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朝鲜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展与展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526
0
2018-1-18 11:36:48
2016年,朝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展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共计完成19次导弹发射(包括中远程导弹10次),成功发射了银河-3运载火箭和完成2次核试验。2017年至今,朝鲜已完成20多次导弹发射,包括首次进行飞行试验的北极星-2和
火星
-12、14、15共四款新型的弹道导弹,共计发射12次,且成功进行了1次新型火箭发动机的试车试验和第六次核试验。其中最近的2017年11月29日,朝鲜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方向发射了火星-15远程弹道导弹。从密集试射弹道导弹来看,朝鲜正加速推进弹道导弹的研制和试射工作,虽试射成功率较低,但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1 朝鲜弹道导弹装备研发概况
朝鲜弹道导弹技术主要源自对俄飞毛腿及SS- N-6两型导弹的仿制,通过改进和并联发动机、增 加级数、增大导弹规模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射程, 形成了近中远射程基本衔接的弹道导弹系列。
目前,朝鲜在役在研的近中远程弹道导弹共计 14型。其中,近程导弹(射程1000km以下)在役共 三型,为KN-02和飞毛腿-B、C;中近程弹道导弹
(1000~2000km)在役共三型,为劳动-1、2、大 浦洞-1导弹;中程弹道导弹(2000~5000km)在 役共一型,为“舞水端”导弹,在研共三型,为潜射 北极星-1、陆基北极星-2和2017年5月14日最新发 射的火星-12;远程弹道导弹(5000~8000km)在 研共两型,为大浦洞-2和KN-08;洲际弹道导弹
(8000km以上)在研共两型,为大浦洞-2改进型、 火星-15导弹。目前,朝鲜在研在役弹道导弹覆盖了 近、中、远程和洲际所有射程,同时正在加大力度研 制中远程陆基、潜基新型弹道导弹。
以“飞毛腿”导弹为基础发展“劳动”中程弹道导弹
“劳动”弹道导弹是朝鲜于20世纪80年代中 期 自 行 研 制 的 第 一 种 中 程 弹 道 导 弹 , 采 用 单 级 液 体构型,发射质量为15.5~16.5t,弹头质量为 800~1000kg,可携带高爆弹头、化学弹头、核弹 头,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射程为1000~1300km,命 中精度约为2000m,其打击军事目标的能力较弱,但 可袭击人口稠密的城市。朝鲜在黄海北道、慈江道、 江原道活坪地区部署劳动-1导弹约一百余枚。
劳动-2是劳动-1导弹的增程型,于20世纪90 年代研制,通过减小有效载荷质量和减轻弹头结构 质量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发射质量16t,弹头质量 700kg,最大射程1500km。有报道称,劳动-2导弹 改进了制导系统,并引进了伊朗流星-3导弹的弹头 技术,在弹头内部安装了4台小发动机,以调整再入过程的飞行姿态,从而提高导弹精度,圆概率误差为 250~500m。目前,朝鲜劳动-2导弹的部署数量约 三百余枚。
以“劳动”导弹为基础研制“大浦洞”中远程导弹
朝鲜于1990年开始研制大浦洞-1导弹,为两级 液体构型,发射质量20~25t,弹头质量约750kg,可 携带高爆弹头、化学弹头、生物武器、核弹头,射程 2000km。1993年,朝鲜在大浦洞-1导弹的基础上研 制大浦洞-1 SLV运载火箭,后来称为银河-1运载 火箭。目前,朝鲜约有15枚大浦洞-1导弹用于应急 部署和试验。
大 浦 洞 - 2 是 三 级 弹道 导 弹 , 发 射 质 量 6 4 t , 弹长约32m,弹头质量500~1500kg ,射程达 4000~6000km,覆盖日本全境和阿拉斯加地区。目 前,朝鲜拥有约5枚大浦洞-2导弹。
朝鲜又在大浦洞-2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研制了大浦洞-2 SLV型(即银河-2、3)运载火 箭,先后在2009年、2012年和2016年5次以发射卫 星的名义来验证相关技术能力,最后两次发射取得 成功,标志着朝鲜远程导弹在推进、分离等技术方 面取得了突破。
