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航天科技牵手考古,探索发现秦始皇陵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火星
限制会员
464
主题
0
回帖
-102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8 积分
积分
-1028
私信
航天
529
0
2018-7-4 08:54:29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在近期播出的节目中,围绕骊山下的考古,记述了对骊山周边秦始皇陵遗址区域的调查。与以往考古现场的挖凿和刷扫不同,在节目中,我们看到秦陵遗址附近山腰处出现了两个年轻的身影,一个亲手放飞了无人机,另一个席地而坐,用电脑查看接收的图像……
他们是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科研人员,该所作为参与此次考古调查的科技力量,主要任务是利用无人机航摄以及空间数据建模等遥感技术复原秦始皇帝陵地貌。用现代遥感技术服务考古,对大遗址区域进行三维空间信息综合建模,这在国内属于首次尝试。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光学遥感载荷研制基础和图像处理技术在业内具有绝对实力。在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研究所组织的研讨会中,他们的遥感技术得到了多位顶级考古专家的认可,于是就有了这次秦陵考古项目的合作。该所将通过与考古相结合的遥感技术手段,获取高精度大型遗址遗迹空间信息数据,让秦陵数字化复原。
今年4月份,徐崇斌和同事刘亮作为项目成员进入了秦陵大遗址考古现场,经过多天实地踩点、无人机拍摄,收集了整个遗址约60平方公里的地表信息,目前已完成遥感数据处理,进入三维空间建模阶段。“首先是在电脑里建一个遗址的地表模型,后续还将对碎片、色彩、场景等进行复原,整合已有秦汉建筑和地宫模型,完整展现千古一帝所打造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全貌,甚至可以根据遥感信息中细微的人类生存痕迹还原当时护陵人的生活。”在这项国内首个大型遗址区域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工程中,通过遥感应用技术介入,突破了人工手段的局限,呈现出恢弘的遗址全貌。
用遥感技术还原遗迹原貌,还原历史生活,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据该所技术人员介绍,遥感拍摄是第一步,首先获取几何信息,接下来通过红外、多光谱等手段分析,得到植被、土壤、水等情况的信息,发现人类生存痕迹,还原人类生活场景,并可根据当时样貌分析当时科技发展程度,通过遥感数据还可以看到地址、地貌的变迁,发现地貌变化规律,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科技考古的手段更具科学性、多样性,“虚拟考古”等概念为考古增添了新元素。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用文化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古国、古迹进行研究,遥感应用意义更加深远。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