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导航卫星:安装在太空中的“指路灯”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仙女座
限制会员
385
主题
-1
回帖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积分
-1065
私信
航天
417
0
2018-1-5 16:53:5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出门越来越离不开导航,面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只要打开导航系统就不会迷路。你知道导航系统是如何工作吗?人类又是如何通过人造卫星来观察地面上的人与汽车呢?
导航卫星是如何指路的
古时候,人类依靠
太阳
、月球、北极星等星体来辨别方向,后来又发明了罗盘和指南针。直到20世纪,人类才发明了电信标,从此踏上了海洋船舶与航空器导航的新征程。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之后美国科学家在跟踪它的过程中发现了多普勒效应,他们认识到:通过卫星所测量到的多普勒频移,能够确定卫星的运行轨迹,而知道了卫星的轨迹,就可以反推出接收机所在的位置。这一科学发现帮助人类建立高精度、全天候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很多人一想到导航系统,脑海中立即会出现“GPS”这三个字母,“GPS”开创了卫星导航的先河,因此被人们认为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代名词。那么,究竟什么是卫星导航系统呢?它又是如何给人类指路的?
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用户定位设备、地面台站和导航卫星。我们以“GPS”为例来说明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GPS”由32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地公布在距离地面约20200千米的6个倾斜轨道上,以12小时的周期环绕
地球
运行。它们与地面台站组成网络,每隔1~3秒就会向全球用户播报信息,让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够在任何时间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信号。
这些信号能够给用户提供最精确、最新的定位,其精度甚至可以达到5米以内。
“GPS”导航系统
人造卫星如何“看清”地面上的人和汽车
人类都渴望自己能够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现代遥感卫星的出现帮助人类实现了这个梦想。遥感卫星在距离地球成百上千米的太空,仍然能够“看清”地面上的人和汽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卫星上安装了高分辨率相机和各种遥感设备,它们就是卫星的“千里眼”。
卫星上安装的可见光学遥感相机,与平常生活中见到的相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焦距却达到了几米到十几米,通光口径也很大,主镜头的直径有1米。只是加大镜头会受到材料及制造工艺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又研制出了用电荷耦合器件模拟合成孔径的相机,得到的数据由计算机来处理,能够将多张数码照片叠加得到高清图像。
人造卫星在天上,如何才能拍出质量较好的照片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光照条件。光学遥感卫星要在有最佳日照时拍照,最佳轨道是高度在300~900千米之间的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在这样的轨道之上,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变,而且卫星经过的所有区域都是白天最佳的光照时刻。良好的光照条件为拍照高质量照片打好了基础。
当然,虽然这些光学成像卫星都拥有“千里眼”,不过也有它们看不到的区域,比如处于阴暗处的被测目标,或者被云、雾、伪装物遮挡等等。由于光照条件不佳,甚至没有光照,卫星上的可见光相机就看不到了。
真正能够无所不见的是多光谱遥感和微波遥感技术,它们才是真正的“千里眼”。一台多光谱探测器既能够监测全球的气候变化,又能够对汽车进行精细的观测。
卫星图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来源: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