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超新星“爆发”产生的粒子会不会改变地球的气候?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osmos
金牌会员
458
主题
-2
回帖
1139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积分
1139
私信
航天
361
0
2018-1-11 00:14:47
考虑到影响
地球
大气的诸多复杂因素,可能粒子物理对天气的影像让人无法感知。但有一位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新论文,该论文探讨了到底多少高能星际粒子才会影响地球的气候。
丹麦国家空间研究所的亨利克·斯文斯马克(Henrik Svensmark)长久以来一直推崇一种名为“宇宙气象学”的理论,他认为外层空间的高能粒子可以影响地球上的气候。他的小组发表了新的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肯定他的这个想法。 但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与导致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很大的不同。
Svensmark的新主张来自于一个八立方米钢罐的实验。通过增加通过钢罐的带电粒子数量,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云”,形成了悬浮在室内的少量固体和液体颗粒。结合科学模型,他们提出的进一步证据表明,来自太空的带电粒子可能会影响天气。
当然,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假设,更多的宇宙射线可能意味着会导致地球更的更凉爽。Svensmark难以置信地提出,关于气候变化的理论至少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是同一原理。
瑞士日内瓦CERN的研究人员Hamish Gordon正在进行一个名为CLOUD的类似实验。Gordon在一份声明中写道,实验本身提供了“一个有趣而可信的结果”,“如果经得起更详细的审查,这可能是对气溶胶微观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是他对实验结果持怀疑态度。他对Svensmark发表的声明提出了质疑:“我们有一个难题,如何来解释空间粒子影响地球上的气候。”
戈登告诉Gizmodo这是一个无法用实验实现的说法。他指出,云的增长率只增加了5%。“在过去几千年的气候条件下,这对大气中的总体云粒子浓度或温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最近从云实验与Svensmark实验的结果对比发现,“宇宙射线强度不能有效的影响地球气候”。树木和人类对云的形成和创造地球冷却云的影响要比宇宙粒子强得多。
毫无疑问,带电粒子对实验室中云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是,全球气候变化无法轻易解释,特别是考虑到大量证据表明人类正在通过释放温室气体来影像它。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