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卫星应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间资源应用需求分析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仙女座
限制会员
385
主题
-1
回帖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积分
-1065
私信
航天
380
0
2018-4-12 08:43:29
一、“一带一路”沿线基本情况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合作倡议。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陆上交通,涵盖了东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通过海路联通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辐射到南欧部分地区。
二、卫星应用需求分析
在对卫星应用需求分析过程中,首先将卫星应用分为遥感、通信与广播、导航定位与授时三个方面,进而分类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
(一)卫星遥感应用需求分析
1.应急减灾救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灾害多发,如东盟地区是世界范围内灾害频发的热点地区,该地区河流丰富,生态环境复杂,亟需监测和掌握重点针对区域的植被覆盖、水体污染、森林开采、生物多样性,开展生态环境质量及其演变研究,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模型。通过卫星获取该地区资源环境、生态及遥感方面的科学数据,为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产业政策制定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支撑。
2.矿产资源调查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为了支持和吸引相关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首要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提供精准矿产资源空间信息服务。基于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迫切需要利用空间技术建立全面、准确的矿产资源空间信息支持系统,开展全球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点瞄准油气、铀、铁、铜、铝、镍、铅、锌、锰、铬、锡、钾盐和‘三稀’等矿产资源,构建全球一张遥感图平台,开展短缺矿种的全球资源潜力分析与勘查开发战略研究。
对于矿产企业来说,需要针对特定的矿产资源远景区和靶区,进行矿产资源深入勘察,为建设大型矿产资源开发基地提供决策数据,减少企业风险和生产成本。
3.测绘制图
测绘地理信息能客观地表现
地球
表面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形态特征和相关关系,准确地描述包括地名、境界等人文要素所对应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信息平台。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没有形成卫星测绘的规模化生产体系,区域资料普遍存在数据老化、比例尺过小、工程地质内容缺乏(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和要素不齐全等问题,现有测绘技术手段和能力无法全面实现各方面对测绘任务的需求,急需新的测绘手段来获得全新的基础地图。
对于“一带一路”铁路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来说,开展境外铁路勘察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详细的地形图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常常存在境外铁路项目既有资料缺失、收集困难,或者地形图资料陈旧、现实性不强,导致铁路选线困难,给工程实施造成不小的障碍。
4.气象预报与气候变化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多山地、高原、沙漠、海洋等无人区,气象观测盲点多,成为天气预报的短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气象卫星对气象环境进行全天候、立体化观测,清晰捕捉风云变化,有效弥补地面观测短板。同时,相关气象灾害预报信息,对于工程企业安排施工进度与人员安全保障都有重要意义。
5.海洋观测
“一带一路”倡议串联起的富饶大海上的“朋友圈”,从太平洋经南海,过印度洋通欧洲,将给沿线各国释放发展新机遇。“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对海岸带的科学利用与开发,需要以空间观测为主,其他多种方式协同,进行海岸带生态保持、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的科学认知。同时,需要能够系统开展海岸带生态与环境空间观测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的科学研究;借助多源空间观测信息,对“海上丝路”沿线各国海岸带生态与环境对全球变化背景响应的异同,沿线各国不同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岸带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差异研究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卫星通信与广播应用需求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必然需要安全、高效、快捷的信息传输保障服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由此带来洲际通信业务需求迅猛增长,迫切需要建立覆盖亚非欧的高水平、可靠、充分的通信保障能力。
1.卫星固定通信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驻外事务性机构、中资企业海外机构等国际间通信需求增长迅速。参加国际救援、为其他国家提供观测数据也成为中国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这对境外通信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的时效性要求大幅提升。
2.卫星移动通信需求
新欧亚大陆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等国家及其国内的公路、铁路建设也是支撑“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工程的施工企业为支撑飞机、高铁传输运输系统建设,需要实时互联网通信能力。未来的高铁运营企业需要具备为行进中的高铁乘客提供实时互联网通信和卫星广播服务的需求。同时,相关国家的民航管理部门提高民航飞机安全与航空运行管制能力更是需求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飞机、车船等移动中人群实时接收综合广播信息、广播电视节目、娱乐信息、交通路况播发及高精度导航差分信息播发等需求强烈。灾害管理、交通运输、气象、航空、企业及多媒体广播服务等部门对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能力需求很大。预计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未来卫星移动通信潜在用户数量可达到1000万。
3.卫星电视直播需求
柬埔寨等国家对卫星广播电视需求迫切,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可作为地面有线电视网在偏远地区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具有传输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势。为了增强国际舆论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需要构建广播电视节目全球卫星传输覆盖网络,不断提高节目的海外传播发行、落地覆盖能力。
4.应急通信终端需求
在遇到危、难、险、重等重大自然和人为灾害时,必然伴随通信业务和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一带一路”沿线的灾害多发国家和相关建设企业,对应急数据的可靠传输与实时广播需求甚切。一旦地面设备损毁,对灾害救助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利用卫星实现灾区与外界的通信畅通也是唯一的保障。应急卫星通信广播支持快速响应和不间断服务,应用涵盖灾前、灾中及灾后救灾全过程,具备灾前传输灾害监测信息和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的能力,灾中及灾后保障实时通信、灾情信息传输、发布灾害救援信息和灾情高速数据的能力,保障受灾区域与安全区域之间应急通信广播。
(三)导航定位与授时应用需求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在民用领域,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大众在电子政务、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地震、气象、空间科学、地球物理科学、交通、物流、精细农业等多个领域对于高精度定位的实时服务和事后服务有着广泛需求,部分需求达到实时厘米、分米级定位能力。还有涉及生命安全服务的高可靠、高安全性应用需求。
三、结束语(略)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