,其中2006年第四季度解体4颗卫星,包括一个日本的火箭,两个美国火箭和一个俄罗斯的航天器。
2006年8月14日,俄罗斯发射“宇宙2423”
地球
观测卫星,该卫星是宇宙系列的第8颗卫星,卫星在200km~300km高度正常运行了4个月,在任务结束末期,航天器发生明显爆炸,在远地点1100km处探测到180块空间碎片构成的空间碎片云。2006年11月17日,宇宙2423卫星结束任务,并产生许多空间碎片,其中28个空间碎片在再入大气层之前,被美国空间监测网列入目录(卫星29604-29631)。一些空间碎片被弃置在远地点850km以上的轨道,所有空间碎片在30天内均脱离轨道。
2006年11月4日,德尔它IV火箭二级发动机在发射之后不久解体,产生了至少62个空间碎片,该火箭将携带的有效载荷发送到
太阳
同步轨道1个半小时后,成功地进行了受控大气层再入,但在轨道插入和离轨期间,德尔它IV火箭二级发动机排射出上述空间碎片。目前碎片的性质和引发碎片的原因还不确定,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调查的目的是确定空间碎片发产生机理以及德尔它IV火箭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出现。
2006年12月3日,德尔它II火箭二级发动机在发射NASA的COBE卫星后发生解体,火箭在任务的末期已进行了消能处理,不应该包含产生火箭解体的能量源。在发生解体时,火箭处于685km×790km,倾角97.1o的轨道。到12月底,已没有空间碎片被美国空间监测网列入目录,但仍有30多个空间碎片在监测中。从较积极的角度看,这些空间碎片已经快速衰减。这些特性表明,这些碎片的面积-质量比较高。发生事故后的调查表明,火箭当时正在快速翻转,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受到小型物体的撞击等原因正在评估中。
2006年最后一次航天器解体是日本H-2A火箭的第二级发动机发生解体,H-2A火箭的第二级发动机在轨道停留时间不到4个月。发生解体时,火箭在430km×490km,倾角97.2o的轨道。美国空间监测网探测到不到20个空间碎片。此次解体与2006年8月份,H-2A火箭的第二级发动机的解体类似。所有的碎片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再入地球大气层。
(摘译自美国空间碎片计划办公室《空间碎片季度报告》2007年第1期)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