以R-27为基础研制“舞水端”新型中程导弹
据“全球安全网站”报道,“舞水端”导弹是 朝鲜于1992年5月以苏联SS-N-6潜射弹道导弹为 基础而研制的,通过一定改进,提高了射程。“舞 水端”为单级液体导弹,弹长约12m,发射质量 19~26t,采用机动发射装置。若携带质量为1000kg 的弹头时,射程可达2500km;若实现弹头小型化, 携带500kg弹头时,射程可达4000km。
2016年,朝鲜开始频繁进行“舞水端”导弹的 飞行试验,全年共开展7次,其中6次发生爆炸而失 败。特别是4月的发射,导弹发射5~6s后发生灾难 性爆炸,损坏了发射车并导致人员伤亡。6月朝鲜再次发射2枚“舞水端”导弹,首枚飞行150~160km 后 炸 成 多 块 碎 片 , 第 2 枚 成 功 , 最 大 飞 行 高 度 达 1413.6km,飞行距离400km,最终落入日本海。目 前,朝鲜在平安南道阳德郡和咸镜北道虚川郡上南里 等2处导弹基地,部署了10多枚“舞水端”导弹。
借鉴和自研结合的KN-08新型远程弹道导弹
2012年4月15日,在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阅 兵式上,朝鲜首度公开了KN-08新型远程导弹。该 导弹于2009年开始研制,2011年末加快研制步伐,并 进行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从2011年到2013年2月, 朝鲜进行过4次KN-08导弹发动机试车,均发生爆 炸事故。2013年2月,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 发射场进行KN-08导弹的发动机燃烧试验,仍面临 一些技术问题,短期内尚难进行导弹全过程的飞行试 验。2016年4月,朝鲜宣布完成了1次KN-08导弹的 发动机点火试验。
根据朝鲜公布的该型导弹照片,KN-08为三级 导弹,弹长约18m,弹径约为1.8~2.0m,发射质量 35t,弹头质量700kg,射程5000~6000km,可打击 美国西海岸目标,美国国防部也将其视作警戒级别最 高的导弹。但据报道,KN-08在研制过程中,由于 技术上遭遇难以克服的瓶颈,如多弹头技术和三级推 进技术等,朝鲜对KN-08的技战术指标作出重大调整:放弃三级推进技术,改在较为成熟的两级弹体上 装载更大的弹头。
借鉴“舞水端”和KN-08的新技术 研制北极星-1潜射导弹
朝鲜尚未公布北极星-1(KN-11)的具体性 能,但根据美国情报部门对大量卫星图片比对得出, 该导弹为两级固体导弹,弹长6.8m,弹径1.1m,弹 头质量1.18t,射程2000km,采用朝鲜自行研制的新 浦级潜艇进行发射。
目前,媒体披露了9次KN-11潜射导弹的试验 情况,包括地面弹射、水下平台和潜艇弹射。2016 年4月和7月,KN-11导弹分别在飞行30km和10km高度后发生爆炸;8月,该导弹采用高弹道,飞行约 500km后落入海中,首次成功验证了全弹道飞行过 程。此外,美韩专家通过几次发射图片推断,目前 KN-11导弹出水后点火的技术已经比较稳定。
在北极星-1潜射导弹基础上研制的 北极星-2陆基固体导弹
2017年2月12日,在平安北道芳岘一带的军事基 地向半岛东部海域成功进行了北极星-2导弹首次飞 行试验。该导弹飞行约500km后落入日本海,飞行高 度约500km,飞行时长253s。随后朝鲜又进行了北极 星-2导弹4次发射试验,仅失败1次。
北极星-2是在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的基础 上改进而来的陆基固体导弹。北极星-2导弹长度 8.8m,弹径1.4m,其中第一级长度4.25m,第二级 长度2.5m,弹头2.05m,射程约为2000km。北极 星-2导弹采用的是“风暴虎”主战坦克改进的履带 式底盘车辆进行冷发射,外观设计上借鉴了俄罗斯 SS-14导弹的15U59发射车设计。发射筒长12.5m, 筒径1.6m。由于朝鲜目前中远程导弹多数采用坑道 隐蔽、开出坑道即可发射的部署方式,北极星-2导 弹是目前朝鲜已经曝光的弹道导弹中,具备一定的机 动性,且最接近实战能力的型号。
采用新型大推力液体发动机研制的火星-12中远程导弹
2017年4月,朝鲜在大规模阅兵式上首次展示了 火星-12这种大型车载式远程导弹,当时外界对此 导弹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在4月29日,朝鲜在平安南 道北仓一带进行了火星-12导弹的首次发射,导弹 于发射后数秒内在空中爆炸,发射失败,飞行高度 71km。随后,朝鲜先后进行了火星-12导弹3次飞行 试验,全部取得成功。火星-12导弹在2017年4月朝 鲜大规模阅兵式上首次展出,有外界分析认为,火 星-12导弹采用了新型液体大推力发动机,最大射程 为4800km。
