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我国首个军民融合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火星男
高级会员
418
主题
0
回帖
956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956
私信
航天
224
0
2018-6-7 23:32:33
6月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我国首个军民融合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心以推动航天氢能技术军民融合发展,推动氢能利用领域高端技术装备研发和工程应用为目标,推动绿色清洁氢能产业化发展,为我国绿色清洁氢能综合开发利用注入强劲动力。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氢能研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包为民院士表示,中心将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完成氢能利用产业链的军民用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建立氢能产业链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实现氢能利用技术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广泛应用,形成技术和产品双输出能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该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依托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和101所开展氢能利用规划论证、技术研发、业务拓展、对外交流的专业平台,将围绕氢能利用领域高端技术装备工程应用,重点开展高效低成本制氢储氢技术、氢液化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能装备检测和安全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加速氢能利用技术发展,为氢能利用产业链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是我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长期致力于氢能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依托航天氢氧火箭发动机和氢的生产、储运和供应技术,六院在氢燃烧技术领域,掌握了高可靠氢点火技术、氢/空与氢/氧高效稳定燃烧控制技术、氢的测试和安全管理技术、燃料供应及低温液氢泵送和流动控制技术。
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六院拥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动力应用、可再生能源储能应用及泵阀关键部件技术,具备了百千瓦级氢氧/氢空及再生燃料电池系统研制能力,第一次实现再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模拟临近空间环境试验验证,完成国内第一台车用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装车运行,通过2000公里全路况模拟实验考核。
在氢制备与储运领域,该院形成了液氢大规模制备、储存、使用和公路、铁路高效安全运输能力;掌握了氢液化工厂设计、液体储氢加氢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多氢源综合利用技术;拥有液氢致密化技术、液氢无损存储技术、仲氢转化制冷技术;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高压低温储氢、车载液态供氢、金属储氢、有机物储氢等新型高安全储氢技术研究,未来将实现大功率固体聚合物电解水制氢设备国产化,规划建设加油加氢合建站,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的氢源。
据了解,六院北京11所和101所承担了科技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北京市等40余项氢能科研项目,编制了氢能利用相关国家、行业标准33项,拥有27项氢用泵阀、储运方面的专利。
该中心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部级以上专家及学科带头人20余名,完备齐全的研究、生产、试验设备设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该中心的高洁净度厂房、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仪、150千瓦恒流电源、100 千瓦电子负载等核心研发设备,可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的集成与测试;氢高压燃烧试验台、低压柔性燃烧试验台等,可用于氢喷雾燃烧试验与测试;氢气环境试验平台及液流、气流试验系统、低温试验系统,可用于氢的储存、安全测试及
太阳
能在轨制氢方面的试验;氢能装备综合检测平台可用于氢能全产业链关键设备的检测和试验研究;40万亿次计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和专业仿真软件,可为氢能利用研究提供数据计算支撑。(张平)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木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