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应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黑洞
454
0
2017-12-1 17:10:34
英国《自然》期刊上6月2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宇宙学论文,报告了一个通常处于休眠状态的超质量黑洞(SMBH)撕碎了一颗临近的恒星。该研究分析了收集到的X射线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这颗恒星经历的“潮汐瓦解事件”和被吸入超质量黑洞的过程。这为研究通常处于沉睡状态的黑洞的引力效应开辟了新方法,并可以将其用于测量黑洞的自旋。 目前,人类对超大质量黑洞周围时空的了解,是基于积极吸积的黑洞。遗憾的是,有90%的超大质量黑洞处在休眠状态——相当于是“沉睡的巨人”。而“潮汐瓦解事件”对我们来说相当于短暂唤醒这些“巨人”,为研究这一数量庞大的黑洞提供了机会。这一事件通常在一颗恒星太过靠近星系中心的黑洞时发生,黑洞产生的潮汐力会撕裂这颗恒星,部分恒星碎片会被高速分裂,或进入了黑洞的吸积区,或被抛射进入宇宙空间里。而如果某些物质落入黑洞中,则会导致不同X射线信号出现。 此次,美国马里兰州大学艾琳·卡拉和她的研究团队,使用被称为“X射线混响映射”的技术,重新分析了2011年探测到的被判断为一次“潮汐瓦解事件”的X射线数据,也就是“Swift J1644+57”。他们报告了对铁发射的X射线的回声,即被称为混响的观测结果。对这些混响的分析,揭示出它们来源于吸积流的内部,并伴随着以高达光速一半的速度流出的反射气体。 虽然本次研究中科学家并没有估计这个黑洞的自旋,但他们指出,随着未来对气体流动建模的改进,将可能用于测量黑洞的自旋——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测量那10%主动吸积的黑洞,也可以测量宇宙中另90%“不积极”的休眠黑洞,进而窥视黑洞这一宇宙中最神秘现象的性质和行为。来源:《科技日报》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土星
木星
中国航天
天文知识
图片
航天
天文理论
金星
地球
天体物理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