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北斗人”心愿:独立自主建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大犬座vy
高级会员
432
主题
-3
回帖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积分
968
私信
航天
281
0
2018-2-19 10:42:17
“能赶在春节前完成发射任务,很开心!”2月13日凌晨,航班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执行北斗三号工程卫星发射任务的部分一线工作人员顺利返乡。走下飞机的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副所长雷虎脸上满是兴奋,“最近几年,团队大多成员都是在外地过年,今年有些队员终于可以回家好好过个春节了!”
从北斗二号开始,八院811所就承接了北斗卫星的电源系统任务,这也是整星非常重要的分系统。为了让北斗卫星在太空飞得更久,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研制队伍埋头攻关,用4年时间研制出了新型电源系统。
“发射完是第一步,我们的部分试验队员将马上转场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开展下一步工作,确保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同机返乡的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4所副所长刘伟亮介绍,从2012年起,测控通信团队就开始参与北斗卫星的研制任务,这次发射团队成员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驻扎了一个半月。测控通信团队部分队员春节期间仍将值守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刘伟亮说,“接下来我们要配合卫星总体完成各种状态设置,最后才交给长期管理部门。”
在卫星发射后方,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坚守,85后谢志军是其中一员。作为千寻位置平台服务的技术专家,他负责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数据接入、定制化数据播发及大规模用户接入等工作。
“此次发射的‘一箭双星’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人非常振奋!”谢志军说,“相信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北斗系统的各项数据会更加精准可靠,到时北斗将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生活。”
“24小时待命”已成为谢志军的常态。“电脑从不离身,一旦需要,我就能第一时间处理。”谢志军说,“无论何时何地,春节也不例外。”
春节,古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楼里仍是一番热气腾腾的忙碌景象。
“这个参数,再核实一遍。”身着工作服、戴黑框眼镜,一身干练的王立峰紧盯屏幕,正和飞控试验队员一道,实时关注着正在太空运行的“宝贝疙瘩”。
从2月12日13时03分火箭点火发射开始,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飞控试验队便进入紧张的“飞控时间”。
“飞控阶段就像在产房里精心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负责飞控指挥调度的王立峰说,从发射算起,此次飞控需要16天时间,“通过调整参数等方法,让卫星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几年实战下来,34岁的王立峰已变成沉着的“老将”。她向记者讲起几天前激动人心的时刻,“12日上午,我们9点就进入一号飞控大厅,进行任务演练。”王立峰说,点火前半小时,整个大厅变得非常安静,只能听到调度的声音,“大家担心关键时候上厕所,上午都不敢多喝水。”
当大凉山深谷中响起轰鸣声,长征火箭搭载北斗卫星,徐徐升入空中。后方的飞控试验队也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星箭分离、
太阳
翼展开、加热器调整……每一项流程都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春节期间,12名飞控试验队员将奋战在一线,全力确保北斗双星在轨稳定运行。
“我们要优先保证,卫星在轨道上‘过得舒服’。”说起除夕值班,王立峰笑言,“每天去看看卫星的状态,我心里才踏实。”今年是飞控试验队员贾卫松婚后第一个春节,“虽然不能回家,但家人都特别理解、支持我这个‘卫星守护者’。”
发射当晚从西昌连夜奔赴西安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独立自主建立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人”的共同心愿。
来源: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