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2017年全球航天器发射统计与分析(节选)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venus
金牌会员
460
主题
0
回帖
1173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7 积分
积分
1173
私信
航天
343
0
2018-2-9 14:33:30
2017年,全球共进行91次航天发射任务,其中85次发射成功(包含1次部分成功),6次发射失败。全年发射航天器467个,成功发射443个(包括部分成功),因发射失败导致24个航天器损毁。
1 按发射所属国家的数据统计
在全年91次运载火箭发射中,美国凭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18次发射的强势表现,全年发射次数达到30次,发射航天器数量达152个,发射次数和发射航天器数量继续双双位居全球榜首位置;俄罗斯发射次数为21次,发射航天器116个,发射次数有所回升,发射航天器数量大幅跃升;中国发射18次,发射航天器34个,位居全球第3位;欧洲发射9次,发射航天器18个,维持了2016年的发射频率;日本发射7次,发射航天器8个;印度发射5次,发射航天器138个,发射次数下降,但发射航天器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此外,伊朗发射1次,发射航天器1个。
从单箭发射航天器平均数量看,印度凭借“一箭104星”发射继续占据榜首位置,并将单箭发射航天器平均数量提升至27.6个;俄罗斯、美国分列第2和第3位。
2 按航天器所属国家的数据统计
在2017年全年发射的467个航天器中,按航天器所属国家(用户)统计,美国高达302个,相较2016年增长了近2.5倍,以绝对优势继续排名第1;欧洲数量相较2016年翻番,超越中国位居全球第2位;中国因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导致多个任务推迟,排名滑落至第3位;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的排名与2016年保持一致,分列第4、第5和第6位。
排除对航天器制造市场分析影响不大的50kg及以下航天器后,美国航天器数量为76个,仍位居榜首;中国以27个反超欧洲,排名第2,这反映出中国航天系统正处于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阶段;俄罗斯凭借15个航天器数量位列全球第3位;欧洲则滑落至第4位。
3 按航天器任务领域的数据统计
2017年,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数量最高,达到250颗,相较2016年增长了近1.5倍;其他依次为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通信卫星、载人及货运航天器、导航定位卫星和非卫星。其中,非卫星是指运载火箭上面级配重模块或不具备卫星功能的载荷仪器。2017年,载人飞行任务次数与2016年持平,“下一代铱星”(Iridium NEXT)星座部署使得通信卫星发射数量相较2016年增长了2倍有余。
4 按航天器运行轨道的数据统计
在全年入轨的443个航天器中,按照航天器运行轨道统计,运行在低
地球
轨道(LEO)的航天器最多,达到394颗,约占全年发射总数的88.9%,创造历史新高;从质量大于50kg的航天器数量看,低地球轨道卫星数量较2016年增长约60.1%,增幅显著。
5 按航天器质量的数据统计
近几年,50kg及以下的微纳卫星均占年度发射数量的50%以上。2017年,在印度“一箭104星”等发射带动下,50kg及以下的微纳卫星发射数量相较2016年显著回升,占发射总数量的66.38%。“一箭多星”发射推动50kg及以下的微纳卫星发射数量快速增长,但同时也是造成50kg及以下的微纳卫星发射数量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箭多星”发射任务推迟或失败,均会明显影响该类卫星发射数量。2017年,俄罗斯联盟-2.1b(Soyuz-2.1b)火箭发射失利,造成16颗50kg及以下微纳卫星发射失败。
6 按航天器研制所属国家的数据统计
航天器研制所属国均按主承包商的所属国统计。2017年,美国研制的航天器数量为265个,是2016年的1.7倍,主要源于微纳卫星数量大幅增加;欧洲研制数量达到85个,是2016年的2.5倍多,反超中国,位居全球第2位;中国研制数量为39个,排名滑落至第3位;俄罗斯比2016年增加了56%,继续排名第4位;日本和印度分别第5和第6位。
2017年,较大型宇航公司的排名针对50kg及以上卫星的研制情况进行统计,并且综合考虑了航天器数量和质量等指标,登上前10排名榜的公司包括2家美国公司、2家中国公司、3家欧洲公司、1家俄罗斯公司、1家印度公司和1家日本公司。这10家公司研制的50kg以上航天器总数量占全球50kg以上航天器总数量的75.80%。
欧洲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TAS)凭借为美国铱星公司(IRIDIUM)研制“下一代铱星”星座跃居全球第1位;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SS/L)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研制的航天器数量相较2016年均有所下滑,排名分列第2和第3位;美国波音公司(Boeing)航天器研制数量与2016年持平,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RSC Energia)研制的航天器数量相较2016年增加了2颗,中国科学院(CAS)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航天器数量增长至9颗,这三家公司研制的50kg以上航天器数量相同,但考虑到研制的航天器总质量差异,因此排名为波音公司第4位、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第5位、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中心第6位;欧洲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ADS)凭借7颗卫星重新跻身前10强,位居第7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自2016年首次登上排名榜后,2017年继续占据一席位置,位居第8位;日本三菱电机公司(Melco)与欧洲的德国OHB System公司研制的航天器数量一致,考虑航天器质量因素,两家公司排名分别位居第9和第10位。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前10强中的美国轨道-ATK公司和洛马丁公司(LM)在2017年排名跌出前10。
(全文见《国际太空》2018年第2期)
来源: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