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日媒:佳能发力火箭研发 欲与全球对手竞争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火星男
高级会员
418
主题
0
回帖
956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956
私信
航天
353
0
2018-7-10 10:24:28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佳能电子和IHI AEROSPACE等企业7月2日宣布,将对共同出资的火箭开发企业增资,并使其进入事业化阶段。争取2021年度开始提供卫星发射服务。在火箭发射领域,各国企业正在加速削减成本。尤其是需求有望大幅增长的小型火箭领域,中美等国的新兴企业相继登场。在日本方面,虽然新创企业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在6月30日实施的发射试验遭遇失败,但该公司计划继续推进开发,预计国内外的火箭开发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此前,火箭的开发和发射一直由政府机构推进。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相关技术,在发达国家,不断出现火箭业务向民营企业转移的动向。传统大型火箭一次的发射成本达几十亿日元到上百亿日元,日本三菱重工业等大型企业涉足开发。而发射成本在几亿日元的小型火箭领域,初创企业也开始参与其中。
佳能电子、IHI AEROSPACE、清水建设、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在2017年8月成立了火箭开发企业。此次,通过对4家出资方实施的第三方配股增资,该公司的资本金从1亿日元增至14亿日元。增资后佳能电子出资50%,其他企业的出资比例并未公布,企业名称变更为SpaceOne。
SpaceOne将使用通过增资获得的资金自主研发火箭。计划开发全长十余米的火箭,大小约为日本主力火箭的5分之1。在美国,还有企业力争将火箭的发射费用降低至500万美元。SpaceOne的社长太田信一郎表示,“力争在价格上不输给竞争对手”。
该公司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佳能电子和IHI AEROSPACE还参与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小型火箭开发。为2018年2月发射的“SS-520”火箭提供了航行技术并参与了引擎开发。
卫星的用途扩大
小型火箭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小型卫星的发射需求不断增加。此前,卫星发射以用于防卫和太空科学的大型卫星为主。但现在,小型微型的用途也不断出现。例如使用卫星拍摄农场、渔场图像,向生产者提供数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等。如果通过卫星观察集装箱的物流情况,还能够掌握经济运行状况。
据美国调查公司SpaceWorks预测,2023年全球小型卫星的发射需求将增至2016年的4.6倍,达到460颗。
现有大型火箭有的可1次发射超过100颗卫星,在取得足够客户订单之前,经常要等待1年以上才会发射。如果是小型火箭,即使发射1颗卫星也有利可图。SpaceOne计划到2020年代中期每年发射20颗卫星,能在签约1年以内发射。
在小型火箭领域,目前海外企业领先。美国Rocket Lab公司2018年1月成功发射了携带小型卫星的火箭。该公司2006年才创建,目前已经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中国的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5月成功发射了试验火箭。2015年创建的零壹空间与中国国内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和重庆市政府展开合作,筹集了充裕资金。
在日本企业中,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正在开发可抵达距地面100公里宇宙空间的观测火箭“MOMO”。2017年7月,MOMO 1号火箭发射时飞至距地面20公里高度。该公司社长稻川贵大表示,试验“取得部分成功”。2018年6月30日,MOMO 2号火箭发射再次遭遇失败。
原因被认为是主发动机发生故障。MOMO 2号火箭以向上飞行的姿态坠落地面。据悉火箭发射架没有受到损坏,似乎仍可用于发射下一枚火箭。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正在回收MOMO 2号火箭的箭体和零部件,查明原因。实现稳定的发射并非易事。
海外企业也遭遇失败
在海外企业中,失败也并不罕见。美国SpaceX公司的第一枚火箭也接连发生故障。Rocket Lab公司也因故障推迟了4月的发射。在筹集资金和在不断研发技术的同时,如何尽早积累经验将成为日本火箭企业的关键。
在全球范围内,大型火箭的低价化竞争也在越来越激烈。美国SpaceX公司正在开发回收火箭进行再利用的技术。欧洲阿丽亚娜航天公司、日本三菱重工业也力争将火箭成本减少一半。
不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全球的火箭竞争都越来越激烈。除了火箭的可靠性之外,能否推出让作为客户的卫星运营商容易使用的服务也很重要。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木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