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加强外空国际合作 实现命运共同体愿景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盾牌座
高级会员
420
主题
-1
回帖
985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积分
985
私信
航天
471
0
2018-7-6 11:26:05
和平利用太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纪念联合国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50周年高级别会议近日通过成果文件,纳入中国提议,呼吁“在和平利用外空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以实现命运共同体愿景,为全人类谋福利与利益”。中国提出的外空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与会国家广泛支持。
探讨全球空间合作未来
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今年恰逢世界共同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50周年。6月19日至21日,联合国外空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在维也纳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联合国外空委)总部隆重举行。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界代表等聚集一堂,回顾外空探索50年来的成就,探讨全球空间合作的未来趋势。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蓬表示,空间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支柱。包括“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协议”和“仙台减灾框架”在内,空间技术对于促成这些重要的全球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利用空间技术改善世界各地的生活并保护
地球
。”
奥地利外长克奈斯尔指出,在外空活动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外空挑战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各国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共同规划外空未来发展秩序,尤其是明确外空委的作用和发展方向,探讨影响人类长期发展的外空问题,加强外空活动和外空技术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治理的贡献。
图1:杨利伟与联合国外空司迪皮蓬司长签订协议
“如果你将目光投向太空,就会被它的浩瀚无穷所深深震撼。太空探索事关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欧洲航天局意大利宇航员内斯波利告诉记者,未来所有国家应该整合各自资源、技术与智慧,通过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太空,“对于我们来说,未知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人们只是凭借各自的力量驶向太空,那么都不会走太远。”
外空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广泛支持
6月21日,纪念联合国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50周年高级别会议通过成果文件,纳入中国提议,呼吁“在和平利用外空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以实现命运共同体愿景,为全人类谋福利与利益”。中国提出的外空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与会国家广泛支持。
77国集团代表、伊拉克科技部长阿赫叶萨表示,应将在和平利用外空领域实现命运共同体愿景作为下一步行动的首要目标。
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大使表示,外空命运共同体愿景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为在新时期加强外空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应对和平利用外空各类挑战指明了方向。中国将致力于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外空是增进全人类福祉的新疆域。“我们要携手利用外空促进可持续发展,把‘蛋糕’做大。同时要把‘蛋糕’分好,通过合作缩小‘外空鸿沟’,让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受益。”
期待与中国携手合作探索外空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很多之前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想法变成现实。在维也纳国际中心圆厅,40余家参展方联合推出纪念展览,展示环球航天最新成果和最前沿科技。“巴托洛梅奥”商业平台、“冰立方”计划、“立方体卫星”计划……从全球定位系统到给远方的朋友打卫星电话,空间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太空科技还可以帮助追踪濒危物种的踪迹并保护它们免受偷猎者的侵害,为农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以提高作物产量,让人道主义救援人员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救援行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展出的中国空间站模型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关注。中国空间站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并预留新舱段接口可拓展舱位,支持外挂大型实验,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寿命10年。5月底,中国和联合国已正式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开放,致力于科学发展的公共、私营机构,包括研究院所、大学、私人企业等也可以申请。
图2:杨利伟参观展览
“外太空不只是发达国家的活动场,也绝不是远离日常生活的高冷科技。”南非科技部空间系统办公室副主任菲吉斯瓦·马约拉说,发展航天产业需要开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中国经过多年自身努力,跻身外太空探索前列。我们非常期待未来能够在中国倡议的合作框架下,共同探索外太空,提高南非以及更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航天技术水平。”
中国的航天合作惠及一带一路国家
“中国的航天合作:构建命运共同体和造福全人类”主题宣介会在联合国外空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举行,展示了中国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空间能力建设等主要领域的成就和国际合作情况。中方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在会上分别签署关于开展“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合作的意向宣言以及中国空间站合作补充协议,向联合国捐赠了中国空间站模型和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模型。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介绍,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15年启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以中国在轨和规划建设中的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资源为主体,加强与国际相关卫星系统的合作,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区域提供空间信息服务,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惠及“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谱写人类太空合作新篇章
中国的航天技术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规模的航天产业,并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对地遥感、卫星通信与导航……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航天各个技术领域中的创新成果不断增加,作为航天强国重要标志的系统级原创性技术正在空间站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工程、嫦娥探月与
火星
探测计划等重大工程与项目中不断涌现。在这一历程中,中国始终将和平利用太空与合作共赢作为空间领域的发展理念。
在载人航天领域,虽然中国未来空间站的规模仅相当于和平号空间站的一半,但时代的进步使我们有机会采用更多先进技术,在使用效率和可完成任务方面显著提升,在很多方面可以与国际空间站媲美。空间站的规模适度符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特点,具备可扩展能力也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
图3: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中国载人航天从一开始就以开放姿态面向世界,从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中德联合生命科学试验,到神舟九号带回的国际宇航联合会会旗,中国载人航天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包括航天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宣布,未来的空间站不但是国家级的空间实验室,更是与世界各国开展载人航天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载人登月这样的宏大工程中开展国际合作,是目前世界航天大国的共识,包括俄罗斯、欧空局各主要成员国等传统航天大国都表达了在该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的意愿。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载人登月工程将比今天的空间站工程实现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目标。
中国在空间科学、探月与深空探测领域也在不断深入落实各个国际合作项目。从早期开展的空间环境科学研究“双星”计划,到嫦娥四号上搭载的欧洲和其它地区国家的科学探测载荷,以及未来中国火星探测“绕落巡”三合一的庞大工程,都体现了倡导国际合作的宗旨和造福全人类的目标。深空探测所必需的海外测控设施,也体现了其它国家对中国航天的支持。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空间技术,已经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人类未来光明前景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太空领域推动国际合作尤为重要。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必将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冯雪珺、杨宇光)
中国载人航天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