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首位“星际访客”覆盖隔热层 不怕与太阳亲密接触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533
0
2018-1-6 00:24:39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1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称,英国科学家对首个明确检测到的“星际访客”——‘Oumuamua进行了最新观察,认为其长期暴露在宇宙射线中,导致该系外天体表面形成一层隔热且富有有机物的保护层。依靠对该星体结构特征和历史的确认,科学家们对
太阳
系附近星际天体将有更深认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10月底宣布,‘Oumuamua是科学家确认检测到的“拜访”太阳系的星际天体,也是迄今所发现的第一个此类天体。该星由“泛星计划”1号望远镜10月19日发现,随后欧空局(ESA)也进行了证实。该天体直径约400米,移动速度很快,运行轨迹不同于普通太阳系小行星或彗星,也就是说,它来自太阳系之外。国际天文学会将其命名为1I/2017 U1。欧空局为它另取了一个夏威夷语名字‘Oumuamua,意为“远方的信使”。
此前,行星科学家一直以为星际天体中大部分是主要由冰块构成的小天体,与彗星相似。然而,‘Oumuamua在近距离路过太阳时,却并不具备“彗发”。
在最新观察中,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天文学家阿兰·费兹西蒙斯及其同事获得了该天体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0.3微米至1.8微米)的完整光谱,以此确定它的结构组成。他们发现,该星体表面的组成成分存在差异,且表面和太阳系小天体比较相近——覆盖含碳冰,其结构受宇宙射线影响。研究人员由此建立了一个‘Oumuamua热性质模型,随后他们确定,这个星体应有一层半米厚的含有机物材料,能够保护含水和冰的类彗星天体内部结构在路过太阳时不会蒸发。
这些观察结果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了这个独特天体过往的演变和今天的结构,同时也有助进一步理解游走在太阳系附近的星际天体。(记者 张梦然)
来源: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