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泥板文书《天文星表》不靠谱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仙女座
限制会员
385
主题
-1
回帖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积分
-1065
私信
航天
237
0
2018-4-3 07:16:42
作者: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时间:2018-04-0111:35:23
来源:天涯论坛/国际观察/大国战略 悬浮质子M贴:[造假的埃及文明,重磅披露西方伪造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历史内幕]第 |8853楼
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743271-89.shtml
俺一直强调,不要低估白色势力伪造历史的疯狂。下面是关于所谓人类最早的天文星表的内容,引自某知名大学江教授的文章。
提到人类最早的天文星表,就一定要提及诺格堡(O.Neugebauer)的《古代西方数理天文学史》(AHistory of Ancient Mathematical Astronomy)三巨册(两册正文一册附图)。
该书的第二卷,专讲巴比伦天文学,其中经常引用到一种缩写为ACT的文献,这文献就是《巴比伦泥版楔形文书天文表》(AstronomicalCuneiform Texts),正是诺氏本人编的,1955年在伦敦出版。又是三巨册,布面精装。
--(点评)诺某的手笔,20世纪中叶的出品。问题是,真实性呢?继续。
巴比伦故地在西亚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古称美索不达米亚。这一地区的文明可以上溯到约公元前4000年时的苏美尔人(Sumerians),以后阿卡德人(Akkadians)、亚述人(Assyrians)、迦勒底人(Chaldeans)先后在这一地区建立统治。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 Great)于公元前330年征服该地区,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他的部将们瓜分了这个昙花一现的大帝国,两河流域开始了塞琉古(Seleucid)王朝时期。
--(点评)有人要问了,欧洲人伪造两河历史与欧洲无干啊,这天文学也是两河的文明么!注意,迦勒底人(Chaldeans)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是游牧民族,于公元前1000年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后攻灭亚述,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这就和旧约里面的灭亡犹太王国和近代所谓的新巴比伦王室泥板图书馆挂钩了,闪米特,不用俺解释了吧?这两河的天文学,也需要有个闪族游牧部落的祖宗。
虽然迦勒底人的星占学和天文学在欧洲早已非常有名,但只是近百年来的考古研究才揭示出:在公元前的最后几个世纪中,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数理天文学体系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已发现的天文学原始文献,绝大部分属于塞琉古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后期至西汉末。在西方科学史上,这属于非常重要的“希腊化时期”。《巴比伦泥版楔形文书天文表》就是塞琉古王朝时期的周期数值模型:通过长期观测,积累了非常准确的数据,由此构建一系列周期函数,利用这些周期函数的叠加,也可以相当精确地推算出日、月、五大行星任意时刻在天球上的位置。
--(点评)要编就得编完全,于是“希腊化”又来了。闪族毕竟还是亲戚,这古希腊必然是正统啊!这就不管亚某不过是北方蛮子,手下一帮子强盗基佬的传说故事了。
--不论是所谓的古希腊还是新巴比伦,这数字的表示和进制的难题,如何应对一系列周期函数的构建?不是说好的古希腊天文学是几何体系么?
--这个时期,中华的战国时代恰恰有了基于中华数理计算体系和长时间广疆域官方观测数据积累体系上的《甘石星经》。没办法,造假也是要有模板的。
这批已发现的巴比伦泥版楔形文书天文文献,主要是300张天文表。有三位耶稣会神甫,J.N.Strassmaier、J.Epping和F.X.Kugler,曾对此作了极为艰巨的整理工作,包括释读这些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本身的数理结构将缺损部分补全等等。
--(点评)有兴趣的自己去找那些泥板的临摹画或是照片,所谓2600年前的泥板文书还是一大批天文学文献,在两河中游的反复洪泛的盐碱地土丘泥土里保存至今的品相,只有一个最可能的答案。2千年文物?呵呵。
--顺便提一下,据说这泥板文书里提到的所谓巴比伦星表,是基于3800年前的古巴比伦星表Babylonianstar catalogues哦!这还不是源头,还有苏美尔人呢!
--耶稣会的神父整理天文表?补全?如何排除伪造的可能呢?
诺格堡又在此三位神甫工作的基础上作了综合性研究,编成三巨册《巴比伦泥版楔形文书天文表》,前两册是对这些巴比伦天文表中天文学内容和数学方法的分析,第三册包括这些楔形文书泥版的照片、摹本和翻译成阿拉伯数字的原始表格。诺格堡在卷首将此书题赠给上述三位神甫,尊他们为研究巴比伦天文学的先驱。
--(点评)作为职业或是专业人士,诺某玩这些驾轻就熟,进一步做实了所谓古代天文学的证据。
当然,江教授“将《巴比伦泥版楔形文书天文表》中对
太阳
和行星运动不均匀性的描述,与中国六朝隋唐时代历法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些古代中西方天文学交流的新线索。随后的两年中,在《天文学报》、《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一组讨论巴比伦天文学方法与古代中国历法之间关系的系列论文。”
--(点评)对老前辈的辛勤工作与业绩表示尊重。用教授的原话“老师们经常强调‘第一手文献’的重要性,而以往中国学者之所以很少研究涉及西方天文学史的课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国内难以接近西方的第一手文献。现在这个ACT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手文献了。”
--“与中国六朝隋唐时代历法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联系相关文献传播到西方,例如敦煌文书。还有这些所谓泥板文书“发现”的时间。谁,才是真正的源头?
--当然,铁匠教授,松岩教授,等等,也都是拿着这些“当之无愧的第一手文献”进行认真严谨并且卓有成效的翻译、研究、演绎的,看看那些大部头的价格,的确是再一次值得尊重啊。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木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