据德国火箭数据库公布的火星-12相关资料和 图片,结合国外公开报道初步分析判断:火星-12弹 长16.5m,弹径1.5m,弹头质量约1.7t,采用“一 台RD-250主发动机+四台游动发动机”的结构布局 的单级液体导弹,采用发烟硝酸和偏二甲肼推进剂。 可能采用2017年3月18日进行试车试验的新型大推力 液体发动机,推力可达到80t。
根据火星-12首次发射试验的飞行距离 787km,飞行高度2111.5km推算,经弹道设计优 化,该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4800km;若弹头质量按 1.2t初判,射程最大可达5634km;若弹头质量按2t初判,射程最大可达4407km。此外,从火星-12的 发射视频上可以看出,该型导弹起飞过程较快,加速 性能好,初步判断推重比较大,有较强的投掷能力, 具备加装二级形成射程更远的火星-14的能力。
在火星-12基础上加装二级研制的火星-14远程导弹
2017年,朝鲜成功进行2次火星-14导弹的飞行试 验,全部取得成功。从两次发射分析,朝鲜仍旧采用高 弹道的方式进行发射,该方式可用较短的射程达到全射 程相同的导弹飞行速度,测出导弹在所有动压环境下飞 行状况,体现出朝鲜“火星”系列的研制越来越尊重客 观规律,其技术水平近两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德国火箭数据库分析,火星-14导弹弹长 19.5m,弹径1.8m。第一级和火星-12采用相同的 设计,质量从火星-12的22.74t增加到32.77t,燃烧 时间增加到183s。第二级采用的发动机目前还没有任 何相关报道,有可能采用苏联时期的4D10发动机。
以火星-14为基础研制的火星-15远程导弹
据报道,2017年11月29日,朝鲜由平安南道平 城市一带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方向发射了火星-15 远程弹道导弹,飞行距离约950km,最大高度约 4475km,飞行约53min后,落入日本海,飞行试验 取得圆满成功。本次试射确认火星-15导弹系统的所 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根据战略武器系统的使命 保证战斗环境中的可靠性;尤其验证了飞行中段姿态 操纵及速度校正的准确性、采用推力矢量控制的大功 率发动机和高比推力发动机的动作正确性、相应的制 导参数的正确性,以及新研制的9轴自行发射架的机 动及起重能力、发射系统的动作可靠性。
根据“北纬38度”网站报道,火星-15导弹为 两级液体弹道导弹,从外形特征来看,火星-15第一 级采用2台火星-14第一级发动机,这种双燃烧室的 构型类似于苏联RD-251发动机,可推算出第一级发 动机起飞推力为80t,起飞质量约为40~50t。目前还不能确定火星-15第二级构 型。但通过火星-15导弹外 形尺寸可推算出,该导弹携 带推进剂的质量比火星-14 多出50%。对于第二级推进 系统作保守假设,火星-15 可将1000kg的有效载荷投送 到美国本土。
2 技术能力分析
目前,朝鲜正加大力 度研制中远程陆基、潜基新 型弹道导弹,力求中远程导 弹的多平台打击能力,进一 步提升导弹生存能力和可靠 性,增强远程导弹乃至洲际 导弹的威慑能力。
弹道导弹总体能力分析
目前,朝鲜现役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在 1300~3000km之间,已经具备独立研制射程2000km 以上的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技术能力。朝鲜现阶段基本 掌握了中程弹道导弹技术,批量部署了劳动-1和2导 弹,具备攻击韩国和日本的能力。“大浦洞”系列导 弹发射表明朝鲜初步掌握了多级推进、级间分离等远 程导弹技术,但在制导控制、弹头技术、结构和防热 技术方面仍待大幅提升。但“舞水端”等新型中远程 导弹技术尚未经过充分的验证,其可靠性和实战能力 都较低。KN-08新型远程导弹的很多关键技术还有 待攻克,目前仅具有威慑象征性意义。
2017年,朝鲜采取频繁进行新型中远程弹道导 弹试射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正在加大力度研制中远 程弹道导弹和拥有战略核武器的决心,并力求实现中 远程导弹的多平台打击能力。截至目前,2017年朝鲜 共进行四款新型中远程导弹飞行试验12次,包括北极 星-2导弹5次,火星-12导弹4次,火星-14导弹2 次,火星-15导弹1次,仅失败3次。中远程弹道导弹 已经成为朝鲜导弹发展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朝鲜已初 步具备对中远程及洲际导弹系列的研制和优化能力, 其技战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导弹机动发射能力分析
