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实验室培育的人造肉或上市 人造肉还能定义为"肉"吗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ddfg
金牌会员
437
主题
-1
回帖
1016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4 积分
积分
1016
私信
航天
531
0
2018-4-18 09:53:03
来源:环球科学微信公众号
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作为一种新兴食品,预计将很快投入市场。生产商一方面想标榜肉类来源无“受害动物”,一方面又想将其作为肉类出售。人造肉的食品标签是否可以含有“肉”字?
撰文 | Hope Johnson
翻译 | 吴然然
审校 | 张哲
澳大利亚的管理者们很快就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实验室中培育的动物肉类是否可以被称作“肉”呢?
有报道称,今年市场上将出售实验室培育的肉类。美国牛肉生产者协会于今年2月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倡导对“牛肉”和“肉”进行法律定义。
他们希望通过法律,将“人造”或“人工合成”肉制品排除在外。他们坚称,被标记为牛肉和肉类的肉制品,应该来源于“以传统方式获得的动物组织或肉”。
这项监管难题再次直面广受争议的新兴食品技术。从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到纳米技术,争论的焦点围绕着我们想要的食品体系,以及我们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展开。
就像其他食品技术一样,实验室培育的肉类该贴什么样的标签已经引发了争议。
实验室培育肉类的兴起
一般来说,那些在实验室培育肉类的公司会着重强调他们未来的产品“瘦肉比例高”,以此赢得消费者和食品标准监管机构的青睐。
由美国主要肉类加工商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 Inc。)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的孟菲斯肉制品公司(Memphis Meats)这样描述其工作:开发一种用动物细胞培育真正肉类的方法,而不需要喂养、繁殖和屠宰真正的动物。
从事实验室产品培育的创业公司普遍将动物组织工程定位为一种养殖形式,而非新的工艺流程。
另一家名为Supermeat的硅谷肉类创业公司将实验室培育的肉类称为“清洁肉类”(clean meat),称其与今天的大米、牛奶、番茄、肉类和西兰花没有什么不同,该公司认为:我们所知道和钟爱的所有食品都经历了人类的密集干预,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这些食品是无法流入市场的。
然而讽刺的是,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不得不强调培育肉类过程的新颖性,以便获得专利、吸引投资者。他们还强调了实验室肉类与传统肉类生产过程的不同,以支持实验室肉类在环保和伦理方面的声明。
在实验室中培育肉类与饲养、屠宰动物是截然不同的过程。培育肉类的过程首先是将来自供体动物或胚胎的干细胞浸没到生物反应器中的血清里,这种血清通常来自死牛的胎儿。
为了从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培育出动物肉,研究人员需要用到几项技术,例如理论上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使其不仅具有多维形态,还包含脂肪和血液。
尽管技术壁垒依然存在,但大量投资正涌入实验室培育肉类项目,再加上对实验室肉类售价预测的下调,为合成肉制品将在三年内上市这一说法提供了支撑。
澳大利亚实验室培育的肉类
贸易条约不允许澳大利亚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拒绝进口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因此澳大利亚将不得不进口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以及用于3D打印肉类,含有人造肉的“食品墨水”墨盒等产品。
但是,在我们可以吃到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和三种蔬菜之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食品标准部门必须对实验室培育的每种肉类产品进行公共卫生和安全评估。在我们的食品标准规范下,作为一种“新兴”食品,实验室培育的肉类需要进行这些评估:
在澳大利亚,肉类被定义为“任何动物被屠宰之后的全部或部分躯体”。在澳大利亚,食品标签上若要使用“肉”这个词,食品必须符合上述法律定义。
出于道德考虑和市场原因,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并不希望其产品满足“肉类”的法律定义,毕竟“无受害动物”是培育肉类的一个关键卖点。
由于需要使用从牛的胎儿血液中提取的牛胎血清,一些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也将会包含部分被屠宰的动物。使用这种血清的合成肉就满足了“肉”一词的法律定义,可以被标记为“肉”。
但是,那些使用牛胎血液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也必须避免使用“无受害动物”作为卖点,因为这种说法可能被认为是误导消费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肉”或是“不含肉”,都有风险
伴随着实验室培育肉类的标签受到农业团体的严密审查,给实验室培育的肉类贴上“肉”的标签仍然存在政治风险,正如来自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奶制品行业施加的压力,禁止以植物为材料的乳制品使用“乳”或“奶”等标签。
同样,“不含肉”这个词并不适用于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消费者会理所当然地期望,或至少第一印象认为,标着“无肉”的产品将不含有任何动物成分。
由于现在的处境举步维艰,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可能不得不选择那些不包含“肉”这个词的模糊的产品名称,以及拗口的产品描述,比如“用动物来源的细胞培育的肌肉”或者“来自牛骨骼肌肉,通过生物合成培养的分离细胞”。这种听起来不自然的描述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和公众信任度。
还有,在澳大利亚,食品标签上须标明制造商的名字。
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一直小心翼翼地将“肉”这个词放在在他们的公司名字中,通常是商标名称,比如MosaMeats、SuperMeat和Memphis Meats。在不引发任何法律问题的情况下,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标签上使用这样的公司名称,会让消费者认为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和传统肉类是一样的。
考虑到澳大利亚的一些团体可能受商业利益驱使而去削弱消费者对实验室肉类的接受程度,所以更重要的是应该公开讨论实验室培育肉类该贴怎样的标签,即在一个透明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管过程中进行讨论。
然而,目前澳大利亚制定食品标签标准的体制和程序受到强烈批评。与此同时,对澳大利亚公众来说,农民仍然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群体,这也使得传统肉类产品更有优势。
那么标签改写什么呢?
明确禁止将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标注为“肉”,除了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之外,可能还会吸引其他很多方面的关注。
对一些人来说,合成肉无疑是属于“基因改造食品”专栏的,主流媒体的报道强烈地渲染了这些情绪。人们愈发青睐未加工的、完整的食品,这可能会推动立法需求,要求用标签区分传统方式生产的肉与合成肉。
而对于其他人,尤其是食肉人群,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可以调和吃肉与密集畜牧业造成环境危害之间的紧张关系。
与美国牛肉生产者协会的态度不同,澳大利亚肉类和畜牧协会将3D打印肉类问世作为一个提高传统牛肉产品价格的机会。正如养牛人、即将卸任的北方地区牛肉生产者协会会长Tom Stockwell所说:“实验室肉类的问世,使传统畜牧业养殖的产品市场定位更高,也使我们的天然放牧方式更有吸引力。”
我们可以预见,澳大利亚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呼吁张贴强制性标签以区分实验室肉类和传统肉类的游说活动。但与美国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的游说活动很可能不会抵制在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上贴“肉”的标签,更有可能把重点放在让消费者知道他们的肉是实验室培育的还是农场生产的。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s://www.cdstm.cn/gallery/hycx/qyzx/201804/t20180412_745149.html
原文链接
https://theconversation.com/should-lab-grown-meat-be-labelled-as-meat-when-its-available-for-sale-93129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木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