目前,朝鲜拥有导弹发射车数量约为200辆,用 于搭载中近程导弹。朝鲜导弹发射车配有较大功率的 柴油机和辅助动力系统,其技术相对成熟,发射能力 较强,也便于隐蔽,目前主要承担近程导弹运输发 射任务。近年来,朝鲜不断推进中远程导弹采用导 弹发射车的研制进程,从“舞水端”导弹的6轴发射 车,到KN-08、火星-14导弹的8轴发射车,以及 火星-15导弹的9轴发射车,朝鲜逐步增强中远程导 弹乃至洲际导弹发射车的承载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机 动发射水平。但值得指出,其远程导弹发射车的相关
技术尚不成熟,设计水平与导弹匹配度较低,且对公 路、铁路和桥梁承载能力依赖性较强。而朝鲜国土面 积狭小,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意味着朝鲜中 远程核导弹武器系统在机动发射能力和作战运用方面 势必存在一定先天不足。
射程能力分析
目前,朝鲜发展的弹道导弹型号在射程上涵盖 了从近程到远程的范围。射程在2000km以下的劳 动-1、2和大浦洞-1弹道导弹,可覆盖日本全境、 冲绳美军基地、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我国东北地区。虽 然朝鲜已对其进行部署,具备一定的批量生产能力, 但都未经过充分的飞行试验验证,各项性能没有保 障,其作战性能、可靠性及作战使用性都较低。
射程为2000~4000km的弹道导弹,包括“舞水 端”、北极星-1、2、火星-12导弹。其中,“舞水 端”导弹飞行试验成功率较低,距离实战部署尚需时 日。而今年发射的北极星-2、火星-12拥有令朝鲜 较为满意的发射成功率,增强了朝鲜2000~4000km 射程范围内的打击能力,可完成对日本全境的覆盖。
射程可达6000km及以上的大浦洞-2、KN- 08、火星-14和15远程弹道导弹,能够打击美国西部 海岸、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以及美国本土等地区,特别 是刚于2017年11月29日发射的火星-15远程导弹,初 步估算射程可达到10000km以上,具备洲际导弹的打 击能力。但由于远程乃至洲际导弹的诸多技术有待攻 克,距离实战部署有一定差距。
3 未来展望
2017年,朝鲜共进行了20多次弹道导弹发射试 验,全年导弹发射次数超过了朝鲜2006-2012年的 总和,可见,朝鲜弹道导弹技术发展进入逐渐加速时 期。频繁的进行导弹发射,从政治层面,对内可强化 金正恩领导力;对外,通过全年四款新型中远程乃至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充分展示了朝鲜远程导弹的发 射能力,达到进一步试探美国新政府对朝政策及态度 的目的,也达到宣传国际社会对朝制裁“无用论”的 目的。未来导弹技术发展初步预测如下:
1)发动机方面。朝鲜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航 天运载火箭多数以液体燃料推进系统为主,其固体燃 料推进系统技术不成熟。在朝鲜目前种类繁多的弹道 导弹型号中,仅北极星-1、2是朝鲜现有的中远程固 体弹道导弹。根据朝鲜导弹的技术继承性和最新进展 情况,朝鲜的液体导弹发动机研制能力强于固体发动 机研制能力,未来一段时间内,中远程乃至洲际导弹 将以液体为主。
2)弹头方面。目前朝鲜已具备中程弹头的设计 能力,未来将聚焦于远程及洲际核弹头和弹头小型化 的研制。
3)热防护技术方面。热防护技术一直以来是朝鲜在发展中远程导弹道路上急需积极攻克的技术。 通过对2016年朝鲜公开的弹头烧蚀试验图片分析, 初步判断,端头帽烧蚀试验装置采用氧气煤油火箭 发动机,气流温度约为2500℃,从烧蚀后端头帽试 验件的形貌来看,材料为模压高硅氧,该材料能满 足约4000km射程要求。预估烧蚀量约为10mm,因 此目前朝鲜弹头射程能力可达到3000km左右。未来 朝鲜将进一步提升热防护技术,以用于远程乃至洲 际导弹。
4)射程方面。 根据构型优化和射程衔接的 发展原则,未来10年内朝鲜的主战导弹装备为: 2000km射程内为“劳动”、北极星-1导弹,射程2000~5000km为“舞水端”、北极星-2和火星-12导弹,射程5000~6000km为火星-14和KN-08 导弹,射程6000km以上为大浦洞-2和火星-15弹 道导弹。
来源: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